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于民专利>正文

中间包旋转组合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219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间包旋转组合水口,包括上水口砖、下水口砖及对应设置在其内的上水口、下水口,其特征在于:下水口砖经固定装置与上水口砖严密对接,其对接面紧密贴合,且上水口的出口偏离上水口砖中心,下水口的出口位于下水口砖内中心,在固定装置的下方增设控制手把与下水口砖固定连接。由于上水口的出口偏离上水口砖中心,所以通过控制手把转动下水口砖,就能改变上水口、下水口的对接面积,从而达到控制钢水流量的目的,且下水口出口对准结晶器不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定经水口方式对钢水流量不能控制、采用塞棒控制方式塞棒易损坏进而造成中间包的损坏、更换频繁等弊病,延长了中间包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操作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所述
本技术提供一种中间包旋转组合水口,属于铸造熔融物容器用水口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水口多采用两类结构,一类是对钢水流量有控制的,如塞棒+中间包上水口+侵入式下水口,此结构的水口由于塞棒的大部分侵在中间包内的钢液中,钢液的比重大,温度高,其成分又随着钢水的品种而变化,所以塞棒就在钢液中受到侵蚀和冲刷,易出现断棒,再加上安装偏心等原因,就会造成中间包的损坏、更换,使浇钢不能正常进行,每换一个中间包,生产成本就会随之增加,同时也增加了修包工人的强度和造成材料的浪费;还有另一类,就是使用定经水口敞开浇注,它不用塞棒,使用的水口也小,这样吨钢的成本也略有下降,但它对钢水的流量不能控制,对冶炼过程中无法预料的短时间延误和中间包的运行不能实行统一的调度,因此断钢水造成换包事故也经常发生,因为又是敞开浇铸,对浇钢没有实行防氧化保护,使拉出来钢坯出现氧化现象,影响了钢材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操作简单方便、能对钢水流量进行控制、延长中间包使用寿命的中间包旋转组合水口。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上水口砖、下水口砖及对应设置在其内的上水口、下水口,其特征在于下水口砖经固定装置与上水口砖严密对接,其对接面紧密贴合,且上水口的出口偏离上水口砖中心,下水口的出口位于下水口砖内中心,在固定装置的下方增设控制手把与下水口砖固定连接。所述的中间包旋转组合水口,固定装置包括悬吊支架、水平支架、气体压簧、垫圈和轴承,其中水平支架的中心为空心圆,环绕空心圆的侧壁设置有凹槽,轴承安装在凹槽内,下水口砖的直径阶梯性缩小,环绕下水口砖构成一圈水平台阶,套装在水平支架的空心圆内与轴承接触,在水平台阶与轴承之间依次设置有气体压簧和垫圈,水平支架位于下水口砖的一侧与悬吊支架的底部铰接,水平支架在与悬吊支架底部的其它连接点设置有锁扣件,悬吊支架的上端与中间包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中间包旋转组合水口,增设箍圈环绕锁定在下水口砖的外壁上,控制手把与箍圈固定连接。本技术由于上水口的出口偏离上水口砖中心,所以通过控制手把转动下水口砖,就能改变上水口、下水口的对接面积,从而达到控制钢水流量的目的,且不管怎样转动下水口砖,下水口出口对准结晶器不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定经水口方式对钢水流量不能控制、采用塞棒方式对钢水流量有所控制但易损坏造成中间包的损坏、更换频繁等弊病,延长了中间包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1、上水口砖 2、下水口砖 3、上水口 4、下水口 5、控制手把 6、悬吊支架 7、水平支架 8、气体压簧 9、垫圈 10、轴承 11、凹槽 12、锁扣件 13、水平台阶 14、箍圈 15、中间包外壳 16、座砖 17、中间包内衬 18、涂抹料 19、钢水具体实施方式上水口砖1固定在座砖16内,贯穿其内的上水口3的出口偏离上水口砖1中心,下水口砖2位于上水口砖1下方,其直径阶梯性缩小,环绕下水口砖2构成一圈水平台阶13,水平支架7的中心为空心圆,环绕空心圆的侧壁设置有凹槽11,轴承10安装在凹槽11内,下水口砖2套装在水平支架7的空心圆内其外壁与轴承10接触,在水平台阶13与轴承10之间依次设置有气体压簧8和垫圈9,悬吊支架6采用四根等高的立柱垂直固定在中间包外壳15的底部,其中两根立柱的底部与水平支架7铰接,水平支架7在与其它立柱的连接处设置有锁扣件12。安装下水口砖2时,只需打开锁扣件12,水平支架7以与悬吊支架6的铰接点为转轴往下打开,将下水口砖2放入水平支架7的空心圆内,再将水平支架7反向转回,合上锁扣件12,即可将下水口砖2与上水口砖1严密对接。随着钢水19的流动,中间包外壳15热涨、下水口砖2温度上升,气体压簧8压力增大,将下水口砖2经水平台阶13紧紧与上水口砖1底面严密对接,其对接面紧密贴合,在下水口砖2位于水平支架7的下方增设箍圈14环绕锁定在下水口砖2的外壁上,控制手把5与箍圈14固定连接。这样通过控制手把5转动下水口砖2,就能改变上水口3、下水口4的对接面积,从而达到控制钢水流量的目的,而且由于下水口砖2与水平支架7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轴承10,使得下水口砖2的转动控制更加灵活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定经水口方式对钢水流量不能控制、或采用塞棒方式对钢水流量有所控制但易损坏造成中间包的损坏、更换频繁等弊病,延长了中间包的使用寿命,减低了生产成本,工作性能优良。权利要求1.一种中间包旋转组合水口,包括上水口砖(1)、下水口砖(2)及对应设置在其内的上水口(3)、下水口(4),其特征在于下水口砖(2)经固定装置与上水口砖(1)严密对接,其对接面紧密贴合,且上水口(3)的出口偏离上水口砖(1)中心,下水口(4)的出口位于下水口砖(2)内中心,在固定装置的下方增设控制手把(5)与下水口砖(2)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旋转组合水口,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包括悬吊支架(6)、水平支架(7)、气体压簧(8)、垫圈(9)和轴承(10),其中水平支架(7)的中心为空心圆,环绕空心圆的侧壁设置有凹槽(11),轴承(10)安装在凹槽(11)内,下水口砖(2)的直径阶梯性缩小,环绕下水口砖(2)构成一圈水平台阶(13),套装在水平支架(7)的空心圆内与轴承(10)接触,在水平台阶(13)与轴承(10)之间依次设置有气体压簧(8)和垫圈(9),水平支架(7)位于下水口砖(2)的一侧与悬吊支架(6)的底部铰接,水平支架(7)在与悬吊支架(6)底部的其它连接点设置有锁扣件(12),悬吊支架(6)的上端与中间包外壳(15)底部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旋转组合水口,其特征在于增设箍圈(14)环绕锁定在下水口砖(2)的外壁上,控制手把(5)与箍圈(14)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中间包旋转组合水口,包括上水口砖、下水口砖及对应设置在其内的上水口、下水口,其特征在于下水口砖经固定装置与上水口砖严密对接,其对接面紧密贴合,且上水口的出口偏离上水口砖中心,下水口的出口位于下水口砖内中心,在固定装置的下方增设控制手把与下水口砖固定连接。由于上水口的出口偏离上水口砖中心,所以通过控制手把转动下水口砖,就能改变上水口、下水口的对接面积,从而达到控制钢水流量的目的,且下水口出口对准结晶器不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定经水口方式对钢水流量不能控制、采用塞棒控制方式塞棒易损坏进而造成中间包的损坏、更换频繁等弊病,延长了中间包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操作简单方便。文档编号B22D41/22GK2607216SQ0321565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毕于民 申请人:毕于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包旋转组合水口,包括上水口砖(1)、下水口砖(2)及对应设置在其内的上水口(3)、下水口(4),其特征在于:下水口砖(2)经固定装置与上水口砖(1)严密对接,其对接面紧密贴合,且上水口(3)的出口偏离上水口砖(1)中心,下水口(4)的出口位于下水口砖(2)内中心,在固定装置的下方增设控制手把(5)与下水口砖(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于民
申请(专利权)人:毕于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