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113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尤其是一种Hard?Metric(HM)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电源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凹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孔及与插接孔前后贯通的端子槽,电源端子包括固定于端子槽内的固定部、接触部及焊接脚,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与端子槽贯通的卡槽,所述固定部上冲设有收容于卡槽内用于避免电源端子上下移动的凸片,凸台与凹槽形成限位结构,凸台表面设有小刺破或凸起等,与凹槽形成具有干涉作用的限位结构,提高了端子与塑胶保持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Hard Metric(HM)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源连接器已广泛应用于电动叉车,高尔夫车,游览车,电动游船,电动洗地机,矿用电机车,UPS不间断电源,电力通讯铁路系统等产品中。电源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电源端子,电源端子的一端焊接在电路板上,另一端与对接连接器接触,从而使上述装置之间进行电源传输。与本案相关的现有技术可以参考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告第100429834C号所揭示的一种电源连接器,该电源连接器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及向前插设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电源端子,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自基部向前凸伸的框体部,框体部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孔,基部开设有前后贯穿的端子槽,端子槽与插 接孔向贯通。每一电源端子包括一对左右间隔开的一对固定板、自每一固定板向前凸伸的接触部及自每一固定板向下延伸以焊接在电路板上的若干焊接脚,该对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一连接片,每一固定板与接触部同一竖直面内,固定板向前插接于端子槽内。然而,该电源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电源端子之间的结合强度较弱,当安装有电路板的产品晃动或震动时,电源端子容易相对绝缘本体上下移动,导致电源端子在绝缘本体内的位置产生改变,影响电源端子与对接连接器的接触效果,以致对接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源信号传输可靠性难以保证。所有,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源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限制电源端子位置的电源连接器。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电源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凹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孔及与插接孔前后贯通的端子槽,电源端子包括固定于端子槽内的固定部、自固定部一端延伸入插接孔的接触部及自固定部另一端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脚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与端子槽贯通的卡,所述固定部上冲设有收容于卡槽内以限制电源端子上下移动的凸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向后贯穿绝缘本体,所述凸片从后向前组装到卡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包括前端壁、自前端壁顶部向后延伸至绝缘本体后端面的顶端壁及自前端壁底部向后延伸至绝缘本体后端面的底端壁,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所述卡槽呈“ ”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槽具有左内壁与右内壁,所述卡槽形成在左内壁或右内壁上,所述凸片的高度及长度均小于绝缘本体的卡槽,所述固定部上具有形成凸片之后留下的凹口,所述凸片包括自凹的内侧缘向后及向外侧延伸的倾斜部及自倾斜部向后延伸的水平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子还设有凸台,凸台与凹槽形成限位结构,凸台表面设有小刺破或凸起等,与凹槽形成具有干涉作用的限位结构,用以提高端子与塑胶保持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子包括左右间隔开的三根电源端子,由左向右,依次为第一电源端子、第二电源端子、第三电源端子,该三根电源端子相互平行,每一电源端子为竖直片状结构,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的长度小于第一电源端子的接触部的长度而大于第三电源端子的接触部的长度,并且相邻两接触部的长度的差距相等,所述第一电源端子、第二电源端子、第三电源端子上的凸片均朝同一方向延伸而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包括与固定部相连的宽部及自宽部的中部向前延伸的窄部,在上下方向上,宽部的高度大致为窄部的三倍,第一、第二电源端子的宽部相等,而第一电源端子的窄部大于第二电源端子的窄部;第二电源端子的宽部大于第三电源端子的宽部,而第二、第三电源端子的窄部相等。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位于后端的安装部及自该安装部向前凸伸的框体部,框体部包括顶壁、底壁、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及由顶壁、底壁与两侧壁围设形成的所述插接孔,所述接触部包括沿左右方向排成一行而悬空在插接孔内的若干接触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向后水平凸伸的凸伸部、支撑板,支撑板位于该凸伸部的下方,凸伸部与支撑板之间形成一释放槽,绝缘本体安装部的下方形成有收容电路板的安装空间,支撑板将该释放槽与安装空间上下间隔开,该释放槽沿左右方向贯穿安装部,侧向观察,释放槽呈“ 3 ”形,在左右方向,每一端子槽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上分别贯穿支撑板,部分固定部裸露于释放槽,卡槽向后延伸至凸伸部的后端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连接器在安装部的下方形成有用以收容电路板的安装空间,电源端子的焊接脚向下延伸入安装空间内用以焊接在电路板上,安装部高于框体部的底壁,使得插接孔与安装空间前后贯通,安装部还具有向下延伸入安装空间内且左右间隔开的一对定位柱,定位柱位于焊接脚的前方,该对定位柱与焊接脚在前后及左右方向上错开排布。本技术电源连接器绝缘本体设有与端子槽贯通的卡槽,电源端子的固定部上冲设有收容于卡槽内以限制电源端子上下移动的凸片,提高了绝缘本体与电源端子之间的结合强度,电源端子的高度得到固定,可以保证电源端子与对接连接器的接触效果,提高电源传输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再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绝缘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电源端子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I至图6所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100用以安装在电路板上以供对接连接器插接,其包括绝缘本体(塑胶)10及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电源端子20。绝缘本体10包括位于后端的安装部11及自该安装部11向前凸伸的方形框体部12。框体部12包括顶壁121、底壁122、连接顶壁121与底壁122的两侧壁123及由顶壁121、底壁122与两侧壁123围设形成的插接孔125。绝缘本体10安装部11的下方形成有收容电路板的安装空间15,框体部12与安装部11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框体部12的两侧壁123与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位于同一竖直面,另外,安装部11高于框体部12的底壁122,使得插接孔125与安装空间15前后贯通。 安装部11上开设有前后贯穿安装部11与插接孔15贯通的若干端子槽(凹槽)110,端子槽112与电源端子20的数量相同,每一端子槽110还向下贯穿安装部11而延伸至安装空间15,每一端子槽110向上并未贯穿出安装部11以保证绝缘本体10的结构强度。安装部11包括主体部110、自主体部向后水平凸伸的凸伸部111、支撑板112,支撑板112位于该凸伸部111的下方,凸伸部111与支撑板112之间形成一释放槽113,支撑板112将该释放槽113与安装空间15上下间隔开,该释放槽113沿左右方向贯穿安装部11,侧向观察,释放槽113呈形,在左右方向,每一端子槽110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上分别贯穿支撑板112。每一端子槽110包括左右间隔开的左内壁、右内壁,端子槽110形成在左内壁与右内壁之间,右内壁凹设有与端子槽110贯通的卡槽1103,卡槽1103向后贯穿凸伸部111,向前延伸入主体部110,卡槽1103包括前端壁1106、自前端壁1106顶部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连接器(100),其包括塑胶即绝缘本体(10)及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电源端子(20),所述绝缘本体(10)凹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孔(125)及与插接孔(125)前后贯通的凹槽或端子槽(110),电源端子(20)包括固定于端子槽(110)内的固定部(21)、自固定部(21)一端延伸入插接孔(125)的接触部(22)及自固定部(21)另一端延伸出绝缘本体(10)的焊接脚(23),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与端子槽(110)连通的卡槽(1103),所述固定部(21)上冲设有收容于卡槽(1103)内以避免电源端子(20)上下移动的凸片(2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光新付柯存张倩丽程毅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意华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