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9712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电源端子对。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部、自对接部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及贯穿对接部与安装部的收容槽。电源端子对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电源端子,每片电源端子均设有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电源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绝缘本体上的散热件,且该散热件至少包覆绝缘本体的一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源连接器能够在电源端子长时间通予高电流时,将绝缘本体上的热源传递到散热件上,以此来综合绝缘本体的热流密度,使绝缘本体的热流密度增高,借此降低整个电源连接器内部的高热。

Power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wer supply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power supply terminals arranged inside the insulating body. The insulat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utt joint part, a mounting part which extends backwards from the butt joint part and an accommodating groove penetrating through the butt joint part and the mounting part. The power supply terminal is provided with two power supply terminals which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and each power supply terminal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part, a contact part extending from one end of the holding part and a welding part extending from the other end of the self holding part. The power supply connector also comprises a radiating part arranged on the insulating body and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insulating body.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power connec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pass to high current power supply terminal in long time, the heat transfer on the insulation body to the heat sink, heat flux to the comprehensive insulation body, increase the heat flux of the insulating body, thereby reducing the internal thermal power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果较好的电源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高功率电源连接器通常由内部导体端子及外部绝缘体所组成。依焦耳定律:热量(Q)与电流强度(I)的平方、导体的电阻(R)及通电流的时间(t)成正比,即Q=Iˆ2×R×t;当导体端子长时间通予高电流时,因导体端子本身的体阻抗及导体端子与导体端子接触时的压缩阻抗,使得整个连接器系统处于高温状态,从而导致材料物性的性能下降,影响连接器功能运作。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源连接器作进一步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源连接器,该电源连接器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部、自对接部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及贯穿所述对接部与安装部的收容槽;若干电源端子对,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电源端子对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电源端子,每片电源端子均设有固持在收容槽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散热件,且所述散热件至少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一侧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的顶壁凹设有预留槽,所述散热件限位收容在所述预留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的顶壁设有凸块和自预留槽内壁面向下凹陷形成的限位槽,所述凸块设于对接部与安装部的连接处,所述限位槽自安装部的顶壁后端延伸至凸块下方,且所述凸块与所述限位槽将所述预留槽分隔成与所述收容槽一一对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件包括遮覆所述安装部顶壁的本体部和位于本体部两侧的限位部,所述本体部的前端设有若干开槽及位于开槽内并呈弹性悬伸的若干弹片,所述凸块限位收容在所述开槽内,所述弹片自所述开槽突伸入所述限位槽并限位在凸块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还设有自其安装面朝向对接部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限位部上与弹片相对设置的一端设有向下弯折延伸并呈U型状设置的勾部,所述勾部突伸入所述凹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包括自对接部的顶壁向外突伸形成的台阶部和沿电源端子对接方向贯穿所述台阶部设置的若干通孔,所述预留槽位于所述台阶部后侧,所述通孔与所述收容槽对应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件贴附于预留槽的内壁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的上、下内壁面上分别凹设有散热口,且所述散热口与所述收容槽对应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及形成于第一接触臂与第二接触臂之间的间隙,所述收容槽内设有间隔片,且所述间隔片收容于所述间隙内,以间隔所述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若干信号端子对及用以固定限位所述信号端子对的限位块,所述信号端子对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信号端子,每片信号端子均包括插入部、自插入部一端延伸的插接部及自插入部另一端延伸的引脚,所述引脚收容并固定在所述限位块内,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安装部组装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源连接器通过在绝缘本体上设置一导热系数较高的散热件,且该散热件至少包覆绝缘本体的一侧面,从而在电源端子长时间通予高电流时,绝缘本体上的热源会传递到散热件上,以此来综合绝缘本体的热流密度,使绝缘本体的热流密度增高,借此降低整个电源连接器内部的高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中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绝缘本体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5是图4中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2中散热件的立体图。图7是图2中一对电源端子对的立体图。图8是图2中信号端子对与限位块组装配合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电源连接器100,该电源连接器100用以焊接至一电路板(未图示)上,并与对接装置对接配合。所述电源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电源端子对20和若干信号端子对30、用以限位固定所述信号端子对30的限位块40及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的散热件50。请参阅图3至图5并结合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具有对接部11、自对接部11向后延伸的安装部12及贯穿所述对接部11与安装部12的收容槽13。对接部11的前端形成有对接面111,安装部12的后端形成有与对接面111相对设置的安装面121,所述收容槽13自对接面111贯穿至安装面121。所述收容槽13包括用以收容电源端子对20的第一收容槽131和用以收容信号端子对30的第二收容槽132,由于电源端子对20与信号端子对30的形状不尽相同,故第一收容槽131与第二收容槽132的形状亦不尽相同,于此不再详细描述。所述对接部11的前端内部开设有供插入对接装置的对接槽112,所述对接槽112与所述收容槽13相连通,以便电源端子对20和信号端子对30分别与对接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收容槽131的相对设置的两内侧壁上均凹设有卡槽14,所述安装部12设有与对接部11相连的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的两侧分别凹设有狭槽151。相邻两个第一收容槽131之间设有间隔壁16,所述卡槽14凹设在所述间隔壁16的两侧,所述对接槽112部分开设于所述间隔壁16上,使得所述间隔壁16具有U型的开口。所述安装部12的两侧设有向下突伸的凸柱122,所述凸柱122用以焊接至电路板上。所述对接部11的前端(靠近对接面111一侧)凹设有U型开口113,所述间隔壁16形成于相邻两个U型开口113之间。所述第一收容槽131内设有间隔片115及突设于第一收容槽131上、下两内侧壁上的凸肋114,所述间隔片115呈十字型设置,且其中两端与所述间隔壁16相连、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一收容槽131的上、下内壁面相连,所述凸肋114与所述间隔片115相对设置。所述安装部12的顶壁凹设有预留槽123,所述安装部12的顶壁还设有凸块124和自预留槽123内壁面向下凹陷形成的限位槽125,所述凸块124设于对接部11与安装部12的连接处,所述限位槽125自安装部12的顶壁后端延伸至凸块124下方,且所述凸块124与所述限位槽125将所述预留槽123分隔成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31一一对应。所述安装部12还设有自其安装面121朝向对接部11凹陷形成的凹槽1211。所述安装部12包括自对接部11的顶壁向外突伸形成的台阶部126,所述预留槽123开设在所述台阶部126的后侧。所述台阶部126上开设有沿电源端子对20对接方向贯穿所述台阶部126设置的若干通孔127,所述通孔127开设在所述对接部11与台阶部126的连接处,且所述通孔127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31对应连通,所述安装部12的上、下内壁面上分别凹设有散热口128,所述散热口128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31对应连通,从而电源端子对20在所述第一收容槽131内产生的热量可借由所述通孔127和所述散热口128散发出去。请参阅图6并结合图4与图5所示,所述散热件50至少包覆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一侧面。所述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源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部、自对接部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及贯穿所述对接部与安装部的收容槽;若干电源端子对,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电源端子对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电源端子,每片电源端子均设有固持在收容槽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散热件,且所述散热件至少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一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部、自对接部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及贯穿所述对接部与安装部的收容槽;若干电源端子对,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电源端子对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电源端子,每片电源端子均设有固持在收容槽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散热件,且所述散热件至少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一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顶壁凹设有预留槽,所述散热件限位收容在所述预留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顶壁设有凸块和自预留槽内壁面向下凹陷形成的限位槽,所述凸块设于对接部与安装部的连接处,所述限位槽自安装部的顶壁后端延伸至凸块下方,且所述凸块与所述限位槽将所述预留槽分隔成与所述收容槽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遮覆所述安装部顶壁的本体部和位于本体部两侧的限位部,所述本体部的前端设有若干开槽及位于开槽内并呈弹性悬伸的若干弹片,所述凸块限位收容在所述开槽内,所述弹片自所述开槽突伸入所述限位槽并限位在凸块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还设有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万益郑义宏张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