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048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带状材料的卷绕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含:卷轴,其通过卷绕所述带状材料而形成元件;第一刀及第二刀,其用来在比所述卷轴更靠所述带状材料的上游侧沿着所述带状材料的厚度方向夹着所述带状材料而进行切断;连接构件,其具有弹性,且支承所述第一刀;及驱动部,其使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带状材料的厚度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的一个刀包含在前端侧具有倾斜面的导引部;所述倾斜面相对于刀面倾斜,且所述倾斜面形成在当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夹着所述带状材料之前所述倾斜面和另一个刀接触的位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来制造电解电容器元件等绕组元件的带状材料的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带状材料的卷绕装置包含具有狭缝的卷轴。带状材料的卷绕装置中,在狭缝夹着带状材料而使卷轴旋转,由此在卷轴缠绕带状材料,其后将带状材料切断,由此形成电解电容器元件等元件。以往的卷绕装置中,卷绕过程中施加了张力的带状材料的裁断是使用具有两个刀的切割器来进行(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具体而言,由切割器的上刀和下刀夹着带状材料,利用切割器的剪力将带状材料裁断。使用图6来对以往的卷绕装置中的切割器进行说明。此外,在图6中,F表示带状材料115的行进方向,R表示带状材料115的宽度方向,P表示带状材料115的厚度方向。卷绕装置100中,包含第一刀113 (上刀)及第二刀114 (下刀)作为切割器。第一刀113包含平面状的刀面113c及直线状的刀尖113d。第二刀114包含平面状的刀面114c和直线状的刀尖114d。如图6(a)所示,第一刀113的刀尖113d和第二刀114的刀尖114d隔开间隔而相对向。带状材料115位于第一刀113的刀尖113d和第二刀114的刀尖114d之间。第一刀113的刀尖113d和带状材料115的表面平行。第二刀114的刀尖114d相对于带状材料115的表面倾斜。另外,如图6(b)、(d)、(f)所示,第一刀113的刀面113c和第二刀114的刀面114c平行。从图6(a)、(b)所示的状态起,第一刀113及第二刀114在带状材料115的厚度方向P上沿着相对接近的方向移动。而且,如图6(c)、(d)所示,第一刀113及第二刀114夹着带状材料115,并如图6(e)、(f)所示那样切断带状材料115。然而,带状材料包含多种物质之情形较多。例如。一般的电解电容器中,带状材料由包含阀金属的阳极箔及阴极箔、以及隔离膜构成。先前,作为隔离膜,一般使用包含天然纸的分割件,但近年来,也较多地使用塑料制的隔离膜。在包含塑料等树脂那样的易滑且具有柔软性的材料作为带状材料的情况下,会有切割器的剪力并未恰当地传递至材料,而无法裁断带状材料的情况。另外,即使为了提高切割器的剪力而实施刀的位置对准,也会有在裁断时刀在带状材料上滑动而从材料偏离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有刀彼此接触,刀等零件破损的可能性。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装置,即使在带状材料相对易滑且具有柔软性的情况下也不会对裁断造成障碍,能够制作元件,即使连续运转刀尖彼此也不会接触,能够提高元件的生产效率。日本专利特开平2-181415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6-697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一种带状材料的卷绕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含卷轴,其通过卷绕所述带状材料而形成元件;第一刀及第二刀,其用来在比所述卷轴更靠所述带状材料的上游侧沿着所述带状材料的厚度方向夹着所述带状材料而进行切断;连接构件,其具有弹性,且支承所述第一刀;及驱动部,其使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带状材料的厚度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中的一个刀包含在前端侧具有倾斜面的导引部;所述倾斜面相对于刀面倾斜,且所述倾斜面形成在当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夹着所述带状材料之前所述倾斜面和另一个刀接触的位置。其中,所述倾斜面以从所述第一刀的前端侧越向后端侧接近就越接近所述第一刀的刀面侧的方式倾斜。其中,所述第一刀包含固定于所述连接构件的柄部、及和所述柄部连续的刀身部;所述刀身部具有在所述带状材料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在所述带状材料的宽度方向上的和所述柄部连续的部分与所述导引部之间,包含和所述带状材料接触的刀尖。其中,所述第一刀的刀尖和所述第二刀的刀尖的间隔离所述导引部越近就越狭窄,离和所述柄部连续的部分越近就越宽。其中,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一刀的刀面所成的角为I 45°。其中,所述第一刀的刀面及所述第二刀的刀面相对于所述刀的移动方向平行。其中,从所述带状材料的行进方向观察的所述第二刀的刀尖的角比由所述连接构件支承的所述第一刀的刀尖的角小。其中,从所述带状材料行进方向观察的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刀的刀面所成的角比所述第一刀的刀尖的角及所述第二刀的刀尖的角小。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刀和所述第二刀之间的所述带状材料是将包含阀金属的金属箔和树脂制的隔离膜交替重叠而成的;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中的和所述隔离膜接触的刀的从所述带状材料的行进方向观察的刀尖的角比和所述金属箔接触的刀的从所述带状材料的行进方向观察的刀尖的角小。其中,在所述带状材料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中的所述一个刀所具备的导引部和所述另一个刀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刀的刀尖和所述第二刀的刀尖的距离小。其中,在所述带状材料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中的所述一个刀所具备的导引部比所述一个刀的刀尖更向所述另一个刀侧突出,且所述导引部的前端未和所述一个刀的刀尖连续。其中,所述连接构件是形成有裂缝的实心体。其中,所述连接构件由于形成有裂缝而具有弹性。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具有在所述带状材料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在所述连接构件的前端侧固定着所述第一刀;在所述连接构件的后端侧固定着基台;在所述带状材料的厚度方向上,在所述连接构件的固定有所述第一刀的部分和所述连接构件的固定有所述基台的部分之间形成有裂缝。其中,所述连接构件的固定有所述第一刀的部分和所述连接构件的固定有所述基台的部分在所述带状材料的厚度方向上不重叠。其中,在位于所述带状材料的行进方向上的上游侧或下游侧中的任意一侧的所述连接构件的面上固定着所述第一刀,在位于另一侧的所述连接构件的面上固定着所述基台。其中,在所述连接构件形成有裂缝;所述裂缝形成在位于所述带状材料的行进方向上的上游侧或下游侧的所述连接构件的面上,具有在所述带状材料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形状,且到达所述带状材料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连接构件的两侧面为止。其中,从所述带状材料的宽度方向观察,所述裂缝包含沿着和所述带状材料的行进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部分、及沿着所述带状材料的厚度方向延伸的部分。·其中,在所述连接构件并未形成从上游侧的表面起到达下游侧的表面为止的裂缝。其中,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的移动方向和在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之间的所述带状材料的行进方向大致正交。其中,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中的所述一个刀所具备的所述导引部的所述倾斜面的后端侧的端缘部位于比所述一个刀的刀尖更靠前端侧。其中,所述第一刀包含在前端侧具有所述倾斜面的所述导引部。根据本技术,利用所述连接构件的弹性和所述导引部,能够将恰当的剪力传递给所述带状材料的适当的位置。因此,即使在所述带状材料相对易滑且具有柔软性的情况下也不会对裁断造成障碍而能够制作元件。另外,利用所述连接构件的弹性和所述导引部,通过进行裁断而对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进行位置调整,因此即使连续运转卷绕装置所述第一刀的刀尖和所述第二刀的刀尖也不会接触。因此,可提高所述第一刀和所述第二刀的耐久性,从而可提高元件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卷绕装置的说明图。图2(a)是图I所示的卷绕装置的局部放大侧视图,(b)是其正视图。图3(a)是图I所示的卷绕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刀的正视图,(b)是其侧视图,(C)是(b)中的Z部分的放大图。图4(a)是图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状材料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包含:卷轴,其通过卷绕所述带状材料而形成元件;第一刀及第二刀,其用来在比所述卷轴更靠所述带状材料的上游侧沿着所述带状材料的厚度方向夹着所述带状材料而进行切断;连接构件,其具有弹性,且支承所述第一刀;及驱动部,其使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带状材料的厚度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中的一个刀包含在前端侧具有倾斜面的导引部;所述倾斜面相对于刀面倾斜,且所述倾斜面形成在当所述第一刀及所述第二刀夹着所述带状材料之前所述倾斜面和另一个刀接触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间部顺吉
申请(专利权)人:尼吉康株式会社日科能高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