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管束定位工装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8259346 阅读:4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制造中的管束定位工艺方法,目的是解决将一束扁管分开逐一插入插槽或定位机构时操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的管束定位工装,包括支架和一组定位片,相邻定位片之间设有限位绳或限位弹簧。定位片处于收紧状态时,可以将前端的定位针同时插入一束叠放的扁管的微孔中;定位片处于张开状态时,定位片带动扁管管束张开,管距达到所设定的间距。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管束定位工装,一次性将一组管束自动地张开至预先设定的管间距和位置,而不需要一根根地手工定位,从而大幅提高了管束定位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的制造工艺,尤其是平行流换热器制造中的管束定位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平行流换热器由多孔扁管、散热翅片和集流管组成。扁管两端分别插入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利用设置在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上的隔板分隔而形成 串连通道。翅片和集流管表面涂敷有钎料和钎剂,整个芯体用夹具夹持,通过钎焊炉整体焊接而成。平行流换热器早期主要用于汽车空调,近年来在商用空调、家用空调、冷却器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平行流换热器在加工过程中,要先将扁管、翅片和集流管进行装配,然后进入钎焊炉焊接。现有的一种装配工艺是,先将每根扁管逐一插入集流管上的插槽以组成框架,然后再将散热翅片装进扁管之间的空隙。由于扁管的间距与散热翅片的高度大致相等,因此在向扁管之间的空隙装入翅片时非常困难,装配效率很低。有时还要利用扁管的弹性将管体向外侧推开一定距离,以暂时扩大扁管之间的间距以便装入翅片,这不仅操作困难,而且会带来质量隐患。进一步地,随着翅片装配的进行,当大部分扁管之间已经装入了翅片,要将剩下的管体推开就更难操作,也更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现有的另一种装配生产工艺是,先将每根扁管逐一插入带有插槽的定位柱以组成框架,再将散热翅片装进扁管之间的空隙,然后取下两侧的定位柱并安装集流管。这种装配工艺,定位柱上的插槽间距可以略大于集流管上的插槽间距。相应地,插入扁管后的管间距也就略大于散热翅片的高度,具有一定余量,因而较容易向扁管之间的空隙装入散热翅片。但在完成翅片装配,取下两侧的定位柱后,要用工具将扁管和翅片压紧,以消除扁管与翅片之间的间隙的余量,使扁管的间距与集流管的插槽间距相匹配,才能安装集流管。而对于大型平行流换热器,在压紧时由于扁管和翅片为过盈配合,很多根扁管的位置与集流管的插槽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偏移,要将每根扁管都插入对应的插槽也非常困难,通常需要逐一调難iF. O上述现有装配生产工艺,以及正在研究和发展的新工艺,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是将一束扁管分开,插入集流管上的插槽、或定位柱上的插槽或其它定位机构。目前的生产工艺,这一过程是由手工将扁管逐一插入插槽或定位机构,操作不便,效率低下,需要改进工艺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将一束扁管分开逐一插入插槽或定位机构时操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将一束扁管快速、准确地插入设定的插槽或定位机构的管束定位工装及装配方法,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大幅提高了管束定位装配过程的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的一种换热器的管束定位工装,包括支架和一组定位片,相邻定位片之间都设有限位绳或限位弹簧,其特征在于I)定位片安装在支架上,并可以沿支架的轴向滑动;2)定位片的前端设有一根或多根与扁管微孔的位置相匹配的定位针,可以插入扁管的一个或多个微孔内;3)定位片之间的限位绳或限位弹簧处于收紧状态时,定位片的片距与扁管的厚度dt相等,因此可以将一组定位片前端的定位针同时插入一束叠放的扁管的微孔中;4)定位片之间的限位绳或限位弹簧处于张开状态时,定位片的片距达到所设定的距离ds。 需要说明的是,如附图3、附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专利中所称的片距,是指相邻两片定位片顶端的间距,包括了相邻两片定位片之间的间距和一片定位片的厚度;本专利技术专利中所称的管距,是指相邻两根扁管顶面的间距,包括了相邻两根扁管之间的间距和一根扁管的厚度。一般地,ds = dt+(l. O I. 5) Xdf。其中ds是设定的管距,dt是扁管的厚度,df是所要插入的翅片的高度。一种所述的换热器的管束定位工装,所述定位片的形状是后部较厚而前部较薄,其特征在于定位片后部的厚度与扁管的厚度dt相等,定位片前部的定位针的厚度dn小于扁管微孔的孔径di,使定位针可以插入扁管的微孔内。需要说明的是,扁管内的微孔形状通常为方孔、长方孔、圆孔、方孔与圆孔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专利中所称的微孔孔径,是指方孔的边长、长方孔在扁管厚度方向的边长、圆孔的直径。一种所述的换热器的管束定位工装,定位片的厚度dn是均匀的,且小于扁管微孔的孔径di,使定位针可以插入扁管的微孔内。定位片之间还设有垫片,定位片的厚度dn与垫片的厚度dw之和与扁管的厚度dt相等,即dt = dw+dn。因而定位片之间的限位机构收紧时,定位片的片距与扁管的厚度相等。一种所述的换热器的管束定位工装,端部的定位片上设有拉手,用于将其它定位片沿支架的轴向拉开。相邻定位片之间都设有限位绳,限位绳的长度与集流管或定位柱上的插槽的间距相匹配,使定位片拉开后的片距达到所设定的距离ds。所述的换热器的管束定位工装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所述管束定位工装的定位片收紧,定位片的片距与扁管的厚度dt相等;2)将所述收紧后的一组定位片前端的定位针插入一束叠放的扁管的一侧微孔中,另一组收紧后的定位片前端的定位针插入所述扁管管束的另一侧微孔中;3)拉动所述定位片上的拉手,定位片带动扁管管束张开,管距达到所设定的间距ds ;4)取下扁管两侧的定位片,并将张开的扁管管束插入集流管或定位柱上的插槽内。一种所述的换热器的管束定位工装,在所述支架上设有定位销,用于在定位片被收紧后将定位片锁住,此时定位片的片距与扁管的厚度dt相等。在所述定位片之间设有限位弹簧,用于将定位片沿支架的轴向张开。限位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的长度与集流管或定位柱上的插槽的间距相匹配,使定位片张开后的片距达到所设定的距离ds。所述的换热器的管束定位工装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所述管束定位工装的定位片收紧后用支架上的定位销锁住;2)将所述收紧的一组定位片前端的定位针插入一束叠放的扁管的一侧微孔中,另一组收紧的定位片前端的定位针插入所述扁管管束的另一侧微孔中;3)打开支架上的定位销,限位弹簧弹开,带动定位片和扁管管束张开,管距达到所设定的间距ds ;4)取下扁管两侧的定位片,并将张开的扁管管束插入集流管或定位柱上的插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有效效果是,通过管束定位工装,一次性将一组管束自动地张开至预先设定的管间距和位置,而不需要一根根地手工定位,从而大幅提高了管束定位的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扁管管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管道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管束定位工装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一的管束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一的管束定位工装的装配过程的结构示意图(收紧状态);图6是实施例一的管束定位工装的装配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张开状态);图7是实施例二的管束定位工装的俯视图;图8是实施例二的管束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扁管,2.翅片,3.集流管;101.支架,102.定位片,103.定位针,104.限位绳,105.拉手;201.支架,202.定位片,203.定位针,204.垫片,205.限位弹簧,206.定位销。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I是扁管管束的结构示意图。制造换热器的扁管通常内有一组微孔,扁管厚度为dt,微孔内径为di。通常地,扁管厚度dt为I. O 3. Omm,微孔内径di为O. 5 2. 0mm。在装配扁管管束时,先取出如附图I所示的一束叠放的扁管,将扁管逐一插入集流管或定位柱上的插槽,形成安装框架,然后向扁管之间装入翅片,得到如附图2所示的由集流管、扁管和翅片组成的组件,经定形后送入钎焊炉整体焊接。翅片通常由铝箔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的管束定位工装,包括支架和一组定位片,相邻定位片之间设有限位绳或限位弹簧,其特征在于:1)定位片安装在支架上,可以沿支架的轴向滑动;2)定位片的前端设有一根或多根与扁管微孔的位置相匹配的定位针,可以插入扁管的一个或多个微孔内;3)定位片之间的限位绳或限位弹簧处于收紧状态时,定位片的片距与扁管的厚度相等,因此可以将一组定位片前端的定位针同时插入一束叠放的扁管的微孔中;4)定位片之间的限位绳或限位弹簧处于张开状态时,定位片的片距达到所设定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峰欧阳征魁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西屋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