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钢包修砌施工技术,具体地指一种钢包底浇注方法及其冲击区加强浇注料施工模具。
技术介绍
钢包底部采用的浇注模式一般为在钢包底冲击区布置一块冲击砖,在钢包底冲击区以外的区域使用包底普通浇注料。然而,在钢包使用过程中发现,转炉出钢钢流冲击点有时偏离了冲击砖,时常发生钢包底冲击块一侧普通包底烧注料冲了一个深坑,残厚60mm (比较薄)低于安全残厚(90_)。严重时,冲击块该侧与包底普通浇注料结合的部位有一条深见永久层的裂缝,包底冲击区该侧普通浇注料浸蚀见永久层。钢包运行过程中出现包底普通浇注料不耐冲刷和浸 蚀的严重问题,会导致严重钢包底漏钢事故。采用现有的钢包底部浇注模式,对现有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亟需改进钢包底部浇注模式,提高钢包底冲击砖北边冲击区处的浇注料的抗钢水的冲刷侵蚀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钢包底浇注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冲击区加强浇注料施工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钢包底冲击区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浇注前,先把冲击区的冲击砖、水口座砖及两块透气砖按规定尺寸摆到钢包底相应的位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包底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浇注前,先把冲击区的冲击砖(4)、水口座砖(6)及两块透气砖(7)按规定尺寸摆到钢包底(8)相应的位置,冲击砖(4)底部找平,并将冲击区加强浇注料施工模具(5)的开口(1.3)围在冲击砖(4)的内侧圆弧面(4.1)外;2)将加强浇注料直接加入到冲击区加强浇注料施工模具(5)内,振实后,不拔出冲击区加强浇注料施工模具(5),再在冲击区加强浇注料施工模具(5)旁边的非冲击区进行浇注普通包底浇注料,浇注完毕后,对包底非冲击区普通浇注料振动搅拌,使浇注料达到有效排气,当浇注厚度达到规定厚度,拔出冲击区加强浇注料施工模具,再对冲击区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源,韩树良,张晟,陶晓林,唐树平,畅广民,余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