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维持玫瑰花瓣在弱酸性或中性化妆品体系中稳定性的方法,包含(a)将新鲜的玫瑰花瓣在15℃以下的护色液中浸泡2-5小时,其中所述护色液优选含有2-5wt%的柠檬酸和3-6wt%的氯化镁;(b)将浸泡后的玫瑰花瓣取出沥干,再将玫瑰花瓣在15℃以下的10-22wt%的海藻糖溶液中浸泡2-4小时;(c)将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玫瑰花瓣添加至化妆品体系中并向化妆品体系中添加0.1-0.4wt%的茶多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以保持玫瑰花瓣在化妆品体系中的鲜亮色泽、良好韧性,并且能够实现有效成分的保护,无论采用新鲜花瓣或干燥复水后的花瓣的添加,都能在一定保质期内保持良好的色泽和外型,给消费者良好的视觉享受,同时其使用时有效成分的微量释放能够起到美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一种维持玫瑰花瓣在化妆品体系中的色泽、形状和保护有效成分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化妆品市场趋向纯天然原料的添加,而用玫瑰提取物制成的化妆品又称生物化妆品,它具有保湿、防晒、去皱、抗衰老等功效,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很受消费者亲睐。全国玫瑰化妆品需用量年递增率达百分之十二以上,同时国际市场上潜力也很大。因此开发玫瑰化妆品,市场前景广阔。玫瑰花系列作为化妆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怡人的香味和优良的功效深受女 性消费者喜爱,其大体可以分为添加成形花瓣的和无添加花瓣的化妆品。不加入成形花瓣的只是通过加入萃取液的化妆品生产较易控制,产品比较繁多;而加入成形花瓣的工业化生产就存在诸多技术问题,产品品类较少。但是美容产品一方面是有效成分的发挥带来的美容效果,另一方面是心理愉悦带来的心理美容,具有良好形态和色泽的有形玫瑰花瓣产品能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激发消费者的心理愉悦,从而带来美容效果。市面上已有的添加完整玫瑰花瓣化妆品的工业化生产,通常分为采用新鲜玫瑰花瓣为原料和采用干燥玫瑰花瓣为原料的两种方式,新鲜玫瑰花瓣的添加比较适用具有原料优势的企业,因为玫瑰花的保鲜需要比较大的成本,而干燥花运输和维护的成本均较低,适合无原料优势的企业。但这两种方式的产品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为一、以新鲜玫瑰花为原料,通过巴氏杀菌预处理添加到产品中,其缺点是容易造成花色的褪变、营养成分的流失及形态的变化,影响购买欲望,大都通过加入人工色素进行调节,有背于添加天然成分的初衷;或者直接添加未处理新鲜花瓣,但容易造成后续微生物污染的问题,一般通过大量的防腐剂来达到防腐效果,但即使如此,由于花瓣未进行护色处理,花瓣的颜色很快容易褪变,通常也是通过额外添加色素来补偿。二、以干燥玫瑰花瓣为原料,通过高温热煮,花色、有效成分流失到预煮液中,该预煮液一般弃去不用,仅仅采用软烂无色的玫瑰花瓣,再在其加入的化妆品中添加色素补偿颜色;或则直接添加干燥玫瑰花瓣,但通常干燥的玫瑰花瓣由于未经过相关处理,玫瑰花瓣细胞结构发生变化,复水容易色素溶出,花色暗淡,花瓣形态萎蔫,影响美观,且一般的干燥工艺会造成花瓣有效成分的破坏和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在于提供,使得处理过的玫瑰花花瓣在化妆品成品中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有色彩、有效成分和/或形状。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维持玫瑰花瓣在弱酸性或中性(例如pH在4. 5-7,优选4. 5-6. 5,更优选5. 0-6. 5,更优选5. 5-6. O)化妆品体系中稳定性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Ca)将新鲜的玫瑰花瓣在15°C以下的护色液中浸泡2-5小时,其中所述护色液为含有2-5wt% (优选3%)的有机酸和3-6 wt% (优选3%)的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植酸、水杨酸、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氯化物为钙、镁、锰、铁、铝、钾和钠的氯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b)将浸泡后的玫瑰花瓣取出浙干,再将玫瑰花瓣在15°C以下的10-22wt%的海藻糖溶液中浸泡2-4小时;(c)将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玫瑰花瓣添加至化妆品体系中并向化妆品体系中添加O. 1-0. 4 wt%的茶多酚。玫瑰花瓣中蕴含酚类化合物、鞣质、糖、多糖和苷、留体、花青素、维生素C、生物碱等,其中的花青素是高活性成分,温度、P H、光照等因素都对其有一定影响,研究发现光照对花青素稳定性影响最小,耐光性好;高温加热下花青素分解度高;玫瑰红色素随着PH值的不同其颜色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且越酸颜色越鲜艳,且在酸性条件下花青素较稳定,碱性条件下会发生变色,且变色是不可逆的;光照主要是诱使天然色素分解或氧化而脱色,高温退色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会生成无色的查尔酮式结构,另一方面在酸 性条件下加热会发生酸解,苷键水解,生成相应的苷元和糖。但花青素若与Ca2+、Mg2+、Mn2+、Fe2+、Al3+、K+、Na+等金属相结合,生成络合物,就可避免pH的影响。因此,护色液的组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酸性物质的添加、金属元素的添加、抗氧化剂的添加。酸性物质的选择上,可以考虑采用有机酸,例如柠檬酸、植酸、水杨酸、果酸等,从成本的角度以及在化妆品中的适用性上考虑选择柠檬酸,也可以选择这些有机酸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形式。金属元素的添加可以考虑Ca2+、Mg2+、Mn2+、Fe2+、Al3+、K+、Na+,从可行性及在化妆品中的适用性上选择这些金属元素的氯化物或它们的组合,优选为氯化镁。在护色的基础上对玫瑰花瓣护形及保持玫瑰花瓣活性成分的研究,对于直接添加新鲜玫瑰花瓣的产品,涉及到花瓣在化妆品体系中,一定保质期内良好细胞结构保持,控制色素的缓慢释放;对于添加干燥处理,使用前再复水的玫瑰花瓣,在现有干燥技术的条件下,涉及到复水后保持细胞结构完整,色素溶出少,有效成分丧失少的诉求。在护形和保护有效成分的试剂的选择上,考虑到添加效果和在化妆品中的匹配性,选用海藻糖作为有效成分。外源性的海藻糖能够有效地保护细胞膜结构和蛋白质,保持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减缓色素从细胞中渗出的速度。同时,浸泡海藻糖溶液后可以使干燥的玫瑰花瓣在贮存过程中不易吸湿而引起产品变质,花瓣添加到化妆品中前进行复水,复水率比较高,形态比较完整,色素溶出较少,有效成分得到保护。通过试验发现,对于直接添加新鲜玫瑰花瓣的,海藻糖液的浓度为10-18 wt%,例如12%、15%。花瓣的色素迁移到溶液中的速度明显比对照要小;对于需要干燥的玫瑰花瓣,海藻糖溶液的浓度为15-22 wt%,例如16%、20%,相对于参照具有明显的护色,降低花瓣中色素迁移及保护玫瑰花完整形态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在经过护色、护形处理后,将玫瑰花瓣灭酶灭菌或干燥,以储存待用,或者也可以将玫瑰花瓣直接添加至化妆品体系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由于化妆品体系在使用过程中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为维持玫瑰花瓣在化妆品体系中的稳定性,尤其是色泽稳定性,向化妆品体系中添加茶多酚以防止玫瑰花色素被外界的氧气、光等氧化。虽然为了达到防止体系氧化的目的,可能选择其他合适的抗氧化剂,但是可能会导致玫瑰花瓣中有效成分的降解。例如,Vc会跟花青素发生竞争性反应,反而不利于花青素的稳定。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本专利技术选用适配性和功效性更好的茶多酚。考虑到成本因素,在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先将玫瑰花用柠檬酸和氯化镁组成的护色浸泡剂预处理,再在化妆品成品中加入抗氧剂茶多酚,防止花瓣及后面涉及到的玫瑰花瓣提取液中的色素的氧化变色。通过实验发现,随着柠檬酸浓度的增加和浸泡时间的延长,浸泡完花色越艳丽,但是当柠檬酸和浸泡时间超过一定限值后,强渗透压使得花瓣的内容物溶出增加,色素溶出及组织形态发生破坏,氯化镁和茶多酚的添加能延长花色的稳定性,一定范围内存在正相关性,但是氯化镁的大量添加会破坏化妆品体系的稳定性。最终,本专利技术的有机酸(例如柠檬酸)的浓度被限定为2-5 wt%,氯化物(例如氯化镁)的浓度被限定为3-6 wt%,茶多酚在 本专利技术所称的化妆品体系按产品特点可分为(I)乳剂类包括各种膏霜蜜啫喱等;(2)粉类包括各种查粉、爽身粉等;(3)美容类包括唇膏、眼影、睫毛膏、指甲油等;(4)香水类包括香水、古龙水、花露水等;(5)香波类包括香波、浴液、护发素等;(6)美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维持玫瑰花瓣在弱酸性或中性化妆品体系中稳定性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将新鲜的玫瑰花瓣在15℃以下的护色液中浸泡2?5小时,其中所述护色液为含有2?5?wt%的有机酸和3?6?wt%的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植酸、水杨酸、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氯化物为钙、镁、锰、铁、铝、钾和钠的氯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b)将浸泡后的玫瑰花瓣取出沥干,再将玫瑰花瓣在15℃以下的10?22?wt%的海藻糖溶液中浸泡2?4小时;(c)将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玫瑰花瓣添加至化妆品体系中并向化妆品体系中添加0.1?0.4?wt%的茶多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飒,殷露琴,钟娜,蔡波,唐新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栋方日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