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辊子上或两个辊子之间连续浇铸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514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铸造薄金属产品的方法和装置,它包括被驱动转动的,有冷却壁的一个或两个辊子(1),限定铸造空间(4)的侧壁(3)。每一辊子表面至少分为三个圆周形区域,其中,至少一个区域(5)的粗糙度要比另外两个区域(6)的粗糙度高。该装置用来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使得只有与辊子的冷却壁接触的铸造金属凝固的铸皮的确定的纵向区域才被优先向前驱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一个辊子或两个辊子之间薄金属产品的连续浇铸,特别是连续浇铸钢板。这种铸造类型是为人们所知的,它包括将熔化的金属与冷却的移动的表面相接触,这种接触使铸造金属凝固或凝结,凝固的铸造金属被移动的表面向前驱动或向前拉出。这种类型铸造的已知问题之一是如何保证与冷却表面接触的金属形成均匀的凝固。产生这一问题是由于熔化的金属在与冷却的表面接触时,金属在凝固时要收缩,这种收缩会引起凝固的金属铸皮与铸造表面局部地分离。这样,在有分离发生的区域,其金属冷却相对于仍然与冷却表面保持良好接触的铸皮的区域要慢。已经发现,在平滑的表面上,这种分离现象的发生没有什么规律,因此会导致铸造产品表面质量的不均匀以及结构的不均匀。这样的结构会产生铸造缺陷(例如表面破裂)。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保证铸造金属的均匀凝固,有人建议使冷却表面有一定的粗糙度,这样的粗糙表面区域(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构成有规律的分布,在这些区域铸造金属与冷却表面相接触,这样,在最终产品的尺寸规格范围内,上述金属得到均匀的凝固。这种类型的设计已在欧洲专利(EP309247)和日本专利(JP62254953)中公开,在公开的文件中示出了具有特定粗糙度表面的铸造辊子,该粗糙表面的粗糙度是通过粗糙表面的凸纹,尖峰和凹部的尺寸和位置布置来限定的。利用具有特定粗糙表面的特点的铸造表面可以改善产品质量,特别是产品的表面质量,但是,在铸造中还会发生质量事故,例如铸造金属的断裂和粘附,这不仅会导致铸造产品的缺陷,还会打乱铸造过程的正常运转。例如,这类事故一般出现在接近侧壁或侧墙的铸造表面的边缘处,侧壁或侧墙是用来横向挡住熔化的金属并限制产品的宽度。实际上侧壁是固定的,铸造产品的边缘有粘附在侧壁上的倾向,而远离侧壁处与铸造表面接触的凝固的金属被铸造表面向前驱动。这就导致了还未完全凝固的铸造产品的边缘部分和中间区域之间速度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产品的断裂或至少在产品的边缘造成严重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这些问题,避免铸造事故(例如断裂或粘附),从而在产品整个宽度上,特别在其边缘处达到令人满意的质量。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在被驱动转动的一个辊子上或两个辊子之间铸造薄金属产品的方法。熔化的金属与上述一个辊子或两个辊子之间的冷却的壁接触并凝固,从而形成凝固的金属铸皮,该铸皮由上述一个或两个辊子继续向前驱动。按照本专利技术,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只有凝固铸皮的确定的纵向区域被优先向前驱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优先驱动的区域位于铸造产品的边缘或接近边缘的地方。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在凝固过程中,铸皮的边缘受到一个十分大的驱动力,该驱动力防止铸皮附着在固定的侧壁上,或者,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在附着开始出现时,该力使之拉断,从而保证附着金属的量不再增加,并且避免导改附着侧下游液态金属的破断。对于仅通过优先驱动凝固铸皮的边缘得到铸品质量的改进现在还不能做出精确的说明。一个假设是,优先驱动的边缘,也就是说,由于存在侧壁或侧墙,铸皮对侧壁的摩擦力,使它有被滞留的倾向,然而,铸皮又有凝固的更快的倾向,从而可以避免前面叙述过的附着或破断的问题,另一方面,产品中间区域凝固的铸皮受到较低的驱动力,因此,不易受到该力产生的表面应力,该应力在中间区域对产品的质量有不利的影响。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优先驱动的区域距铸造产品的边缘较远。在第二个实施例中,铸皮的中间区域相对于边缘被优先向前驱动。在这种情况下,凝固过程中铸皮的边缘有一定量的自由变形,在铸皮与侧壁附着的情况下,只有边缘部分受到扰动,因为它们受到纵向剪切力的作用,而被均匀一致驱动向前的产品的中间部分则不受表面应力的作用。在此情况下,铸皮边缘实际上会有吸收由于摩擦在侧壁上所产生的应力的作用,并将该应力分布于没有经受优先驱动的边缘区域的宽度上。这一作用将随着边缘区域的宽度而增加。应当明白,由于边缘区域受到特殊的扰动,产品的边缘部分在产品离开连铸装置后需作些修整工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在一个辊子上或两个辊子之间铸造薄金属产品的装置,上述装置包括被驱动旋转的一个或两个辊子,辊子壁被冷却,上述侧壁与上述一个或两个辊子限定了铸造空间。按照本专利技术,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一个或两个辊子的表面至少被分为三个圆周区域,其中至少一个区域的粗糙度要比其它区域的粗糙度高。在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辊子表面包括两个粗糙面区域,都靠近侧壁,这两个粗糙面区的粗糙度要比它们之间的第三区域的粗糙度高。通过优先驱动在上述一个辊子或两个辊子表面凝固的铸皮的边缘,很明显,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特别用以完成所述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中,辊子的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粗糙面区域,该区域的粗糙度要比其它区域的粗糙度高,上述一个或几个粗糙面区域位于距侧壁有一段距离的位置。很明显,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通过允许上述铸皮边缘可能的滑动,使凝固的铸皮的中间区域优先被驱动,从而使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装置特别适于完成上述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除了有关铸造产品的凝固的规律的有益的方面外,专利技术人还发现,铸造表面的粗糙度这一特殊的特点在铸造操作的条件下使产品质量得到改善,易于使产品在一个辊子或两个辊子之间进行铸造生产,特别是解决了金属与固定侧壁接触产生的众所周知的问题。下面将参阅附图,结合以示例方式给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说明,很容易看到本专利技术其它特点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用于在两个辊子之间连铸的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辊子被轴向偏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装置的俯视图,其特点为铸造表面在滚轮的中部要比相邻的边缘部分粗糙。图4为一个辊子的俯视图,在边缘部分有较高的粗糙度,其粗糙度分布有其特别的形式。图1为在两个辊子之间的进行连铸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按箭头2的方向被驱动旋转的两个辊子1,以及靠着辊子1端部安置的两个固定侧壁或边墙,用来封闭成铸造空间4,在铸造中熔化的金属被浇铸在该空间中。众所周知,辊子1的圆柱形壁被冷却,浇入铸造空间4的熔化金属在与冷却的辊子壁接触时凝固或凝结,形成凝固金属的铸皮,该铸皮的厚度不断增加,并在含有两个辊子轴线的平面区域处结合,从而以自下部连续排出薄金属条或金属带的方式制成铸造产品。按照本专利技术,辊子1的壁的表面包括靠近每一侧壁3的环形区域5(由交叉阴影线表示),该区域的粗糙度比中间区域6的粗糙度要大。例如,铸造表面宽度为800mm,则粗糙度最高的区域5的宽度大约为10mm,上述区域5的粗糙度Rz=150μm,而中间区域6的粗糙度为80μm。然而,根据辊子的尺寸,铸造表面的性质以及铸造金属的性质,上述的粗糙度值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粗糙度最高的区域5的粗糙度Rz值最好是基本上等于或大于粗糙度较小区域粗糙度数值的两倍。可以通过许多方法来得到铸造表面的粗糙面,例如滚花、吹粒、电浸蚀、锤击等。粗糙面的类型和形状基本依赖于所选用的方法。例如,用滚花方法产生的粗糙表面的情况下,可以形成如图1所示的交叉滚花形粗糙面,或者是直的横向的滚花槽在平行于滚轮轴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然而,不同区域的粗糙表面可用不同的方法来形成。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侧壁3是靠着辊子的端部安置,在两个辊子之间并没有突出的部分,侧壁3与辊子的圆柱形表面相接触。粗糙度较高的区域5位于接近铸造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被驱动转动的一个辊子或两个辊子之间铸造薄金属产品的方法,熔化的金属与上述一个辊子或两个辊子的冷却的壁接触并凝固,从而形成凝固的金属铸皮,该铸皮由上述一个滚轮或上述两个辊子继续向前驱动,其特征在于,只有凝固铸皮的确定的纵向区域被优先向前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比林菲利普松森良雷特罗森多米尼克
申请(专利权)人:尤希诺尔萨希洛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