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支撑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092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2:30
移动式支撑台,手推座(6)中部垂直套接支撑体(3),支撑体(3)的上、下端分别从手推座(6)的中台(5)、座底(11)上的孔伸出,中台(5)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导向装置(13),手推座(6)底部边缘固定行走轮(10),行走轮(10)上带有制动器(14),支撑体(3)下端的底板(9)和手推座(6)的座底(11)均匀分布固定连接蓄能器(7),蓄能器(7)中安装弹性复位装置。通过周边设置一组多个储能器,调节支撑体释放压力后能调离地面以及触地稳固,相互有机配合,结构稳定,载荷大,可两人配合手动推移操作,工作时状态稳定,静载荷向下传递,调整方式方便简捷,性能可靠耐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电设备制造安装中的支撑装置
,尤其是移动式支撑台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如船体的大型设备或部件加工处理作业时,需要在其底部进行支撑,往往采用垫块或焊接钢结构支架,或者使用搁墩,这些支撑装置移动性强,往往需要设备(如吊车或铲车)进行移动,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而作为改进的专用的支撑装置的技术公开较少,比如,专利申请号201110114345涉及一种移动式搁墩,包括一搁墩架,该搁墩架的底部安装有数个滚轮,在搁墩架中心设有竖向的导向孔;一支承柱,该支承柱同轴滑动配合地安装在搁墩的架导向孔内;一复位·弹性装置,该复位弹性装置安装在所述的搁墩架与支承柱之间,并使该支承柱的下端面高于所述的滚轮。前述技术中,复位弹性装置安装于搁墩架与支承柱之间,弹簧暴露在外,使用寿命短且在应用时容易发生故障,出现支承柱卡死现象,造成搁墩无法使用和移动,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的维护和维修都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捷移动的移动式支撑台。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措施在于手推座中部垂直套接支撑体,支撑体的上、下端分别从手推座的中台、座底上的孔伸出,中台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导向装置,手推座底部边缘固定行走轮,行走轮上带有制动器,支撑体下端的底板和手推座的座底均匀分布固定连接蓄能器,蓄能器中安装弹性复位装置。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周边设置一组多个储能器,调节支撑体释放压力后能调离地面以及触地稳固,相互有机配合,结构稳定,载荷大,可两人配合手动推移操作,工作时状态稳定,静载荷向下传递,调整方式方便简捷,性能可靠耐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及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顶盖1,吊耳2,支撑体3,拉手4,中台5,手推座6,蓄能器7,调节杆8,底板9,行走轮10,座底11,铲架12,导向装置13,制动器14。具体实施方式手推座6中部垂直套接支撑体3,支撑体3的上、下端分别从手推座6的中台5、座底11上的孔伸出,中台5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导向装置13,手推座6底部边缘固定行走轮10,行走轮10上带有制动器14,支撑体3下端的底板9和手推座6的座底11均匀分布固定连接蓄能器7,蓄能器7中安装弹性复位装置,导向装置13控制支撑体3与手推座6之间的上下活动稳性。蓄能器7中安装调节杆8,调节杆8外套弹簧装置。支撑体3下端平面固定底板9,手推座6底部平面固定座底11,底板9边缘上侧和座底11边缘下侧间均匀分布 固定连接蓄能器7,蓄能器7上部位于座底11上侧。座底11呈方形,行走轮10安装于座底11四角,而且,在座底11安装行走轮10的位置的上侧与手推座6直立中部外壁间固定加强支板。行走轮10主要负载装置的自重,并带有制动器14。手推座6上端固定中台5,在中台5的上侧固定拉手4,在中台5上均勻分布固定导向装置13。支撑体3上端固定顶盖I。顶盖I上侧面覆橡胶垫。支撑体3上侧外壁对称固定吊耳2和铲架12。蓄能器7上下活动灵活,由调节杆8导向。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支撑体3外径380mm,蓄能器7静态时底端离地大于30mm,座底11水平投影呈正方形边长840mm。自重500Kg,载重50吨,支撑高度2040mm,吊运高度1800mm,铲运高度1600mm,使用时需两人共同操作。本技术在使用时,以吊装设备从吊耳2处系挂吊运,或以铲车从铲架12铲运,至工作现场,这时,蓄能器7克服支撑体3不大于自重的压力,保持底板9离地,以行走轮10着地。操作人员拉动拉手4调整支撑台位置,在指定的支撑点上,可将行走轮10上的制动器14制止,起到固定支撑点的作用。当负载的支撑点落到顶盖I上时,其上侧的橡胶垫起到防滑和保护上方设备底面的作用,支撑体3受压后克服蓄能器7的阻力下坠并着地稳固,这时由支撑体3将上方载荷直接传递到地面。在移除载荷后,蓄能器7拉动支撑体3上移复位,行走轮10负载装置自重,释放制动器14,便可移动支撑台。支撑体3与手推座6之间的上下活动的稳性由导向装置13控制。在以上实施例中,未及叙述的涉及实施的其他必要技术等采用现有技术,不再依次列举详述。权利要求1.移动式支撑台,其特征是手推座(6)中部垂直套接支撑体(3),支撑体(3)的上、下端分别从手推座(6)的中台(5)、座底(11)上的孔伸出,中台(5)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导向装置(13),手推座(6)底部边缘固定行走轮(10),行走轮(10)上带有制动器(14),支撑体(3)下端的底板(9)和手推座¢)的座底(11)均匀分布固定连接蓄能器(7),蓄能器(7)中安装弹性复位装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支撑台,其特征在于,蓄能器(7)中安装调节杆(8),调节杆(8)外套接弹簧装置。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支撑体(3)下端平面固定底板(9),手推座(6)底部平面固定座底(11),底板(9)边缘上侧和座底(11)边缘下侧间均匀分布固定连接蓄能器(7),蓄能器(7)上部位于座底(11)上侧。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支撑台,其特征在于,座底(11)呈方形,行走轮(10)安装于座底(11)四角,而且,在座底(11)安装行走轮(10)的位置的上侧与手推座(6)直立中部外壁间固定加强支板。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手推座(6)上端固定中台(5),在中台(5)的上侧固定拉手(4),在中台(5)上均匀分布固定导向装置(13)。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支撑体(3)上端固定顶盖(I)。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固式移动支撑台,其特征在于,顶盖(I)上侧面覆橡胶垫。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固式移动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支撑体(3)上侧外壁对称固定吊耳(2)和铲架(12)。专利摘要移动式支撑台,手推座(6)中部垂直套接支撑体(3),支撑体(3)的上、下端分别从手推座(6)的中台(5)、座底(11)上的孔伸出,中台(5)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导向装置(13),手推座(6)底部边缘固定行走轮(10),行走轮(10)上带有制动器(14),支撑体(3)下端的底板(9)和手推座(6)的座底(11)均匀分布固定连接蓄能器(7),蓄能器(7)中安装弹性复位装置。通过周边设置一组多个储能器,调节支撑体释放压力后能调离地面以及触地稳固,相互有机配合,结构稳定,载荷大,可两人配合手动推移操作,工作时状态稳定,静载荷向下传递,调整方式方便简捷,性能可靠耐用。文档编号B63C5/02GK202686708SQ20122031658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马知行, 胡惠丰 申请人:上海上船利富船舶工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移动式支撑台,其特征是:手推座(6)中部垂直套接支撑体(3),支撑体(3)的上、下端分别从手推座(6)的中台(5)、座底(11)上的孔伸出,中台(5)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导向装置(13),手推座(6)底部边缘固定行走轮(10),行走轮(10)上带有制动器(14),支撑体(3)下端的底板(9)和手推座(6)的座底(11)均匀分布固定连接蓄能器(7),蓄能器(7)中安装弹性复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知行胡惠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船利富船舶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