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角尺气钻,汽缸体外壳(14)前端连接机壳(28),后端连接机后盖(7),机后盖(7)后端依次通过开关体(6)、开关套(4)和联接体(2)连接管接头(1);性能可靠,实用安全。同时能减轻劳动强度。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可根据作业程度自由控制转速,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便、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也可根据不同转速装备不同的附件,将其当风批、刻磨机、补胎机等多种用途使用,适用于狭窄部位钻孔、扩孔、攻丝等作业,可正反转,具有重量轻、钢性好、钻削头边心矩小等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国际分类B23B车削、镗削
,特别是一种改进型的角尺气钻。
技术介绍
目前,手动钻孔工作大多都是采用钻机手动方式加工,其中气动钻机应用范围较广,气钻主要用于在金属等材料上钻孔的气动工具。气钻从手柄型式上可分为枪柄式、直柄式和侧柄式;从旋向上可分为单向和双向,从结构型式上分为直式和角式。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适用于在金属构件上钻孔。尤其适用于在薄壁壳体和铝镁等合金的构件上钻孔。·已公开专利文献中,也有个别相关技术方案,但并不能直接应用,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155241气动钻孔机,包括有机座、钻头,机座上端滑动安装有齿条,齿条上转动安装有压轮,齿条的下端固定有钻头,钻头传动连接有电动机;所述机座的下端固定有汽缸,汽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在压轮上,所述汽缸上连接有气管,气管的进气由开关控制。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03156900. 5气钻。该气钻具有配置在主体(10)的圆筒部(15)的内部且可使气动马达(30)的转动逆向的换向阀(60),和安装在所述换向阀(60)的上面且可自由滑动地分别安装在于所述圆筒部(15)的把手部(13)侧形成的一对槽形开口部(16、16)处的2个换向柄(62、62),所述主体(10)形成连接所述一对开口部(16、16)的桥部(17)。以上相关技术方案,不仅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生产成本也较高,但钻孔深度人工不易控制,使生产的产品成品率偏低,另外,手动打孔方式易造成操作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角尺气钻,这种气钻单位功率耗气量较低,工效较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汽缸体外壳前端连接机壳,后端连接机后盖,机后盖7后端依次通过开关体、开关套和联接体连接管接头;机壳内部有T型腔,汽缸体外壳和机后盖以及开关体、开关套、联接体和管接头内部有沿中轴线直通空腔连通,机壳前部中轴垂直与汽缸体外壳中轴部分一端通过螺母安装进给螺钉,另一端通过下端盖安装主轴,机壳后部通过两端滚动轴承同轴安装轴承衬套和传动轴,其中,传动轴套接在轴承衬套内;汽缸体外壳内同轴安装汽缸和转子,其中,转子在汽缸内,转子径向外缘有叶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性能可靠,实用安全。同时能减轻劳动强度。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可根据作业程度自由控制转速,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便、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也可根据不同转速装备不同的附件,将其当风批、刻磨机、补胎机等多种用途使用,适用于狭窄部位钻孔、扩孔、攻丝等作业,可正反转,具有重量轻、钢性好、钻削头边心矩小等特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管接头1,联接体2,通气阀3,开关套4,弹簧5,开关体6,机后盖7,衬套8,纸柏床9,汽缸前盖10,汽缸11,转子12,叶片13,汽缸体外壳14,圆柱销15,汽缸后盖16,齿轮箱体17,推力向心圆锥轴承18,小齿轮19,大齿轮20,轴承盖21,轴承衬套22,传动轴23,小螺旋伞齿轮24,进给螺钉25,螺母26,进给导筒27,机壳28,调整套29,大螺旋伞齿轮30,调节垫圈31,下端盖32,油封圈33,主轴34,六角螺母35,内六角螺钉36,排气口盖板37,双头螺栓38,键39,滚针轴承40,钢球41,滚动轴承42,挡圈43,弹簧垫圈 4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汽缸体外壳14前端连接机壳28,后端连接机后盖7,机后盖7后端依次通过开关体6、开关套4和联接体2连接管接头I ;机壳28内部有T型腔,汽缸体外壳14和机后盖7以及开关体6、开关套4、联接体2和管接头I内部有沿中轴线直通空腔连通,机壳28前部中轴垂直于汽缸体外壳14中轴,机壳28前部一端通过螺母26安装进给螺钉25,另一端通过下端盖32安装主轴34,机壳28后部通过两端滚动轴承42同轴安装轴承衬套22和传动轴23,其中,传动轴23套接在轴承衬套22内;汽缸体外壳14内同轴安装汽缸11和转子12,其中,转子12在汽缸11内,转子12径向外缘有叶片13。机后盖7以及开关体6、开关套4、联接体2和管接头I螺纹连接,其中,开关套4套接在开关体6局部外侧,联接体2 —端通过通气阀3压紧开关体6端部旋紧连接开关套4。进一步地,开关体6内部有可调气孔,其中安装有弹簧5,该弹簧5顶紧一钢球41。开关套4与开关体6间由内部安装的圆柱销15相对定位,另外,开关套4与开关体6结合根部安装一弹簧5,其张力方向与开关套4轴向一致。该弹簧保持开关套4与开关体6间相对移动是方便复位。在汽缸11上有双向的进气槽,开关体6控制双向进气,以汽缸前盖10、汽缸11、转子12、叶片13和汽缸后盖16为主构成双向回转气马达。在汽缸体外壳14内,汽缸11和转子12 —端安装汽缸前盖10,汽缸前盖10上紧贴汽缸体外壳14端口部内侧壁的边缘径向安装一圆柱销15,以相对定位,转子12中轴端部伸出汽缸前盖10外,并通过一滚动轴承42安装衬套8,机后盖7和汽缸体外壳14对接口沿间安装一纸柏床9 ;在汽缸体外壳14内另一端安装汽缸后盖16,汽缸后盖16与该端汽缸11端沿间安装一圆柱销15以相对定位,转子12中轴端部伸出汽缸后盖16外,在该端汽缸11端外缘与汽缸体外壳14内壁间安装纸柏床9。机壳28后部与汽缸体外壳14前端间连接齿轮箱体17。汽缸体外壳14内一端由汽缸后盖16中部伸出的转子12中轴端部通过键39连接小齿轮19,在小齿轮19旁安装啮合一大齿轮20,该大齿轮20轴连接安装一滚动轴承42 ;在齿轮箱体17壁上开孔作为排气孔,并且通过一六角螺母35和弹簧垫圈44安装排气口盖板37。在与汽缸体外壳14前端连接的机壳28后部开口内,同轴安装轴承衬套22和传动轴23,并在该端通过一滚针轴承40安装轴承盖21,传动轴23伸出轴承盖21外,并通过键39安装一大齿轮20,并在该大齿轮20轴孔外安装挡圈43定位,在该大齿轮20旁安装一小齿轮19,该小齿轮19中轴一端通过一滚针轴承40安装在汽缸体外壳14前端口内侧,在另一端,齿轮箱体17与同在该端安装的一大齿轮20同轴固定连接。在机壳28前部,螺母26压紧安装在机壳28前部内的进给导筒27,进给螺钉25安装在进给导筒27外端;在另一端,下端盖32外端部中孔内沿壁上开槽嵌入油封圈33,主轴34与下端盖32间安装一滚针轴承40,在主轴34中部外缘有一环形凸台,下端盖32内侧端沿通过一调节垫圈31压紧在该凸台上,在该凸台旁同轴安装大螺旋伞齿轮30,在主轴34外大螺旋伞齿轮30旁同轴套接调整套29,在机壳28前部内腔中部,主轴34通过调整套29顶紧安装在机壳28前部内腔中间的推力向心圆锥轴承18,并与进给螺钉25和进给导筒27根 部紧密连接。进给导筒27与在机壳28内腔壁间安装一圆柱销15。在机壳28内腔T型交点部位,传动轴23伸出通过一键39连接小螺旋伞齿轮24,该小螺旋伞齿轮24与大螺旋伞齿轮30啮合。机后盖7和汽缸体外壳14对接口沿上通过内六角螺钉36和弹簧垫圈44紧固安装。机壳28后部与齿轮箱体17对接口沿上安装双头螺栓38。并通过一滚动轴承42安装衬套8,机后盖7和汽缸体外壳14对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角尺气钻,其特征是:汽缸体外壳(14)前端连接机壳(28),后端连接机后盖(7),机后盖(7)后端依次通过开关体(6)、开关套(4)和联接体(2)连接管接头(1);机壳(28)内部有T型腔,汽缸体外壳(14)和机后盖(7)以及开关体(6)、开关套(4)、联接体(2)和管接头(1)内部有沿中轴线直通空腔连通,机壳(28)前部中轴垂直于汽缸体外壳(14)中轴,机壳(28)前部一端通过螺母(26)安装进给螺钉(25),另一端通过下端盖(32)安装主轴(34),机壳(28)后部通过两端滚动轴承(42)同轴安装轴承衬套(22)和传动轴(23),其中,传动轴(23)套接在轴承衬套(22)内;汽缸体外壳(14)内同轴安装汽缸(11)和转子(12),其中,转子(12)在汽缸(11)内,转子(12)径向外缘有叶片(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超,管莲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船利富船舶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