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浮顶储罐,特别涉及一种浮船支架。技术背景近年来随着大型储罐施工工艺的成熟,其安装施工所需要的辅助施工机具(如各种涨圈、夹具、背杠板、龙门板等)也越来越标准化,标准化后的机具实现了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进度,而在浮船施工时通常采用搭设临时架台来完成,而搭设架台的这些材料(每台5万方罐所需的搭设架台钢材大约在20t左右)在浮船施工完成后就成为废料,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浮船支架,该装置实现了可循环利用,方便拉运,节省安装时间,节约成本。克服了现有浮船支架不能循环利用,浪费严重的不足。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船支架,包括立柱I、立柱II和横梁;该支架还设计有三个集装箱,立柱I长I. 3m,立柱II长I. 2m,立柱I和立柱II套装在一起后可装在一个集装箱内,横梁长2. 5m,横梁装在一个集装箱内,该支架的其余小件装在一个集装箱内;立柱I与立柱II相连接部位均设计有螺旋上升的通孔,立柱I与立柱II通过通孔进行销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将横梁和立柱标准化并分别装箱运输的方式,因而具有可循环利用,方便拉运的效果,节省安装时间,节约成本;由于采用了在立柱I与立柱II相连接部位均设计有螺旋上升的通孔的方式,因而节约了螺纹的加工成本又避免了因螺纹损伤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立柱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立柱II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图3所示,一种浮船支架,包括立柱I I、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船支架,包括立柱Ⅰ(1)、立柱Ⅱ(3)和横梁(4);其特征在于:该支架还设计有三个集装箱,立柱Ⅰ(1)长1.3m,立柱Ⅱ(3)长1.2m,立柱Ⅰ(1)和立柱Ⅱ(3)套装在一起后可装在一个集装箱内,横梁(4)长2.5m,横梁(4)装在一个集装箱内,该支架的其余小件装在一个集装箱内;立柱Ⅰ(1)与立柱Ⅱ(3)相连接部位均设计有螺旋上升的通孔(2),立柱Ⅰ(1)与立柱Ⅱ(3)通过通孔(2)进行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牟宗元,孙杰,温慧艳,李海军,王玉雷,曹德振,吉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