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轧辊和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966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用优良耐磨性和抗表面变粗糙性坚硬高合金铸钢或铸铁制造的外壳部分和用坚韧铸铁或铸钢制造的芯部的复合轧辊,外壳部分铸铁的构成以重量计1.0-3.0%C,2.0%或更低的Si,2.0%或更低的Mn,2.0-15.0%的Cr,10.0%或更低的Mo,2.0-8.0%的V,其余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从外壳表面至50毫米深度范围内,由分析确定,金属结构基体的晶粒平均直径100μm或更小,而且满足公式m↓[2]≤1.2m↓[1],式中m↓[1]是外壳表面晶粒平均直径,m↓[2]是50毫米深度处晶粒平均直径,该复合轧辊是用离心铸造方法造出来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一个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优良的抗表面粗糙性能的外壳部分和一个坚韧的芯部所组成的复合轧辊,以及通过离心铸造的方式生产这种复合轧辊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一个具有细的、均匀的金属结构的外壳的复合轧辊和生产这种复合轧辊的方法。就以用于热轧或冷轧钢类材料的轧辊而论,要求它的外壳部分,即与被轧制的材料直接接触的部分具有均匀的铸造结构和优良的耐磨性、抗表面粗糙性及抗裂性。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用离心铸造的方式形成外壳部分是有效的,而且,这种具有外壳部分和芯部的复合轧辊的生产方法以广为实施。在离心铸造方法中,通常是将制作外壳部分的熔融金属引进一个可围绕它自身的纵轴高速旋转的空心圆筒形模具,并让其在模具内凝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熔融的金属与通常由钢材制造的模具的内表面接触而被快速地冷却,因此,所得的复合轧辊的外壳的外表面具有细的金属结构。因此,复合轧辊的外壳部分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性、抗表面粗糙性和抗裂性。但是,随着模具的内表面和正在凝固的熔融金属之间的距离的增大,外壳部分的熔融金属的冷却速度降低,熔融金属的温度梯度变小。结果是,外壳部分的金属结构变得粗大,因此,外壳部分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离心铸造生产的复合轧辊,包括一个用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抗表面变糙性的坚硬的高合金铸钢或铸铁制造的外壳部分和一个用坚韧的铸铁或铸钢制造的芯部,所说的外壳部分的高合金铸钢或铸铁的成分构成,其重量比为1.0~3.0%的C,2.0%或低于2.0%的Si,2.0%或低于2.0%的Mn,2.0~15.0%的Cr,10.0%或低于10.0%的Mo,2.0~8.0%的V,其余部分基本上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在从外壳部分的表面至50毫米深度处这个范围内,由影像分析法在直径大于30μm的晶粒中确定出、构成所说外壳部分的基体的晶粒的平均直径为100μm或小于100μm,所说晶粒满足公式:m↓[2]≤1.2m↓...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绳田良作伊达贤治服部敏幸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