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铣磨机主轴进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940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铣磨机主轴进给机构,其可对主轴的进给力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类型光学镜片的加工。该自动铣磨机主轴进给机构,包括主轴、组合工作缸,在主轴的前端设置有夹具,所述主轴与组合工作缸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在组合工作缸的正前方设置有偏心装置,在组合工作缸的后端设置有弹性元件,在弹性元件后端设置有弹性力调节装置。当加工不同型号的光学镜片而需要调节弹性元件对组合工作缸的进给力时,可通过该弹性力调节装置来调节弹性元件的原始距离,从而在磨轮加工光学镜片的过程中,使得弹性元件对组合工作缸的进给力度适中,可适应不同类型光学镜片的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尤其适合在光学镜片的加工作业中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进给机构,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铣磨机主轴进给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铣磨机自动化控制可使人力资源投入成本降低,但现有技术中的自动铣磨机加工效率较低,如图I所示,其采用的是气缸A与主轴B连接,控制气缸A的伸缩来达到主轴B的前进和后退,气缸A伸出接触缓冲器C,此时主轴B前段夹具D头部的待加工光学镜片离磨轮E只有IMM左右,通过缓冲器C使气缸A缓慢的前进,即夹具D头部的光学镜片 缓慢的接触磨轮E,达到设置好的切削量后,气缸A带动主轴B后退到最初的位置。I、单个镜片加工时间较长,外径Φ15·ι的常规光学镜片加工时间需要21S,在切换不同件号光学镜片时,由于缓冲器力度无法调节,导致材质较硬的光学镜片的加工时间更长,效率较低。2、品质不稳定,加工出的镜片容易产生刀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铣磨机主轴进给机构,可对主轴的进给力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类型光学镜片的加工。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铣磨机主轴进给机构,包括主轴、组合工作缸,在主轴的前端设置有夹具,所述主轴与组合工作缸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在组合工作缸的正前方设置有偏心装置,在组合工作缸的后端设置有弹性元件,在弹性元件后端设置有弹性力调节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偏心装置为凸轮机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力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滑块、导轨、固定件以及螺纹连接在固定件上的螺钉,所述弹性元件位于第一滑块与组合工作缸之间,第一滑块滑动配合在导轨上,固定件位于第一滑块后端,螺钉的前端穿过固定件后抵靠在第一滑块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元件采用弹簧制作。进一步的是,在弹簧与组合工作缸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配合在导轨上,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上。进一步的是,在弹簧内穿套有心轴,第一滑块固定连接在心轴的后端,第二滑块滑动套装在心轴的前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加工不同型号的光学镜片而需要调节弹性元件对组合工作缸的进给力时,可通过该弹性力调节装置来调节弹性元件的原始距离,从而在磨轮加工光学镜片的过程中,使得弹性元件对组合工作缸的进给力度适中,可适应不同类型光学镜片的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如加工外径Φ15πιπι的常规光学镜片,加工时间只需要11. 8S,效率可提升78%,尤其适合在光学镜片的加工作业中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I中标记为气缸A、主轴B、缓冲器C、夹具D、磨轮E。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标记为主轴I、组合工作缸2、夹具3、固定连接件4、偏心装置5、弹簧6、第一滑块7、导轨8、固定件9、螺钉10、第二滑块11、心轴12、磨轮1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自动铣磨机主轴进给机构,包括主轴I、组合工作缸2,在主轴I的前端设置有夹具3,所述主轴I与组合工作缸2通过固定连接件4连接,在组合工作缸2的正前方设置有偏心装置5,在组合工作缸2的后端设置有弹性元件,在弹性元件·后端设置有弹性力调节装置。工作时,组合工作缸2工作,后端压缩弹性元件,前端往偏心装置5运动,当组合工作缸2的前端接触到偏心装置5的最远点时,组合工作缸2停止加压,偏心装置5开始转动,当偏心装置5的最近点对准组合工作缸2的前端时,该偏心装置5停止转动。而在偏心装置5开始转动的同时,由于组合工作缸2停止加压,从而使得压缩后的弹性元件形成了一个对组合工作缸2向前的推力,推动组合工作缸2往偏心装置5的最近点运动,在该过程中,由于主轴I与组合工作缸2通过固定连接件4连接,组合工作缸2带动主轴I上的夹具3往磨轮13进给,并使夹具3上的光学镜片接触磨轮13进行加工。当光学镜片加工到设计好的尺寸时,组合工作缸2开始泄压,带动主轴I回退到开始位置,弹性元件恢复到原始状态,同时,偏心装置5旋转,使其最远点正对组合工作缸2的前端,完成一个光学镜片的加工。另外,由于在弹性元件后端设置有弹性力调节装置,当加工另外型号的光学镜片而需要调节弹性元件对组合工作缸2的进给力时,可通过该弹性力调节装置来调节弹性元件原始距离,从而在磨轮13加工光学镜片的过程中,使得弹性元件对组合工作缸2的进给力度适中,可适应不同类型光学镜片的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偏心装置5的最远点是指偏心装置5的外轮廓上离偏心装置5的旋转轴心最远的一个点;同理,偏心装置5的最近点是指偏心装置5的外轮廓上离偏心装置5的旋转轴心最近的一个点。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偏心装置5可以选用偏心轴,而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偏心装置5为凸轮机构。凸轮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且工作可靠的特性。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弹性力调节装置可以采用液气压缸或曲柄滑块机构实现,如当需要增大弹性元件对组合工作缸2的进给力时,可以将液气压缸或曲柄滑块机构往组合工作缸2 —方运动,压缩弹性元件;当需要减小弹性元件对组合工作缸2的进给力时,可以将液气压缸或曲柄滑块机构往远离组合工作缸2 —方运动,延长弹性元件。但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弹性力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滑块7、导轨8、固定件9以及螺纹连接在固定件9上的螺钉10,所述弹性元件位于第一滑块7与组合工作缸2之间,第一滑块7滑动配合在导轨8上,固定件9位于第一滑块7后端,螺钉10的前端穿过固定件9后抵靠在第一滑块7上。当更换光学镜片需要增大切割力时,可旋动螺钉10而推动第一滑块7在导轨8上向前滑动,从而压缩弹性元件,增大对组合工作缸2的进给力,也就增大了磨轮13对光学镜片的磨削力;而当需要减小切割力时,可旋动螺钉10而拉动第一滑块7在导轨8上向后滑动,从而延长弹性元件,减小对组合工作缸2的进给力,也就减小了磨轮13对光学镜片的磨削力。该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弹性元件可以采用橡胶、弹性片制作,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弹性元件采用弹簧6制作,可便于控制弹性力度,且力度均匀,可很好地解决刀痕问题,稳定品质。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弹簧6的前端可以直接与组合工作缸2的活塞杆进行连接,但为了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在弹簧6与组合工作缸2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滑动配合在导轨8上,弹簧6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滑块7与第二滑块11上。这样,弹簧6的压缩与伸展在第一滑块7与第二滑块11之间展开,能保证,弹簧6的压缩与伸展的可靠性。 为了避免弹簧6在压缩与伸展的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在弹簧6内穿套有心轴12,第一滑块7固定连接在心轴12的后端,第二滑块11滑动套装在心轴12的前端。权利要求1.自动铣磨机主轴进给机构,包括主轴(I)、组合工作缸(2),在主轴(I)的前端设置有夹具(3),所述主轴(I)与组合工作缸(2)通过固定连接件(4)连接,其特征是在组合工作缸(2)的正前方设置有偏心装置(5),在组合工作缸(2)的后端设置有弹性元件,在弹性元件后端设置有弹性力调节装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铣磨机主轴进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偏心装置(5)为凸轮机构。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动铣磨机主轴进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力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滑块(7)、导轨(8)、固定件(9)以及螺纹连接在固定件(9)上的螺钉(10),所述弹性元件位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铣磨机主轴进给机构,包括主轴(1)、组合工作缸(2),在主轴(1)的前端设置有夹具(3),所述主轴(1)与组合工作缸(2)通过固定连接件(4)连接,其特征是:在组合工作缸(2)的正前方设置有偏心装置(5),在组合工作缸(2)的后端设置有弹性元件,在弹性元件后端设置有弹性力调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何开伦胡勇刘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光明光学元件有限公司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