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8416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扁机,由上模构件和下模构件组成,上模构件包括上支架、上模座、大导柱、滑块锁紧块、驱动装置,下模构件包括下模座、下支架、入料传输道、滑块;下模座设置有入料传输道,入料传输道两侧设有滑块,固定在下支架上,上模座在靠近下模座的一面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块锁紧块,其中部设有驱动装置,并通过大导柱固定在上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产品在下模构件内能进行定位,上模构件下压对产品进行打扁处理,打扁位置准确,运作平稳,从而使打扁质量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造领域,是一种打扁机
技术介绍
铣扁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一些精度不高的轴类或工件扁位采用小卧铣,安装两张锯片就可以完成扁位的加工;精度高一些的轴类及工件通常采用铣床来加工完成,安装两张锯片就可以完成扁位的加工;但这两种方法效率太慢,精度打不到要求,耗费人力,产品切削出来的质量不稳定;采用打扁机可以减少装夹次数,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打扁机。 为了实施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打扁机,由上模构件和下模构件组成,上模构件包括上支架、上模座、大导柱、滑块锁紧块、驱动装置,下模构件包括下模座、下支架、入料传输道、滑块;下模座设置有入料传输道,入料传输道两侧设有滑块,固定在下支架上,上模座在靠近下模座的一面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块锁紧块,其中部设有驱动装置,并通过大导柱固定在上支架上。产品在下模构件内能进行定位,上模构件下压对产品进行打扁处理,打扁位置准确,从而使打扁质量提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下模座设置有小导柱,并使其穿过上模座与之对应的通孔。小导柱起保护动力装置作用,可预防上支架下压时压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扁机,由上模构件(1)和下模构件(2)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模构件(1)包括上支架(11)、上模座(12)、大导柱(13)、滑块锁紧块(14)、驱动装置(15),下模构件(2)包括下模座(21)、下支架(22)、入料传输道(23)、滑块(24);下模座(21)设置有入料传输道(23),入料传输道(23)两侧设有滑块(24),固定在下支架(22)上,上模座(12)在靠近下模座(21)的一面设有与滑块(24)相配合的滑块锁紧块(14),其中部设有驱动装置(15),并通过大导柱(13)固定在上支架(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照周邹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