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熔融金属的连铸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这种熔融金属连铸方法包括重复改变施加的交流电的特性、如振幅、频率或相位的过程,从而在施加在熔融金属上的电磁力的作用下使熔融金属与铸模分离,以减小初始固化的不稳定性,同时在铸镆与熔融金属之间形成润滑作用并改善表面性能。在连铸过程中,通常在铸模中的一个金属熔液池的上表面加一些粉末。该粉末在熔融金属的加热作用下被熔融,同时,由于铸模壁上下振动以及被固化的外壳以恒定的速率被下拉使得被熔融的粉末流入模壁与外壳之间的缝隙中。在熔融的粉末流入过程中产生的动压力使得被固化的外壳的弯液面及顶端产生变形。由于变形是以铸模的振动周期进行的,因而在铸造金属表面形成被称为振动纹痕的周期性缩皱。具有通常深度的规则振动纹痕有助于铸造过程的稳定性及铸造钢锭的表面质量。然而,当振动纹痕过深时,会产生铸造金属表面缺陷。而且,除了纹痕本身过深产生的问题外,还会产生诸如在纹痕底部形成Ni的正析出以及在连铸奥氏体不锈钢时需要对铸造钢锭表面进行表面研磨等问题。即使在铸造普通钢时也会发现在纹痕形成过程中,聚集在纹痕中的气泡和杂质增多。在某些情况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熔融金属的连铸方法,其中包括对一个绕在连续铸造铸模壁或嵌入在铸模侧壁中的螺线管式的电磁线圈施加交流电,由此对浇入铸模中并正在固化的熔融金属施加电磁力的步骤,施加给熔融金属的电磁力的方向总是使得熔融金属与铸模的侧壁分离的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周期性改变所加电流的振幅或波形的步骤,由此改善润滑状况及铸件的表面特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井滋生,藤健彦,和嶋洁,泽田健三,竹内荣一,佐佐健介,李廷举,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浅井滋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