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铸方法,以及在本方法中使用的设备。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铸方法及在本方法中使用的设备,其可以恰当地控制流出的金属液的流动状态,这样,减少了金属液中残留的非金属夹杂和气泡的数量,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连铸坯。
技术介绍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开始在世界范围内采用金属液的连铸工艺。这种工艺与一般的铸锭工艺比有很多优点,因此很大一部分钢是用连铸工艺生产的。连铸金属的质量用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来分类,而这些质量与金属液在铸模内的流动密切相关。附图说明图1a和1b示出了在连铸工艺中通常使用的铸模。在上述附图中,金属液通过一个浸入式喷嘴11注入铸模10内,浸入式喷嘴11有两个流出孔11a。从两个流出孔流出的金属液形成喷向铸模窄面13的射流,射流冲击窄面13后分成一股上升流U和一股下降流D。即,射流分成四股环流U1、U2、D1和D2。在图1b中,代码S表示环流的转向点。流入到铸模中的金属液含有诸如Al2O3、MnO、SiO2之类的非金属夹杂(在下面称为“夹杂”),这些夹杂是在预处理阶段形成的或者来自耐火材料。金属液还含有惰性气体的气泡(下面称为“气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浸入式喷嘴的流出孔向铸模中注入金属液;对注入的金属液施加磁场,其特征在于,磁场的主磁力线从紧靠上述浸入式喷嘴的流出孔上方、与金属液的流出方向平行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钟,金相俊,金钟根,金麟哲,
申请(专利权)人:浦项综合制铁株式会社,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