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电源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处理单元及开关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具有一使能端,处理单元具有电源端、控制端及输出端。电源单元用于提供供电电压给电源管理单元及开关单元,开关单元用于在第一次触发时产生一瞬态的开关控制信号至使能端,使电源管理单元输出瞬态的工作电压至电源端。处理单元根据工作电压上电工作并通过输出端输出持续的使能信号至使能端,使电源管理单元输出持续的工作电压给电源端。开关单元还用于在第二次触发时产生一瞬态的开关控制信号至控制端,处理单元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停止工作并停止输出使能信号至使能端,从而电源管理单元停止输出工作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装置,例如蓝光光碟播放机等,使用触发式开关控制系统开关机。该电子装置包括电源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处理单元及回弹触发式开关,电源单元为电池。电源管理单元的使能端与电源单元连接,电源管理单元接收电源单元提供的供电电压开始工作并输出工作电压给处理单元。回弹触发式开关在第一次触发时产生一开机控制信号给处理单元,使处理单元开始上电工作。回弹触发式开关在第二次触发时产生一关机控制信号给处理单元,使处理单元停止工作。然而,由于电源管理单元的使能端始终与电源单元连接,其持续接收高电平使能信号。因此,电源管理单元仍然输出工作电压给处理单元,不能实现对电源管理单元的关闭。由于关机后电源管理单元一直在上电工作,对内置电池的设计来说功耗是比较大的,在长时间放电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到电池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降低电能消耗的电子装置。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电源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处理单元及开关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具有一使能端,处理单元具有电源端、控制端及输出端。电源单元用于提供供电电压给电源管理单元及开关单元,开关单元用于在第一次触发时产生一瞬态的开关控制信号至使能端,使电源管理单元输出瞬态的工作电压至电源端。处理单元根据工作电压上电工作并通过输出端输出持续的使能信号至使能端,使电源管理单元输出持续的工作电压给电源端。开关单元还用于在第二次触发时产生一瞬态的开关控制信号至控制端,处理单元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停止工作并停止输出使能信号至使能端,从而电源管理单元停止输出工作电压。上述电子装置,在开机情况下,处理单元可以持续的给电源管理单元的使能端输出使能信号,使电源管理单元持续的给处理单元提供工作电压。在关机情况下,开关单元及处理单元同时停止输出持续的使能信号给电源管理单元的使能端,从而实现了对电源管理单元的关闭。这样就可以在关机的情况下彻底关闭系统功耗,以达到延长内置电池的寿命及降低整机功耗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功能模块图。图2为图I所示电子装置的具体电路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子装置100电源单元10分压电路20开关单元30第一滤波限流电路40电源管理单元 50第二滤波限流电路60处理单元80使能端52 电源端82输出端84控制端86电阻R1、R2、R3、R4电容C1、C2、C3、C4二极管D1、D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包括电源单元10、分压电路20、开关单元30、第一滤波限流电路40、电源管理单元50、第二滤波限流电路60及处理单元80。电源管理单元50具有使能端52,处理单元80具有电源端82、输出端84及控制端86。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以蓝光光碟播放机为例进行说明,电源单元10以电池为例进行说明。电源单元10用于提供供电电压。分压电路20连接于电源单元10与开关单元30之间,用于对供电电压进行分压并将分压后的供电电压提供给开关单元30。开关单元30用于在第一次触发时产生一瞬态的开关控制信号至电源管理单元50的使能端52。具体地,开关单元30为回弹触发式开关。第一滤波限流电路40连接于电源单元10与电源管理单元50之间,用于滤除供电电压中的杂讯并对供电电压进行限流。电源管理单元50用于接收滤波及限流后的供电电压并根据瞬态的开关控制信号开始工作,并输出瞬态的工作电压。第二滤波限流电路60连接于电源管理单元50与处理单元80的电源端82之间,用于滤除工作电压中的杂讯并对工作电压进行限流。处理单元80用于接收滤波及限流后的工作电压以上电工作,并通过输出端84输出持续的使能信号至电源管理单元50的使能端52,使电源管理单元50输出持续的工作电压给处理单元80的电源端82。开关单元30还用于在第二次触发时产生一瞬态的开关控制信号至处理单元80的控制端86,该处理单元80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停止工作并停止输出使能信号至电源管理单元50的使能端,从而电源管理单元50停止输出工作电压。相对于现有技术,电子装置100使用了开关单元30及处理单元80的双重开关机控制电路,在开机情况下,处理单元80可以持续的给电源管理单元50的使能端输出使能信号,使电源管理单元50持续的给处理单元80提供工作电压。在关机情况下,开关单元30及处理单元80同时停止输出持续的使能信号给电源管理单元50的使能端,从而实现了对电源管理单元50的关闭。这样就可以在关机的情况下彻底关闭系统功耗,以达到延长内置电池的寿命及降低整机功耗的目的。请参阅图2,第一滤波限流电路40包括第一限流电阻R1、第一滤波电容Cl及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一限流电阻Rl的一端连接电源单元10,另一端通过第一滤波电容Cl接地,第一限流电阻Rl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滤波电容C2接地,第一限流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管理单元50。第二滤波限流电路60包括第二限流电阻R2、第三滤波电容C3及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二限流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源管理单元50,另一端连接处理单元80的电源端82。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连接于电源管理单元50与第二限流电阻R2之间,另一端接地。第四滤波电容C4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限流电阻R2与处理单元80的电源端82之间,另一端接地。·开关单元30包括第一引脚I、第二引脚2及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I与第二引脚2电性连接,第二引脚2与分压电路20连接,第三引脚3与电源管理单元50的使能端52及处理单元80的控制端86连接。当开关单元在第一次触发或第二次触发时,第二引脚2与第三引脚3瞬间电性连接,随后第一引脚I与第二引脚2持续电性连接。分压电路20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3及第二分压电阻R4,第一分压电阻R3与第二分压电阻R4串联连接于电源单元10与地之间,第二引脚2连接于第一分压电阻R3与第二分压电阻R4之间。电子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限流二极管Dl及第二限流二极管D2,该第一限流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开关单元30的第三引脚3,用于接收开关控制信号;第一限流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电源管理单元50的使能端52。第二限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处理单元80的输出端84,第二限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源管理单元50的使能端52。电子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分压电阻R3及第二分压电阻R4对电源单元10提供的供电电压进行分压,并将分压后的供电电压提供给开关单元30的第二引脚2。当开关单元30第一次触发时,第二引脚2与第三引脚3瞬间电性连接,随后第二引脚2被弹回与第一引脚I持续电性连接。因此,瞬态的高电平信号输入至电源管理单元50的使能端52,因而电源管理单元50输出瞬态的工作电压,该瞬态的工作电压经由第二电阻R2及电容C3、C4传输至处理单元80的电源端82,使得处理单元80通过输出端84持续的输出高电平使能信号。该持续的高电平使能信号经由第二限流二极管D2传输至电源管理单元50的使能端52,使电源管理单元50输出持续的工作电压,该持续的工作电压经由第二电阻R2及电容C3、C4传输至处理单元80的电源端82,保证了处理单元80持续上电工作。当开关单元30第二次触发时,第二引脚2与第三引脚3瞬间电性连接,随后第二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电源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及处理单元,该电源管理单元具有一使能端,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具有电源端、控制端及输出端,该电子装置还包括开关单元,该电源单元用于提供供电电压给电源管理单元及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用于在第一次触发时产生一瞬态的开关控制信号至使能端,使电源管理单元输出瞬态的工作电压至电源端;该处理单元根据工作电压上电工作并通过输出端输出持续的使能信号至使能端,使电源管理单元输出持续的工作电压给电源端;该开关单元还用于在第二次触发时产生一瞬态的开关控制信号至控制端,该处理单元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停止工作并停止输出使能信号至使能端,从而电源管理单元停止输出工作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路青,程海龙,洪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