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生产中的镆铸和连铸、铸造生产中的普通浇注和离心浇注,在上述领域中以获得铸态细等轴晶为目的的生核处理。目前以获得铸态细等轴晶为目的的生核处理主要有以下方法(1)以外加物质与金属液中元素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物质或外加物质本身作为金属液形核的核心,如大桥澈朗博士、堤直人先生报告及座谈(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处资料,1997年)谈到在钢铁冶金中向钢液中加入钛,通过钛与钢液中氧反应,生成的TiO作为钢液凝固的核心。(2)向金属液中加入与金属液成分相同的固相颗粒,通过这些颗粒熔化后遗留下来的原子集团作为金属液凝固的核心,如前苏联V.A.Efimov,Suspension CastingTechnological Foundaments.48th.International Foundry Congress,1981提供的悬浮浇注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钢液凝固过程中生核的方法,促进其凝固过程中的生核,从而增加铸坯及铸件细等轴晶数量、细化组织、减小宏观偏析。本专利技术的构成是采用的生核剂为液态金属流,下称微量流,该液态金属流的组成与母体金属基本相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核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生核剂为液态金属流,下称微量流,该液态金属流的组成与母体金属基本相同,但其溶质的碳含量不同,其碳成分范围为0.02%-1.0%重量百分比,根据母液碳含量而定;微量流中也可含有Ti、V、Nb、N等促进生核的微量元素。加入方法是在浇注金属液过程中将微量流加入,可以通过另一浇注系统将微量流引入到金属液中,也可以将微量流引入连铸结晶器或中间包长水口,还可以用其他使微量流与金属液在浇注过程中混合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启杰,赵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