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测定杜仲中多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097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杜仲中多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条件为: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为: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质量浓度为0.1%的磷酸水溶液;从0.01min-30.00min内流动相B的质量百分含量从30%按照一阶线性梯度增加到70%;在30.00min-30.01min时降低至30%,并在30.01min-40.00min内保持30%不变;流速:0.8ml.min-1;柱温:30℃;进样容积为5μl;检测波长选择程序为:0.01min-7.00min选择254nm,7.00min-12.50min选择277nm,12.50min-40.00min选择254nm;其中所述的多种活性成分为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芦丁。本发明专利技术分别开展了线性关系考察,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和加样回收试验对方法进行验证,证明本分析方法准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杜仲中多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特别是同时测定京尼平苷酸(GPA)、绿原酸(CA)、松脂醇二葡萄糖苷(TOG)和芦丁(Rutin)含量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为杜仲科杜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是我国的传统经济作物,有第四纪冰川“活化石”之称,分布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均有栽培。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之功效。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有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等。主要的代表性成分分别是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木脂素类)、 京尼平苷酸(环烯醚萜类)、绿原酸(苯丙素类)、芦丁(黄酮类)以上活性成分质量控制,一般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薄层扫描法(TLCS)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甲醇-水(25 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7nm。规定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O. 4%磷酸水溶液(13 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nm。现有技术中,检测杜仲中活性成分HPLC法为较常使用的分析手段。但目前文献及国家标准报道中只能同时控制I 3种成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在277nm处有最大吸收,而在254nm处吸收峰强度大幅减弱;京尼平苷酸则在254nm处有最大吸收,而在277nm处吸收峰强度大幅减弱,因此二者很难同时测定;而绿原酸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极性相近,使用常规的等度洗脱方法色谱峰的分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改变波长与梯度洗脱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同时测定杜仲及其产品中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的方法,且采用的色谱条件与目前已报道的相关文献中的方法完全不相同。本专利技术分别开展了线性关系考察,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和加样回收试验对方法进行验证,证明本分析方法准确,可靠。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条件为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见表I)为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质量浓度为O. I %的磷酸水溶液;从O.01min-30. OOmin内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含量从30 %按照一阶线性梯度增加到70% ;在 30. 00min-30. Olmin 时降低至 30%,并在 30. 01min-40. OOmin 内保持 30%不变;流速O.8ml. mirT1 ;柱温30°C ;进样容积为 5 μ I ;检测波长选择程序(见表2)为0. 01min-7. OOmin 选择 254nm, 7. 00min-12. 50min选择 277nm, 12. 50min_40· OOmin 选择 254nm ;其中所述的多种活性成分为京尼平苷酸(保留时间4. 7 5. Omin,检测波长254nm);绿原酸(保留时间8. O 9. Omin,检测波长277nm);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保留时间9. 5 10. 5min,检测波长277nm);和芦丁 (保留时间20. O 21. Omin,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见表I,检测 波长程序见表2 表I流动相程序权利要求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特征在于,色谱条件为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为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质量浓度为O. I %的磷酸水溶液 ’从O. 01min-30. OOmin内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含量从30%按照一阶线性梯度增加到70% ;在30. 00min-30. Olmin时降低至30%,并在30. 01min-40. OOmin内保持30 %不变;流速0. 8ml. mirT1 ;柱温30°C ;进样容积为5μ I ; 检测波长选择程序为0. 01min-7. OOmin 选择 254nm, 7. 00min-12. 50min 选择 277nm,12. 50min-40. OOmin 选择 254nm ; 其中所述的多种活性成分为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芦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条件为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为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质量浓度为0.1%的磷酸水溶液;从0.01min-30.00min内流动相B的质量百分含量从30%按照一阶线性梯度增加到70%;在30.00min-30.01min时降低至30%,并在30.01min-40.00min内保持30%不变;流速0.8ml.min-1;柱温30℃;进样容积为5μl;检测波长选择程序为0.01min-7.00min选择254nm,7.00min-12.50min选择277nm,12.50min-40.00min选择254nm;其中所述的多种活性成分为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芦丁。本专利技术分别开展了线性关系考察,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和加样回收试验对方法进行验证,证明本分析方法准确,可靠。文档编号G01N30/02GK102890126SQ20111020793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李湘洲, 张胜, 胡文彬, 贺义昌 申请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李湘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时测定杜仲中多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特征在于,色谱条件为: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为: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质量浓度为0.1%的磷酸水溶液;从0.01min?30.00min内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含量从30%按照一阶线性梯度增加到70%;在30.00min?30.01min时降低至30%,并在30.01min?40.00min内保持30%不变;流速:0.8ml.min?1;柱温:30℃;进样容积为5μl;检测波长选择程序为:0.01min?7.00min选择254nm,7.00min?12.50min选择277nm,12.50min?40.00min选择254nm;其中所述的多种活性成分为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芦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湘洲张胜胡文彬贺义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李湘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