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预冷机捕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056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预冷机捕水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条依次排列的冷凝管,每一条冷凝管折弯向上,包括多段横向管,所述横向管由折弯管连接,相邻的所述冷凝管的同一层的所述横向管和所述折弯管上下错位分布,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抽风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进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真空预冷机捕水器通过在壳体内排列多条折弯向上的冷凝管,相邻的冷凝管上下错位排列,强制使真空预冷室(真空箱)内的气体与冷凝管表面接触,大大增加了冷凝管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捕水效率(即气体凝结效率)可达9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预冷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预冷机捕水器
技术介绍
从理论上讲,蒸发的水蒸气可由真空泵抽吸排空。但绝对压力越小,水蒸气汽化体积就越大,在真空预冷机中,水汽化体积约为水液体体积的21万倍,如所有的水蒸气都只靠真空泵抽吸,是很难使预冷室压力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冷却速率也就相当慢,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对于小型真空预冷装置,选用大型真空泵,虽可使预冷室压力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此时选用的真空泵功率较大,系统耗能会增加2-3倍。所以真空预冷机中产生的水蒸气均通过一个闭式制冷系统中的“捕水器”(实为闭式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但在真空预冷装置中,通常被称为水汽凝结器或捕水器)予以冷却成水滴,蓄在捕水器表面及下方的储水箱中,预冷结束后放由水阀排除。真空预冷装置中捕水器不是直接起着冷却食品的作用,捕水 器在凝结水蒸气的同时,使冷凝室水蒸气分压力降低,水蒸气在冷凝室压差及真空泵抽气的作用下进入冷凝室连续被凝结,避免水蒸气进入真空泵,在真空泵压缩腔内被压缩成水珠,使真空泵油被乳化,对真空泵造成损坏。在真空冷却的过程中,捕水器的捕水能力直接影响着真空冷却的效果。如果捕水器的导通能力好,水汽与管外表面碰撞几率高,捕水器的捕水能力就高,这样才能保证真空泵的正常运转。捕水器的表面温度对于凝水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如果温度太高,达不到凝水的目的或凝结温度过高在更低压力的条件下再次蒸发,从而增加捕水器的负荷;如果温度过低,易使传热表面形成霜层并冻结成冰,产生很大的热阻,同样影响传热效果,造成了能量损耗。现有技术的捕水器可分为翅片盘管式和圆灌横管式两种,对于翅片盘管式捕水器由于其Φ9. 5毫米至Φ16毫米横管较小、横管中心25毫米至35毫米的间距相对大、流道多、排布密(间距为6毫米至10毫米的铝翅片将捕水器分割成上以百计的狭小流道)且流道为无折流竖直向上直通型,因此翅片式捕水器凝结水蒸气能力差(气流中心水蒸气可不掠过翅片或横管表面直接到达捕水器顶部后进入真空泵),其捕水效率为92%至95%。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一般处理5至8个周期)由于翅片和横管形成水膜液桥结冰的原因造成冰堵而无法正常使用,用户需经常根据使用情况判断是否冰堵而选择人工手动冲霜,造成很大的不便而且影响使用效率。横管折流式捕水器一般常用于乙二醇载冷系统,其结构为横向的Φ32毫米无缝钢管均匀地排布在卷圆的圆筒内,横管中间隔板将横管分割开来,形成S型流道,但为了防止横管间形成水桥之后造成冰堵,横管间间距设计较大,一般管间间距为80毫米至100毫米,此种方式虽然去除了冰堵的现象,却由于间距较大的原因减少了水蒸气与横管碰撞或从横管表面掠过的几率,且横管与外圆桶之间的间距也造成了一部分水蒸气不掠过横管而直达真空泵吸气口,另横管间距较大,气流通过捕水器横管是扰动较小,使得通过捕水器的气流流向较为稳定,从而大大降低冷捕水器水蒸气凝结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而学习。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预冷机捕水器,该真空预冷机捕水器通过在壳体内排列多条折弯向上的冷凝管,相邻的冷凝管上下错位排列,强制使真空预冷室(真空箱)内的气体与冷凝管表面接触,大大增加了冷凝管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捕水效率(即气体凝结效率)可达99. 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预冷机捕水器,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多条依次排列的冷凝管,每一条冷凝管折弯向上,包括多段横向管,该横向管由折弯管连接,相邻的该冷凝管的同一层的该横向管和该折弯管上下错位分布,该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抽风口,该壳体的下端设置有进风口。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冷凝管按相同的规格折弯向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邻的该冷凝管以接触的方式上下错位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邻的该冷凝管上下错位二分之一身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冷凝管的头端统一接入进液腔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冷凝管的尾端统一接入出液腔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冷凝管包括至少3条横向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壳体内至少排列4条冷凝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冷凝管的横向管相互平行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真空预冷机捕水器,采用密集无间隙交叉多流道的冷凝管布局,冷凝管采用Φ16πιπι至Φ42πιπι的横管(一般为无缝钢管、铜管及铝管)弯折成3组以上的蛇形管然后将4路以上的蛇形管紧密交错组合在一起使其形成上下每三根横管形成一个狭长的三角形;由于在密封的捕水器内其流道相对狭小且多变,使得气流通过捕水器进入真空泵吸气口前多次(10次以上)受到冷凝管的横向部分(横向管)阻挡受到扰动以混合流的形式通过捕水器,从而大大提到了气流碰撞和掠过横向管表面时水蒸气凝结的效率,捕水效率可达到99. 5% ;另外在正常工作捕集水蒸气时管内制冷剂容量只占捕水器冷凝管内部空间的25%至30%,所以在预冷开始至物品水蒸气闪蒸这段时间(约为5分钟)由于物品几乎无水汽蒸发,制冷剂会积存于捕水器内,在物品达到闪蒸点时储液量达到80%至90%,从而起到储存冷量及提高捕水效率的作用,减轻真空箱内物品水蒸气闪蒸时散发出的大量水蒸气通过捕水器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对压缩机增加的负荷,本专利技术大大推进了真空预冷机捕水器的技术进步。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为本专利技术真空预冷机捕水器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真空预冷机捕水器另一方向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真空预冷机捕水器冷凝管布置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真空预冷机捕水器侧向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真空预冷机捕水器包括一壳体11,壳体11内设置有多条依次排列的冷凝管12,每一条冷凝管12折弯向上,包括多段横向管121,该横向管由折弯管122连接,相邻的冷凝管12的同一层的横向管121和折弯管122上下错位分布,壳体11的上端设置有真空泵抽风口 111,壳体11的下端设置有水蒸气及空气进风口 1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冷凝管12按相同的规格折弯向上。壳体11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排 水口 113。相邻的冷凝管12以接触的方式上下错位分布。相邻该冷凝管12上下错位二分之一身位。冷凝管12的头端统一接入制冷剂或载冷剂进液腔体13。冷凝管12的尾端统一接入制冷剂回气或载冷剂出液腔体14。冷凝管12包括至少3条横向管121。壳体11内至少排列4条冷凝管12。冷凝管12的横向管121相互平行设置。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预冷机捕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条依次排列的冷凝管,每一条冷凝管折弯向上,包括多段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预冷机捕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条依次排列的冷凝管,每一条冷凝管折弯向上,包括多段横向管,所述横向管由折弯管连接,相邻的所述冷凝管的同一层的所述横向管和所述折弯管上下错位分布,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抽风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进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小明莫朝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美斯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