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东岭专利>正文

一种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0188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32
高效分子能发动机涉及分子能发动机及其能源。需要解决该机遇分子能发动机体积相同条件下提高一倍做功效率问题。特点是:增加一个与原有子星轮(2)相同规格的子星轮(5)与母星轮(6)啮合,两个子星轮以母星轮(6)的轴相对称,转轴(3)的两个活转臂分别与两个子星轮的轴成转动副连接,新添一个能源,一端作用子星轮(5)的轴,一端作用转轴臂,两个能源分别作用两个子星轮的分子力反向、等值、作用线平行。该发动机动力臂增大了一倍,做功效率提高了一倍,并机器做功不排放废气,有利于保护环境,做功不用油、电、煤等,带动发电机发电能大幅度降低发电成本。发动机功率大,用途广泛,能做生产机械、交通机械和军事机械的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能发动机及其能源。
技术介绍
分子能发动机的动力用了一个能源,能源产生的一对力,一个作用转臂1,一个作用小行星外齿轮(以下称子星轮2)的轴,子星轮2公转的力偶作用约束力轴产生了反作用力偶,反作用力的作用线过转轴3的轴线,反作用力偶支撑着转臂I和转臂4上的力偶形成了转轴3的动力偶。其做功原理非常深妙,但还能充分利用机内空间,增大一倍动力偶臂,添加一个能源在机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提高一倍做功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机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把机器动力偶臂增大一倍,和添加一个能源将机器的做功效率提高一倍。技术方案是子星轮5和子星轮2规格相同与行星内齿轮(以下称母星轮6)啮合,子星轮5和子星轮2在母星轮6的同一个直径上以母星轮6的轴成中心对称,子星轮5与活转臂7成转动副,活转臂7与转轴3成转动副,新添能源的一端装在转臂8上,另一端 装在子星轮5轴的轴承座上,作用子星轮5轴的分子力与原有能源作用子星轮2轴的分子力,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与转轴3交错垂直。用同约束力轴等效的活转臂9代换约束力轴,子星轮2与活转臂9成转动副,活转臂9与转轴3成转动副。当子星轮2和子星轮5同时受到各自能源的分子力作用时,在母星轮6内都有了对应等值的公转动力矩和自转动力矩,两个公转动力矩分别通过活转臂7和活转臂9都作用到转轴3上产生了反作用力偶,反作用力偶支撑着作用到转臂I和转臂8上的力偶成了高效分子能发动机的动力偶,该力偶臂等于子星轮2和子星轮5两轮轴心线的距离,显然比子星轮2轴线到母星轮6轴线的距离长了一倍,必然动力偶矩也增大了一倍,所以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便是高效分子能发动机比分子能发动机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做功效率提高了一倍。又母星轮6在同一个直径上同时受到子星轮2和子星轮5两个自转动力的反方向作用,处于平衡,只能由转轴3带着运转。附图说明图I是高效分子能发动机的主剖视2是高效分子能发动机的A-A线左剖视3是高效分子能发动机的B-B线左剖视图。权利要求1.高效分子能发动机涉及“分子能发动机及其能源,包括子星轮(2)、母星轮(6)和其能源”,其特征子星轮(5)与子星轮(2)规格相同,子星轮(5)与母星轮(6)啮合,并与子星轮(2)在母星轮(6)的同一个直径上与子星轮(2)以母星轮(6)的轴成中心对称,子星轮(5)与活转臂(7)成转动副,活转臂(7)与转轴(3)成转动副,子星轮(2)与活转臂(9)成转动副,活转臂(9)与转轴(3)成转动副,新添能源的一端装在子星轮(5)轴的轴承座上,其分子力与原有能源作用子星轮(2)轴的分子力,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与转轴(3)交错垂直,新添能源的另一端装在转臂(8)上,高效分子能发动机的动力偶臂增长了一倍,做功效率提高了一倍。全文摘要高效分子能发动机涉及分子能发动机及其能源。需要解决该机遇分子能发动机体积相同条件下提高一倍做功效率问题。特点是增加一个与原有子星轮(2)相同规格的子星轮(5)与母星轮(6)啮合,两个子星轮以母星轮(6)的轴相对称,转轴(3)的两个活转臂分别与两个子星轮的轴成转动副连接,新添一个能源,一端作用子星轮(5)的轴,一端作用转轴臂,两个能源分别作用两个子星轮的分子力反向、等值、作用线平行。该发动机动力臂增大了一倍,做功效率提高了一倍,并机器做功不排放废气,有利于保护环境,做功不用油、电、煤等,带动发电机发电能大幅度降低发电成本。发动机功率大,用途广泛,能做生产机械、交通机械和军事机械的动力。文档编号F16H1/28GK102889337SQ20121038521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刘东岭 申请人:刘东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动机

【技术保护点】
高效分子能发动机涉及“分子能发动机及其能源,包括子星轮(2)、母星轮(6)和其能源”,其特征:子星轮(5)与子星轮(2)规格相同,子星轮(5)与母星轮(6)啮合,并与子星轮(2)在母星轮(6)的同一个直径上与子星轮(2)以母星轮(6)的轴成中心对称,子星轮(5)与活转臂(7)成转动副,活转臂(7)与转轴(3)成转动副,子星轮(2)与活转臂(9)成转动副,活转臂(9)与转轴(3)成转动副,新添能源的一端装在子星轮(5)轴的轴承座上,其分子力与原有能源作用子星轮(2)轴的分子力,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与转轴(3)交错垂直,新添能源的另一端装在转臂(8)上,高效分子能发动机的动力偶臂增长了一倍,做功效率提高了一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岭
申请(专利权)人:刘东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