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能发动机及其能源。
技术介绍
分子能发动机的动力用了一个能源,能源产生的一对力,一个作用转臂1,一个作用小行星外齿轮(以下称子星轮2)的轴,子星轮2公转的力偶作用约束力轴产生了反作用力偶,反作用力的作用线过转轴3的轴线,反作用力偶支撑着转臂I和转臂4上的力偶形成了转轴3的动力偶。其做功原理非常深妙,但还能充分利用机内空间,增大一倍动力偶臂,添加一个能源在机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提高一倍做功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机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把机器动力偶臂增大一倍,和添加一个能源将机器的做功效率提高一倍。技术方案是子星轮5和子星轮2规格相同与行星内齿轮(以下称母星轮6)啮合,子星轮5和子星轮2在母星轮6的同一个直径上以母星轮6的轴成中心对称,子星轮5与活转臂7成转动副,活转臂7与转轴3成转动副,新添能源的一端装在转臂8上,另一端 装在子星轮5轴的轴承座上,作用子星轮5轴的分子力与原有能源作用子星轮2轴的分子力,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与转轴3交错垂直。用同约束力轴等效的活转臂9代换约束力轴,子星轮2与活转臂9成转动副,活转臂9与转轴3成转动副。当子星轮2和子星轮5同时受到各自能源的分子力作用时,在母星轮6内都有了对应等值的公转动力矩和自转动力矩,两个公转动力矩分别通过活转臂7和活转臂9都作用到转轴3上产生了反作用力偶,反作用力偶支撑着作用到转臂I和转臂8上的力偶成了高效分子能发动机的动力偶,该力偶臂等于子星轮2和子星轮5两轮轴心线的距离,显然比子星轮2轴线到母星轮6轴线的距离长了一倍,必然动力偶矩也增大了一倍,所以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高效分子能发动机涉及“分子能发动机及其能源,包括子星轮(2)、母星轮(6)和其能源”,其特征:子星轮(5)与子星轮(2)规格相同,子星轮(5)与母星轮(6)啮合,并与子星轮(2)在母星轮(6)的同一个直径上与子星轮(2)以母星轮(6)的轴成中心对称,子星轮(5)与活转臂(7)成转动副,活转臂(7)与转轴(3)成转动副,子星轮(2)与活转臂(9)成转动副,活转臂(9)与转轴(3)成转动副,新添能源的一端装在子星轮(5)轴的轴承座上,其分子力与原有能源作用子星轮(2)轴的分子力,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与转轴(3)交错垂直,新添能源的另一端装在转臂(8)上,高效分子能发动机的动力偶臂增长了一倍,做功效率提高了一倍。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