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补强用可回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剂,按质量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混合而成:65.7%-90.94%质量分数的单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8%-32%质量分数的双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3%质量分数的反应型乳化剂、0.05%-0.25%质量分数的引发剂、0.01%-0.1%质量分数的阻聚剂。该浸渗剂粘粘度低,可适合微小孔隙的浸渗,毒性低,不含易挥发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补强用可回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剂,属于化工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承压密封铸件占有较比重。金属铸件在铸造过程中,易产生内部疏松、气孔及夹杂等缺陷,造成品因泄漏报废。据统计,铸件的废品率可高6 20%,而对一些承受气、液压力的铸件如气缸头和阀体等的废品率可达30%以上这些缺陷一般不易察觉,往往机加工后经压才能发现,从而造成人工、原材料、能源严重浪费;无压力要求的产品在电镀、涂漆等表面处理时,因清洁剂、酸液等进入孔隙,导致内部腐蚀,缩短使用寿命,或因微孔的存在使电镀、喷漆等表面处理工艺出现气泡或凹凸不平现象,导致产品质量缺陷。目 前为处理此类问题使用最普遍的技术就是浸渗处理,在一定条件下把浸渗剂渗透到铸件的微孔隙中,永久性地封住微孔,使零件能满足气密性等条件要求的工艺技术。虽然可应用的浸渗剂有很多,但主要的只有水玻璃(硅酸钠)浸渗剂、不饱和聚酯代表的浸渗剂和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浸渗剂(主要有厌氧性固化和热固化型)等三大类。丙烯酸酯型浸渗剂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被较广泛应用,在机械工业的许多生产工艺中逐步取代了其他类型的浸渗剂,并成为当前真空浸渗剂中最受瞩目和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类浸渗剂,其基本组成主要包括有丙烯酸酯不饱和单体、引发剂和阻聚剂。申请号为01130100. 7的专利技术专利报导了一种密封补强用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剂,包括有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弓I发剂、阻聚齐U,其中加入少量由带单苯环的二烯基化合物与多官能度的甲基丙烯酸酯所组合而成的组合交联剂。该浸渗剂在既符合低粘度要求的同时,热性能又有较明显的提高。但目前热固型丙烯酸酯浸渗剂的浸渗工艺中,都有用水洗零件的工段,这些洗涤水由于含有较多的未固化丙烯酸酯以及其他组份,虽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类真空浸渗剂不含挥发性有机物,毒性较低,在当前日渐重视的环保问题不应被忽视,过去的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是将所含的丙烯酸酯固化或者分离出来,对解决环境污染或废水处理所需工作量就更大。因此开发可回收型浸渗剂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制备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新型浸渗剂。由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引发剂、阻聚剂以及适量的可反应的乳化剂配制而成,利用其组分与水的密度差以及部分或整体配方中与水具有相斥、不溶的性能,使其在浸渗后期用水清洗的过程中可直接将残余的浸渗剂分离并加以回收利用,从而实现降低成本,节能减排。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密封补强用可回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剂,按质量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混合而成65. 7%-90. 94%质量分数的单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8%_32%质量分数的双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3%质量分数的反应型乳化剂、O. 05%-0. 25%质量分数的引发剂、O. 01%-0. 1%质量分数的阻聚剂。单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选自密度小于lg/cm3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碳数10至18的烷基酯,其化学分子式通式为权利要求1.一种密封补强用可回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混合而成65. 7wt%-90. 94wt%的单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8wt%-32wt%的双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lwt%-3wt%的反应型乳化剂、O.05 wt%-0. 25wt% 的引发剂、O. 01wt%-0. lwt% 的阻聚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封补强用可回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选自密度小于lg/cm3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碳数10至18的烷基酯,其化学分子式通式为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密封补强用可回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齐U,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优选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醇酯或丙烯酸异葵酯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封补强用可回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选自密度小于lg/cm3的双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其化学分子式通式为5.根据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密封补强用可回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齐U,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优选1,3- 丁二醇二丙烯酸酯、2-甲基-1,3-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4- 丁二醇二丙烯酸酯或1,4-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封补强用可回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弓I发剂是过氧化物或偶氮类引发剂。7.根据权利要求I或6所述的密封补强用可回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齐U,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优选偶氮二异丁腈或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两种。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封补强用可回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聚剂选自对苯二酚、苯醌、萘醌、蒽醌、2,6-二丁基对甲苯酚、苦味酸或4-甲氧基苯酚中一种或几种。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封补强用可回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型乳化剂选自改性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脂肪酸聚氧乙烯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补强用可回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剂,按质量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混合而成65.7%-90.94%质量分数的单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8%-32%质量分数的双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3%质量分数的反应型乳化剂、0.05%-0.25%质量分数的引发剂、0.01%-0.1%质量分数的阻聚剂。该浸渗剂粘粘度低,可适合微小孔隙的浸渗,毒性低,不含易挥发物。文档编号C08F220/18GK102887975SQ20121040265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黄昕, 王博, 项尚林, 郑理, 凌霄 申请人:南京艾布纳密封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补强用可回收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型真空浸渗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混合而成:65.7wt%?90.94wt%的单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8wt%?32wt%的双官能度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wt%?3wt%的反应型乳化剂、0.05?wt%?0.25wt%的引发剂、0.01wt%?0.1wt%的阻聚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昕,王博,项尚林,郑理,凌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艾布纳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