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反应型核壳结构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7543 阅读:5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3:24
一种可反应型核壳结构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将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丙烯酸酯类及含有端羟基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作为核,而将氯乙烯及含有端羟基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作为壳,再通过醛类化合物于温度25~80℃将可反应型核壳表面的羟基进行缩醛化即得到可反应型核壳增韧剂。所得可反应型核壳结构增韧剂与传统ACR核壳增韧剂相比具有与被增韧基体相容性好、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该可反应型核壳结构增韧剂可广泛用于PVC型材、管材的增韧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PVC)是四大通用塑料之一。目前,其全球产能已逼近4000万吨/年,在建筑、矿山开采、室内装潢、电线电缆等民用及军事领域均有着广泛应用。根据其中增塑剂用量的不同,人们往往将PVC分为硬质、半硬质及软质PVC材料。一般而言,随其中增塑剂用量的增加,PVC材料的强度、刚度及硬度将明显下降,但其伸长率及抗冲击性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表明此类材料抗冲击性能的提高是建立在牺牲其强度和刚度的基础上的。 在很多场合,人们往往希望PVC材料在具有优异强度、刚度的同时又兼具良好的抗冲击性能,特别是低温抗冲击性能。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接枝橡胶弹性体(ACR)及能在PVC基体中形成网络结构的氯化聚乙烯(CPE)的出现使得人们的这一想法得以实现,即通过采用ACR或CPE对PVC进行改性,可使PVC在保证具有较高强度及刚度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因此,此类ACR或CPE改性的PVC复合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硬质PVC型材、管材等领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ACR类核壳结构增韧剂在改善PVC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同时还可以改善PVC的热塑性能及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反应型核壳结构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含有端羟基的丙酸酯类单体按质量比100:1~20与去离子水进行乳液聚合,所采用乳液聚合的温度为25~90℃,获得核层乳液的有效固体质量含量为10%~60%;(2)?将氯乙烯及含有端羟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按质量比100:1~20与去离子水进行悬浮聚合,所采用悬浮聚合的温度为25~90℃,获得壳层悬浮液的有效固体质量含量为10%~60%;(3)?将上述核层乳液与壳层悬浮液按有效固体质量比100:20~100加入球磨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在25~80℃条件下往核壳混合液中逐渐滴加醛类化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亮蔡辉包黎霞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