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778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7:06
一种薄膜,其附着在一个由不锈钢制成的基板的表面,且包括依次堆叠在所述基板表面的一附着层、一应力缓冲层及一颜色层。所述附着层由铬制成。所述应力缓冲层由钛与铬的混合物制成;所述颜色层由钛与铬的混合物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薄膜在所述基板表面的附着力较好,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表面一般会镀薄膜,不但可以保护金属外壳,而且使金属外壳的表面具有高金属质感及绚丽的色彩。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金属外壳表面的薄膜与外界物体经常发生摩擦,因此如何提高薄膜的耐磨性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耐磨性较佳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薄膜,其附着在一个由不锈钢制成的基板的表面,且包括依次堆叠在所述基板表面的一附着层、一应力缓冲层及一颜色层。所述附着层由铬制成。所述应力缓冲层由钛与铬的混合物制成。所述颜色层由钛与铬的混合物制成。一种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个基板,所述基板由不锈钢制成;将所述基板放入一个第一真空镀膜腔内,在所述基板的表面镀上一附着层,所述附着层由铬制成;将镀上所述附着层后的基板放入一个第二真空镀膜腔内,并在所述附着层的表面镀上一应力缓冲层,所述应力缓冲层由钛与铬的混合物制成;将镀上应力缓冲层后的基板放入一个第三真空镀膜腔内,并在所述应力缓冲层的表面镀上一颜色层,所述颜色层由钛与铬的混合物制成。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其附着在一个由不锈钢制成的基板的表面,且包括依次堆叠在所述基板表面的一个附着层、一个应力缓冲层及一个颜色层,所述附着层由铬制成;所述应力缓冲层由钛与铬的混合物制成;所述颜色层由钛与铬的混合物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其附着在一个由不锈钢制成的基板的表面,且包括依次堆叠在所述基板表面的一个附着层、一个应力缓冲层及一个颜色层,所述附着层由铬制成;所述应力缓冲层由钛与铬的混合物制成;所述颜色层由钛与铬的混合物制成,所述附着层的厚度为0.2~0.25um,所述应力缓冲层的厚度为0.3~0.35um,所述颜色层的厚度为0.4~0.5um,所述应力缓冲层中钛与铬的质量比为1:1,所述颜色层中钛与铬的质量比为3:1。2.一种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个由不锈钢制成的基板;将所述基板放入一个第一真空镀膜腔内,在所述基板的表面镀上一附着层,所述附着层由铬制成;将镀上所述附着层的基板放入一个第二真空镀膜腔内,并在所述附着层的表面镀上一应力缓冲层,所述应力缓冲层中钛与铬的质量比为1:1,所述应力缓冲层由钛与铬的混合物制成;将镀上应力缓冲层的基板放入一个第三真空镀膜腔内,并在所述应力缓冲层的表面镀上一颜色层,所述颜色层由钛与铬的混合物制成,所述颜色层中钛与铬的质量比为3: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镀膜腔内的真空压力为0.5~0.8Pa,以铬作为靶材,离子轰击源的功率是10~12KW,偏压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仲培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