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弧形零件弯形加工装置,包括支座及其上设置的转动臂,转动臂上设置有压轮,弯形装置还包括与压轮配合使用而使相应待弯零件被滚压成形的支撑轮,所述的支座上还设置有支撑轮安装架,所述的支撑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轮安装架上并在相应待加工零件被滚压成形时分布于所述压轮左、右两侧的左、右支撑轮,所述左、右支撑轮具有用于与相应待弯零件的被弯部分两端滚动撑托配合的外周面,所述压轮具有在随所述转动臂由上至下翻转时与相应待弯零件的被弯部分中部滚压配合而使待弯零件的被弯部分中部下凹变形的外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由待弯零件的中部进行弯形加工,以不损坏待弯零件两端结构的弧形零件弯形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加工弧形零件的弧形零件弯形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用的一些弧形类零件,比如说U形管、U形螺栓、弧形管接头等,这类弧形零件需要现场利用弯形装置进行弯形制作,现有的弯形装置如中国专利CN202224485U公开的“手动弯管装置”,该手动弯管装置包括支座及与支座转动连接的转动架,转动架为“U”形,在转动架封闭的一端连接有加力杆,转动架与加力杆一起构成一个转动臂,转动架内部通过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分别连接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外周面上均设有与相应待弯零件的外周弧面适配的环槽,支座上还设置有支撑件。使用时,待弯零件的前端由支撑件中穿过,进入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并探出,转动加力杆,转动架以第一固定轴为圆心,作圆周运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始终紧贴住待弯零件,第一滚轮相当于一个支撑轮,第二滚轮相当于一个压轮,压轮由待弯零件的后端滚向待弯零件的前端过程中将待弯零件逐渐弯形成预期的弧形结构。这种双滚轮弯形装置存在的问题在于压轮必须由待弯零件的一端滚向待弯零件的另一端才能实现待弯零件的弧形加工,当待弯零件的两端均有工作结构时,现有的弯形装置就不能适用,比如说U形螺栓的弯制过程中,U形螺栓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如果采用现有的这种弯形装置,压轮就有可能将U形螺栓两端的外螺纹挤压坏而导致U形螺栓不能使用;同时由于压轮由待弯零件的一端滚向另一端时,压轮带着待弯零件有向前窜的趋势,因此必须通过支撑件对待弯零件的后端进行限位,这就使得要想弯制成一个零件,零件制作过程中的实际用料就必须比零件的使用长度要长,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和制作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待弯零件的中部进行弯形加工,以不损坏待弯零件两端结构的弧形零件弯形加工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弧形零件弯形加工装置,包括支座及其上设置的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动臂,转动臂上设置有转动轴线沿前后延伸的压轮,弯形装置还包括与压轮配合使用而使相应待弯零件被滚压成形的支撑轮,所述的支座上还设置有支撑轮安装架,所述的支撑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轮安装架上并在相应待加工零件被滚压成形时分布于所述压轮左、右两侧的左、右支撑轮,所述左、 右支撑轮具有用于与相应待弯零件的被弯部分两端滚动撑托配合的外周面,所述压轮具有在随所述转动臂由上至下翻转时与相应待弯零件的被弯部分中部滚压配合而使待弯零件的被弯部分中部下凹变形的外周面。所述的支撑轮安装架包括左右分体设置的左支撑轮安装架和右支撑轮安装架,所述的弯形装置还包括对所述左、右支撑轮安装架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的间距调节机构。所述的间距调节机构包括于所述支座上设置的导向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的左、右支撑轮安装架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导向滑动配合的导轨配合部,所述的间距调节机构还包括轴向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支座轴向移动限位配合的丝杠,所述丝杠的左、右端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左旋外螺纹和右旋外螺纹,所述左、右支撑轮安装架上分别设有与左、右旋外螺纹旋合适配的左、右旋内螺纹。所述的左、右支撑轮安装架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支撑轮安装架导向长孔,所述的支座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左、右支撑轮安装架导向长孔位置对应的左、右支撑轮安装架螺纹孔,所述的左、右支撑轮安装架导向长孔与对应左、右支撑轮安装架螺纹孔中分别连接有对左、右支撑轮安装架进行固定锁紧的左、右支撑轮安装架螺栓。所述的转动臂上还设置有导向方向与所述转动臂延伸方向一致的转动臂导向长孔,所述压轮的转轴滚动导向装配于所述的转动臂导向长孔中,所述的支座上于所述的左、右支撑轮安装架之间固设有中心滚轮架,所述的中心滚轮架上设置有导向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并用于在所述压轮对相应待弯零件滚压成型时与压轮的转轴滚动导向配合的竖向导向机构。 所述的竖向导向机构包括槽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十字槽,所述的十字槽由沿左右方向延伸以供所述压轮由上至下通过的横槽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竖槽构成,所述的竖槽具有导向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实现所述竖向导向机构与所述压轮的转轴滚动导向配合的槽壁。所述的支座上于所述的左、右支撑轮安装架之间固设有中心滚轮架,所述的中心滚轮架上设置有槽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十字槽,所述的十字槽由沿左右方向延伸以供所述压轮由上至下通过的横槽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竖槽构成,所述的竖槽具有导向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并用于与所述压轮的转轴的两端导向配合的槽壁,所述丝杠上于所述左、右旋外螺纹之间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的中心滚轮架上设有插装于所述环形凹槽中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限位配合而使所述丝杠轴向移动被限位的限位板。所述的支座上于所述左支撑轮安装架的左侧固设有铰链支架,所述的转动臂包括与所述铰链支架铰接相连的U形的转动架,所述的转动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架的封闭端上的用于手持的加力杆。所述的加力杆与所述转动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相连或通过焊接固定相连。所述铰链支架上螺纹连接有轴向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的右端具有用于与相应待弯零件的左端端面挡止定位配合的定位端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压轮和分布于压轮左、右两侧的左、右支撑轮配合来使相应待弯零件滚压弯形,使用时将相应待弯零件的两端分别置于左、右支撑轮上,压轮随转动臂由上至下翻转时由待弯零件的中部向下滚压,在左、右支撑轮的滚动撑托配合下,待弯零件的中部被滚压成下凹的弧形。通过三个滚轮配合,使待弯零件由中部开始变形,不会破坏待弯零件两端的结构,可以适用于U形螺栓等其它两端有工作结构的情况;同时待弯零件由中部开始变形,待弯零件的两端直接被左、右支撑轮撑托限位,不需要对待弯零件多余部分的结构进行限位,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间距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3是图I中支座的结构示意 图4是图I中左支撑轮安装架的结构示意 图5是图I中右支撑轮安装架的结构示意 图6是图I中铰链支架的结构示意 图7是图I中中心滚轮架的结构示意 图8是图I中转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I中丝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弧形零件弯形加工装置的实施例如图I、所示包括支座1,支座上设置有导向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燕尾槽状的导轨18,导轨18中由左至右顺次设置有铰链支架13、左支撑轮安装架21、中心滚轮架5和右支撑轮安装架3,铰链支架13、左支撑轮安装架21、中心滚轮架5和右支撑轮安装架3的底部均设置有与导轨18适配导向配合的导轨配合部,其中铰链支架13和中心滚轮架5均通过相应的螺栓与支座I固定装配,左、右支撑轮安装架间设置有对其两者间间距进行调整的间距调节机构,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导轨18中的丝杠2,丝杠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旋向向反的左旋外螺纹2-1和右旋外螺纹2-2,左、右支撑轮安装架的导轨配合部上分别设有与左、右旋外螺纹旋合适配的左、右旋内螺纹。导轨18上于左、右旋外螺纹之间设置有用于实现丝杠2与支座I轴向限位配合的环形凹槽2-3,中心滚轮架5的导轨配合部为一板状结构5-1,中心滚轮架5的导轨配合部上设有开口朝下的U形槽5-2,U形槽5-2插装于丝杠2的环形凹槽2-3中,中心滚轮架5的板状结构的导轨配合部与环形凹槽2-3的槽壁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弧形零件弯形加工装置,包括支座及其上设置的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动臂,转动臂上设置有转动轴线沿前后延伸的压轮,弯形装置还包括与压轮配合使用而使相应待弯零件被滚压成形的支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上还设置有支撑轮安装架,所述的支撑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轮安装架上并在相应待加工零件被滚压成形时分布于所述压轮左、右两侧的左、右支撑轮,所述左、右支撑轮具有用于与相应待弯零件的被弯部分两端滚动撑托配合的外周面,所述压轮具有在随所述转动臂由上至下翻转时与相应待弯零件的被弯部分中部滚压配合而使待弯零件的被弯部分中部下凹变形的外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鹏,陈建军,李宏楼,谷喜秀,李瑞生,郑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