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药剂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大国,共有I. 2亿以上长期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每年死于HBV感染相关的肝病人数约28万例。病毒性肝炎治疗以抗病毒为主,但临床上常见在慢性病程进展期出现黄疸持久不退,严重者导致肝硬化,甚至肝衰竭,退除黄疸可延缓病毒性肝病病程,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目前退黄药物主要包括西药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茴三硫、门冬氨酸钾镁等,但是均因治疗成本高,疗效不显著,副作用大,不能长期服用。中医药在治疗肝炎后残留黄疸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中医理论中《金匮要略》曰“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黄疸病机属湿,肝炎后期,湿邪大部分已被清化,肝体已渐复,但肝用未痊。失于疏泄,残留湿邪流注于络脉,壅聚生热,瘀热未行故仍有残黄。肝硬化久病入络,瘀热不行,易酿湿生热,亦有久留不去之残黄,临床可见口粘、尿黄、苔腻等湿阻之症及胁肋胀闷疼痛,唇舌紫暗,爪甲不华络瘀之证。湿性阴柔粘腻,难以速清,邪滞日久,盘踞络脉。络为湿注,不能流行气血,故可见胁肋胀闷疼痛,唇舌紫暗,爪甲不华之证。湿阻络脉,气化不行,又易重生湿气故临床上可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黄疸的中药注射剂,由原料药茵陈500g、栀子200g、黄芩150g、黄连10g、黄柏40g和大黄100g通过下述方法制备所得:(1)、茵陈、栀子、黄芩、大黄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6倍水,煎煮1.5h,第二次加4倍水,煎煮1.0h,合并二次煎液,浓缩至约250mL,得到50℃热测相对密度1.10~1.30g/mL的浓缩液;往该浓缩液中加4倍量90?92%乙醇,搅拌均匀,静置48h以上,分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得50℃热测相对密度1.10~1.30g/mL的药液125mL;往该药液中加6倍量92?94%乙醇,搅拌均匀,静置48h以上,分取上清液,得到酸性醇液(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晋,周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