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投影机的镜头盖开闭装置,所述的投影机具有发热光源、镜头以及镜头盖,其中,该发热光源用以在该投影机启动时,产生影像光束及热能;该镜头用以将前述的影像光束投射至成像面;该镜头盖可于遮蔽该镜头的第一位置、以及远离该镜头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该镜头盖开闭装置包含有驱动装置,与该镜头盖连接,且具有热变形件,该热变形件位于可接收该发热光源所产生的热能的位置上,用以在接收该发热光源所产生的热能后,产生变形而使该驱动装置带动该镜头盖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藉以达到开启镜头盖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影机的镜头盖开闭装置
本专利技术与投影机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投影机的镜头盖开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影像科技的进步,投影机广泛用于简报、会议、教育训练或影视娱乐,而逐渐变成现代人常用的视讯设备。投影机主要藉镜头将影像信息投射至成像面,若镜头受到刮伤或沾染灰尘,会影响投射时的成像质量。因此,一般投影机皆配设有镜头盖,用以保护镜头,避免镜头刮伤或脏污等。然而,由于该镜头盖裸露盖设于投影机外侧,且投影机使用前需手动将该镜头盖取下,使得该镜头盖容易掉落遗失,而引起使用者的困扰。为改善上述缺点,现有设计有一种电动式镜头盖,如中国台湾公告第512255号专利,其利用电源的开启与关闭来控制步进马达驱动齿轮及齿条结构来带动镜头盖开启及关闭,且可避免镜头盖脱落遗失。然而,上述的电动式镜头盖不仅构件复杂而维修不易,且须额外耗费电力来驱使马达运转。另外,以电动方式操控镜头盖的开闭,若使用者未将镜头盖盖上即先将投影机关机,则需再次开机供电才能将镜头盖盖上,而影响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投影机的镜头盖需要额外的电力来驱使马达运转的缺陷,提供一种投影机的镜头盖开闭装置,可自动操控镜头盖的开闭,且不需花费额外的电源。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影机的镜头盖开闭装置,该投影机具有发热光源、镜头以及镜头盖,其中,该发热光源用以在该投影机启动时,产生影像光束及热能;该镜头用以将前述的影像光束投射至成像面;该镜头盖可于遮蔽该镜头 的第一位置、以及远离该镜头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该镜头盖开闭装置包含有驱动装置,与该镜头盖连接,且具有热变形件,该热变形件位于可接收该发热光源所产生的热能的位置上,用以在接收该发热光源所产生的热能后,产生变形而使该驱动装置带动该镜头盖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依据上述构思,本专利技术的镜头盖开闭装置更包含回复装置,该回复装置与该镜头盖连接,用以在该投影机关闭时提供作用力,藉以带动该镜头盖由该第二位置移动至该第一位置。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投影机的镜头盖开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不仅可自动操控镜头盖的开闭,且不需花费额外的电源。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放大机构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影机100,该投影机100包含有发热光源110、镜头120、镜头盖130以及镜头盖开闭装直I。其中,该发热光源110用以在该投影机100启动时,产生影像光束及热能。该镜头120用以将前述的影像光束投射至成像面(图未示)。该镜头盖130用以在该投影机100关闭时遮蔽该镜头120。另外,因上述的该发热光源110、该镜头120以及该镜头盖130皆属现有技术,故其原理及详细结构,于此容不再赘述。该镜头盖开闭装置I具有驱动装置10,且该驱动装置10包含有热变形件11、放大机构12以及传动机构13。该热变形件11由单向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 SMA)材质制成的线体,但不以此为限。该热变形件11位于该发热光源110附近,以接收该发热光源110所产生的 热能。该热变形件11在接收该发热光源UO产生的热能后,将产生变形。当然在设计上,该热变形件11除利用形状变化外,亦可利用长度变化、粗细变化或其它型态变化来达到产生移动力的效果。该放大机构12包含有第一杠杆121以及第二杠杆122,且该第一杠杆121与该第二杠杆122皆为第一类杠杆。该第一杠杆121 —端与该热变形件11连接,另一端与该第二杠杆122的一端连接,且该第一杠杆121的支点121a位于该第一杠杆121上接近连接该热变形件11的一端。该第二杠杆122的支点122a则位于该第二杠杆122上接近连接该第一杠杆121的一端,而使该第二杠杆另一端形成移动量大于该热变形件11的变形量的作用端。该传动机构13包含有可挠性线体131以及数个滚轮132,该可挠性线体131沿这些滚轮132设置,且连接该第二杠杆122的另一端以及该镜头盖130。藉此,当该投影机100 启动时,该发热光源所产生110的热能将促使该热变形件11发生变形,而使该第一杠杆121 与该第二杠杆122作动,而该第二杠杆122的作用端将驱动该可挠性线体131而传动该镜头盖130由遮蔽该镜头120的第一位置Pl移动至远离该镜头120的第二位置P2,藉以达到开启镜头盖130的目的。另外,除上述实施例所用的放大机构12外,亦可使用如图2所示的放大机构14, 该放大机构14包含有固定的转轴141、设于该转轴上的轮体142和可挠性线体143 ;该轮体142具有以该转轴141为中心的第一圆周面142a和第二圆周面142b,且该第二圆周面 142b的周长大于该第一圆周面142a的周长;该可挠性线体143的一端与该热变形件11连接,另一端接设于该第一轮面142a上;该传动机构13的可挠性线体131 —端则接设于该第二轮面142b上。藉此,当该热变形件11变形时,将通过该可挠性线体143带动该轮体142 转动,并同时带动该可挠性线体131驱动该镜头盖130由该第一位置P2移动至该第二位置 P1,进而达到开启镜头盖130的目的。当然在设计上,除上述的结构外,亦可仅使用单一杠杆,或使用如齿轮、链轮等其它现有结构配合来达到相同的目的,于此容不再赘述。再者,须说明的是,只要该热变形件11的长度够长,其变形时的变形量将可足以带动该镜头盖130由该第一位置Pl移动至该第二位置P2,此时,该镜头盖开闭装置I不必通过上述的各放大机构亦可达到开启镜头盖130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为使该投影机100关闭后,该镜头盖130可重新遮蔽该镜头120,该镜头盖开闭装置I更包含有回复装置20,是一弹簧,且与该镜头盖130以及固定物(图未示)连接,用以提供作用力予该镜头盖130,藉以该投影机100关闭后,带动该镜头盖130由该第二位置P2移动回该第一位置P1。当然,在设计上除使用弹簧外,亦可使用弹性橡胶、或是磁铁磁吸等方式达到相同的目的。而除使用上述的回复装置20外,在设计上亦可使用双向形状记忆合金材质制成的热变形件来代替回复装置20的功能,亦即,在启动投影机100时,热变形件受热而由第一形状变形至第二形状,进而带动该镜头盖130由该第一位置Pl移动至该第二位置P2 ;而在投影机100关闭后,热变形件逐渐冷却而由该第二形状变形回该第一形状时,将带动该镜头盖130由该第二位置P2移动回该第一位置P1,进而达到自动启闭该镜头盖130的目的。综合以上所述可得知,本专利技术的镜头盖开闭装置I不仅可自动操控镜头盖的开闭,且不需花费额外的电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凡应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权利要求所做的等效结构及制作方法变化,理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投影机的镜头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投影机具有发热光源、镜头以及镜头盖,其中,该发热光源用以在该投影机启动时,产生影像光束及热能;该镜头用以将前述的影像光束投射至成像面;该镜头盖可于遮蔽该镜头的第一位置、以及远离该镜头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该镜头盖开闭装置包含有驱动装置,与该镜头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影机的镜头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投影机具有发热光源、镜头以及镜头盖,其中,该发热光源用以在该投影机启动时,产生影像光束及热能;该镜头用以将前述的影像光束投射至成像面;该镜头盖可于遮蔽该镜头的第一位置、以及远离该镜头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该镜头盖开闭装置包含有:驱动装置,与该镜头盖连接,且具有热变形件,该热变形件位于可接收该发热光源所产生的热能的位置上,用以在接收该发热光源所产生的热能后,产生变形而使该驱动装置带动该镜头盖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盈瑞,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