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5710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0 10:56
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像素、一第二基板、多个第二像素以及一蓝相液晶层。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配置。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分别阵列排列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上。各第一像素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而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别具有多个彼此连接的条状图案。各第二像素包括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而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分别具有多个彼此连接的条状图案,且第一电极的条状图案与第三电极的条状图案交错。蓝相液晶层配置于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具有较低的驱动电压与较高的穿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公兀1888 年,Friedrich Reinitzer 将胆固醇型苯甲酸盐(Cholestericbenzoate)置于偏光显微镜中,观察到胆固醇型苯甲酸盐在勻相(Isotropic)与胆固醇相(Cholesteric)会呈现出不同颜色(蓝紫色和蓝色),匀相与胆固醇相之间的颜色变化现象仅存在于很小的温度区间(约只有1°C温度区间)。公元1970年,许多科学家利用容积分析、高分辨率示差扫描热卡计等方法,证实前述现象是 一种新的热力学稳定相,并称其为蓝相。蓝相具有三种不同相的存在,这三种相表示为BP I,BP II,BP III,而BPIII存在的温度是三个相中最高的,在文献中提到的BP III是〃雾相〃(fog phase)。相较于BP I与BP II的立方体结构(cubic),BP III是无定型(amorphous)。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BPIII通常是无任何结构的模糊影像,因此很难于偏光显微镜下观察。BP I、BP II的结构已被证实,构成BP I、BP II的基本单元为〃双扭转圆柱状〃(D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像素,阵列排列于该第一基板上,各该第一像素包括彼此电性绝缘的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具有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一条状图案,该第二电极具有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二条状图案,而该些第一条状图案与该些第二条状图案交替排列,且该些第一条状图案实质上平行于该些第二条状图案;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配置;多个第二像素,阵列排列于该第二基板上,各该第二像素包括彼此电性绝缘的一第三电极以及一第四电极,其中该第三电极具有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三条状图案,该第四电极具有多个彼此连接的第四条状图案,该些第三条状图案与该些第四条状图案交替排列,而该些第三条...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正晔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