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544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用于汽车上整车控制器的冷却,包括放置所述整车控制器的仓体,所述仓体包括固定装置、第一风扇、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其中,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仓体固定在所述汽车上,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上。在使用时,通过固定装置将仓体固定在汽车上,以便整车控制器与汽车中的各部件连接,然后冷却装置开始工作,进气通道中的第一风扇转动,将空气吹进仓体中,空气经过整车控制器的散热片时,将整车控制器产生的热量带走,然后从排气通道中排除,完成整个冷却过程,相对于原有的自然风冷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却装置可以实现整车控制器的良好散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整车控制器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整车控制器是整个汽车的核心控制部件,它可以采集加速踏板信号、制动踏板信号及其他部件信号,并做出相应判断后,控制下层的各部件控制器的动作,驱动汽车正常行驶,起到的作用十分的重要。目前的整车控制器一般设置在汽车的后桥位置,比较靠近发动机,整车控制器自身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采用自然风冷的方式散发掉,当汽车行驶时,通过空气的流动将热量带走,这种冷却方式并不能有效的保证整车控制器的良好散热,如果整车控制器过热导致损坏,那么汽车的行驶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在汽车行驶时,汽车容易失控,甚至导·致交通事故。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冷却装置,以实现整车控制器的良好散热,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以实现整车控制器的良好散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装置,用于汽车上整车控制器的冷却,包括放置所述整车控制器的仓体,所述仓体包括固定装置、第一风扇、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其中,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仓体固定在所述汽车上,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上。优选的,上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汽车的空调系统连通。优选的,上述进气通道设置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散热片相对应的位置。优选的,上述出气通道中设置有第二风扇。优选的,上述的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风扇和/或所述第二风扇的温度传感器。优选的,上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中均设置有开闭装置。优选的,上述的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开闭装置开闭的温度传感器。优选的,上述的冷却装置还设置有灭火装置。优选的,上述仓体设置在所述汽车的后围处,位于所述汽车的内部。。本技术提供的冷却装置,用于汽车上整车控制器的冷却,包括放置所述整车控制器的仓体,所述仓体包括固定装置、第一风扇、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其中,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仓体固定在所述汽车上,所述第一风扇设置所述进气通道上。在使用时,通过固定装置将仓体固定在汽车上,以便整车控制器与汽车中的各部件连接,然后冷却装置开始工作,进气通道中的第一风扇转动,将空气吹进仓体中,空气经过整车控制器的散热片时,将整车控制器产生的热量带走,然后从排气通道中排除,完成整个冷却过程,相对于原有的自然风冷方式,本技术提供的冷却装置可以实现整车控制器的良好散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图I中仓体I、排气通道2、整车控制器3、进气通道4、汽车5、后围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可以实现整车控制器的良好散热。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用于汽车5上整车控制器的冷却,包括放置整车控制器3的仓体I,仓体I包括固定装置、第一风扇、进气通道4和排气通道2,其中,固定装置用于将仓体I固定在汽车5上,第一风扇设置在进气通道4上。在使用时,通过固定装置将仓体I固定在汽车5上,以便整车控制器3与汽车5中的各部件连接,然后冷却装置开始工作,进气通道4中的第一风扇转动,将空气吹进仓体I中,空气经过整车控制器3的散热片时,将整车控制器3产生的热量带走,然后从排气通道2中排除,完成整个冷却过程,相对于原有的自然风冷方式,本技术提供的冷却装置可以实现整车控制器3的良好散热。具体的,进气通道4与汽车5的空调系统连通,当汽车5的空调系统工作时,第一风扇能够将空调系统产生的冷空气吹进仓体I中,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当然,进气通道4中的第一风扇也可以直接从外部抽进空气,这样在温度较低的天气使用时,在实现整车控制器3的良好散热的同时能够节省空调系统的能耗。具体的,将进气通道4设置在与整车控制器3的散热片相对应的位置、使空气直接吹到散热片上,能够取得更好的冷却效果。具体的,出气通道2中设置有第二风扇,可以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能够带走整车控制器3上更多的热量。具体的,上述的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第一风扇和/或第二风扇的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测得仓体I内部的温度达到或者超过温度设定值时,控制第一风扇开始工作,实现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的自动化工作,当冷却效果不理想时,开启第二风扇工作,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带走更多的热量,当然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也可以同时开启,但是会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具体的,进气通道4和出气通道2中均设置有开闭装置,该开闭装置可以是百叶窗,也可以是阀门,当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工作时,开闭装置开启,以便空气通过,冷却装置不工作时,开闭装置关闭,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污染仓体1,如果外界的气温比较高,还可以防止高温气体进入仓体I中,导致整车控制器3的温度增高。具体的,上述的冷却装置 还包括控制开闭装置开闭的温度传感器,以实现开闭装置的自动化工作,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和开闭装置可以共用一个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测得仓体I内部的温度达到或者超过温度设定值,控制第一风扇开始工作时,同时开启开闭装置。具体的,上述的冷却装置还设置有灭火装置,在整车控制器3过热失火能够及时的扑灭火焰。具体的,仓体I设置在汽车5的后围6处,位于汽车5的内部,汽车5的后围6指的是汽车的尾部的车壁,当汽车具体为公交车时,仓体I设置在在公交车最后一排座位与后围之间,不会占用公交车的乘客空间,也不会占用其它设备的空间,不会改变公交车原有的内部结构。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冷却装置,用于汽车上整车控制器的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所述整车控制器(3)的仓体(1),所述仓体(I)包括固定装置、第一风扇、进气通道(4)和排气通道(2),其中,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仓体(I)固定在所述汽车(5 )上,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4)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4)与所述汽车(5)的空调系统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4)设置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3)的散热片相对应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2)中设置有第二风扇。5.根据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装置,用于汽车上整车控制器的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所述整车控制器(3)的仓体(1),所述仓体(1)包括固定装置、第一风扇、进气通道(4)和排气通道(2),其中,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仓体(1)固定在所述汽车(5)上,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国林艾陈汪克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