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530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功率控制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整流桥的正极直流输出端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第2脚,整流桥的负极直流输出端连接LED灯组的负极输入端以及电源地,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第1脚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功率控制芯片的第4脚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第5、6、7、8脚以及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LED灯组的正极输入端,所述功率控制芯片包括电流控制模块和过流过压过热保护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攻克了因电解电容寿命短的瓶颈难题,杜绝了因元器件多击穿损坏机率高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因外围电路简单,采用元件均适用于自动化批量生产,便于推广和降低劳动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属于照明电器领域。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LED驱动电路中,由于LED使用直流供电,大多数采用全波整流、电解电容滤波、再使用变压器降压,有些相对先进的设计还会采用信号采样反馈致恒流控制芯片进行恒流控制达到延上传光源使用寿命。目前国际上电解电容在高温环境工作中,由于以上传统电路中使用了电解电容,实际使用寿命不会超过12000小时,而LED芯片使用寿命可确保8万小时。所以追求电解电容的高品质长寿命是大力推广LED的瓶颈,是业界一直不能克服的难题。同时由于传统的LED驱动电路采用变压器降压,一方面变压器重量大,体积大,不仅自身发热引起大功耗,而且还使整个灯具增加热量,需要增大LED灯具散热面积,消耗大量铜、铝等有色金属,不利于资源合理利用;更有甚者,由于传统电路采用了变压器, 势必造成电源对电网的干扰,所以还需要在电路前面增加抗干扰电路,浪费材料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发热量小、无需电解电容、无需变压器的LED驱动电路。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功率控制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整流桥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连接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整流桥的正极直流输出端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第2脚,整流桥的负极直流输出端连接LED灯组的负极输入端以及电源地,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第I脚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功率控制芯片的第4脚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第5、6、7、8脚以及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LED灯组的正极输入端,所述功率控制芯片包括电流控制模块和过流过压过热保护模块。由于整个驱动电路采用整流桥、功率控制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共4个零件,极小的自身功耗,无热量,长寿命,攻克了因电解电容寿命短的瓶颈难题,杜绝了因元器件多击穿损坏机率高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因外围电路简单,采用元件均适用于自动化批量生产,便于推广和降低劳动生产成本。本技术所述功率控制芯片采用集成芯片EC4211。集成芯片EC4211内有电流控制电路及过流过压过热保护电路,通过第二电阻可调整电流控制功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由于整个驱动电路采用整流桥、功率控制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共4个零件,极小的自身功耗,无热量,长寿命,攻克了因电解电容寿命短的瓶颈难题,杜绝了因元器件多击穿损坏机率高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因外围电路简单,采用元件均适用于自动化批量生产,便于推广和降低劳动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本实施例LED驱动电路,包括整流桥BR1、功率控制芯片I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功率控制芯片ICl是采用芯片EC4211,整流桥BRl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连接交流电源AC的火线和零线,整流桥BRl的正极直流输出端连接芯片EC4211的第2脚,整流桥BRl的负极直流输出端连接LED灯组L的负极输入端以及电源地,芯片EC4211的第I脚连接第一电阻Rl的一端,芯片EC4211的第4脚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芯片EC4211的第5、6、7、8脚以及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均连接LED灯组L的正极输入端。 虽然本技术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功率控制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整流桥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连接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整流桥的正极直流输出端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第2脚,整流桥的负极直流输出端连接LED灯组的负极输入端以及电源地,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第I脚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功率控制芯片的第4脚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第5、6、7、8脚以及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LED灯组的正极输入端,所述功率控制芯片包括电流控制模块和过流过压过热保护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芯片采用集成芯片 EC42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功率控制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整流桥的正极直流输出端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第2脚,整流桥的负极直流输出端连接LED灯组的负极输入端以及电源地,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第1脚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功率控制芯片的第4脚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第5、6、7、8脚以及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LED灯组的正极输入端,所述功率控制芯片包括电流控制模块和过流过压过热保护模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攻克了因电解电容寿命短的瓶颈难题,杜绝了因元器件多击穿损坏机率高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因外围电路简单,采用元件均适用于自动化批量生产,便于推广和降低劳动生产成本。文档编号H05B37/02GK202679746SQ201220320589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4日专利技术者凌荣庭 申请人:杭州福光工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功率控制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整流桥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连接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整流桥的正极直流输出端连接功率控制芯片的第2脚,整流桥的负极直流输出端连接LED灯组的负极输入端以及电源地,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第1脚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功率控制芯片的第4脚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功率控制芯片的第5、6、7、8脚以及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LED灯组的正极输入端,所述功率控制芯片包括电流控制模块和过流过压过热保护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荣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福光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