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向锂离子电池负极片补充锂粉的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优势,成为应用范围最广的二次电池之一。但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微型化、长待机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大功率、高能量设备的启用,都对作为储能电源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负极片来说,在电池的首次充电过程中都会由于固体电解质膜(SEI膜)的形成而消耗部分锂,由此而造成正极材料锂的损失,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容量,造成首次效率的降低。这在以合金材料(如硅合金和锡合金等)为活性物质的负极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减少由于电池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的不可逆容量带来的电池容量的降低,已有一些专利文献报道了一些解决方法。例如公开号为CN1290209C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到将锂金属、负极材料和非水液体混合形成浆料,将浆料涂覆到集流体上,然后干燥浆液,该方法虽然能够提高首次效率,但由于金属锂反应活性较高,整个操作环境需要在无水的干燥环境中进行,导致工序复杂。另外选择的非水液体在混合过程中不能和金属锂粉反应,此类非水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向锂离子电池负极片补充锂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和牵引负极片的收放卷机构、丝网电极、转印电极、用于放置锂粉的喂料机构和用于带动所述喂料机构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丝网电极和所述转印电极分别位于负极片的上方和下方,并且所述丝网电极和所述转印电极分别与高压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移动机构位于所述丝网电极的上方,所述丝网电极连接有第一振动电机,所述丝网电极底部设置有丝网挡板,所述丝网挡板和所述转印电极分别位于负极片的上方和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开富,吴祖钰,王宝君,张升亮,张五堂,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