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外壳、导流器、第一盘管、第二盘管;外壳设有进口和出口,导流器、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安装在外壳内部,第一盘管套设在导流器外,第二盘管套设在第一盘管外,第一盘管的上端与第二盘管的上端从外壳的上端伸出,第一盘管的下端与第二盘管的下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效率高、可维护性强、抗腐蚀能力高的优点,能避免渗漏现象,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广泛应用于水加热中,如何提高热交换效率,从而达到能源利用的最优化,是业界一直追求的发展方向。现有的热交换器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提高热交换效率,但大多数都结构复杂、成本高,或者提高的效果不理想。此外,热交换器外壳大部分采用整体制造,一旦盘管安装在壳体内部则永久性密封,不能拆卸,无法对盘管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热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外壳、导流器;外壳设有进口和出口,导流器安装在外壳内部;还包括第一盘管、第二盘管;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安装在外壳内部,第一盘管套设在导流器外,第二盘管套设在第一盘管外,第一盘管的上端与第二盘管的上端从外壳的上端伸出,第一盘管的下端与第二盘管的下端连通。第一盘管的上端和第二盘管的上端作为冷媒液体的进口和出口,外壳的进口和出口作为水的进口和出口。导流器的作用可以使水产生湍流,并与盘管接触从而进行热交换。而这种双盘管结构,大大增加了热交换的面积,使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盘管、第二盘管均为钛盘管。钛盘管的防腐蚀性远远强于铜盘管,可防氯水、臭氧、碘、溴和咸水等的腐蚀,使盘管的寿命大大增强,从而降低维护成本。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壳由上半壳和下半壳组成,外壳外部安装有用于固定上半壳和下半壳的固定件;上半壳与下半壳的连接处内部设有O型密封圈。这样的结构使外壳可以拆卸,使外壳内的各部分部件容易维护,容易对盘管进行清洗、更换。所述固定件可以为法兰盘、垫圈、夹具箍等各种用于管体连接的工具。O型密封圈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水渗漏的情况。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两个半圆形夹具箍,半圆形夹具箍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方便拆卸,只需拧送螺丝,即可把固定件拆卸,方便后续操作,进一步增强热交换器的可维护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外壳内设有热电偶套管,热电偶套管内安装有可与外部感应电路连接的热电偶。这样的结构使外壳内的水温可被检测,容易实现自动控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外壳的内壁安装有若干减震片。这样的结构能抑制热交换器运行时的振动,减低噪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第一盘管的上端和第二盘管的上端均设有密封管圈。这样的结构可以避免热交换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渗漏现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外壳的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半活接套管。这样的结构使管道连接更容易,增强实用性能。综上,本技术的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效率高、可维护性强、抗腐蚀能力高的优点,能避免渗漏现象,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外壳;11、进口 ;12、出口 ;13、上半壳;14、下半壳;2、导流器;31、第一盘管;32、第二盘管;4、半圆形夹具箍;5、热电偶套管;6、减震片;7、密封管圈;8、半活接套管。具体实施方式图I所示为本技术热交换器的局部剖视图,包括外壳I、导流器2 ;外壳I设有进口 11和出口 12,导流器2安装在外壳I内部;还包括第一盘管31、第二盘管32;第一盘管31和第二盘管32安装在外壳I内部,第一盘管31套设在导流器2外,第二盘管32套设在第一盘管31外,第一盘管31的上端与第二盘管32的上端从外壳I的上端伸出,第一盘管31的下端与第二盘管32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一盘管31、第二盘管32均为钛盘管。所述外壳I由上半壳13和下半壳14组成,外壳I外部安装有用于固定上半壳13和下半壳14的固定件;上半壳13与下半壳14的连接处内部设有O型密封圈(图未示出)。所述固定件为两个半圆形夹具箍4,半圆形夹具箍4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此外,固定件还可以用法兰盘、垫圈等来实现,但拆卸不如半圆形夹具箍4方便。外壳I内设有热电偶套管5,该热电偶套管设在外壳I的上部,热电偶套管5内安装有可与外部感应电路连接的热电偶(图未示出),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热电偶套管5的位置可以有所改变,例如靠近进口 11或出口 12,或安装在外壳I底部,利用不同位置的水温可实现不同的温度控制方式。外壳I的内壁安装有三片减震片6。第一盘管31的上端和第二盘管32的上端均设有密封管圈7。外壳I的进口 11和出口 12处均设有半活接套管8。为使热交换器具有更好的耐高温和抗腐蚀性能,外壳I可采用特别配方研制的工程塑料,通过预制模具制成,使内部结构能精确定位。这样的外壳I不受锈,腐蚀和质量下降的影响,可使热交换器在不同温度下用于不同的应用项目。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外壳、导流器;外壳设有进口和出口,导流器安装在外壳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盘管、第二盘管;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安装在外壳内部,第一盘管套设在导流器外,第二盘管套设在第一盘管外,第一盘管的上端与第二盘管的上端从外壳的上端伸出,第一盘管的下端与第二盘管的下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管、第二盘管均为钛盘管。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上半壳和下半壳组成,外壳外部安装有用于固定上半壳和下半壳的固定件;上半壳与下半壳的连接处内部设有O型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两个半圆形夹具箍,半圆形夹具箍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外壳内设有热电偶套管,热电偶套管内安装有可与外部感应电路连接的热电偶。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外壳的内壁安装有若干减震片。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盘管的上端和第二盘管的上端均设有密封管圈。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外壳的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半活接套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外壳、导流器、第一盘管、第二盘管;外壳设有进口和出口,导流器、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安装在外壳内部,第一盘管套设在导流器外,第二盘管套设在第一盘管外,第一盘管的上端与第二盘管的上端从外壳的上端伸出,第一盘管的下端与第二盘管的下端连通。本技术的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效率高、可维护性强、抗腐蚀能力高的优点,能避免渗漏现象,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文档编号F28D7/04GK202675951SQ20122031570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吴顺清 申请人:运水高(广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外壳、导流器;外壳设有进口和出口,导流器安装在外壳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盘管、第二盘管;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安装在外壳内部,第一盘管套设在导流器外,第二盘管套设在第一盘管外,第一盘管的上端与第二盘管的上端从外壳的上端伸出,第一盘管的下端与第二盘管的下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顺清,
申请(专利权)人:运水高广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