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161制冷剂的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124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R161制冷剂的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内设有一块竖直的隔板,隔板将室外机分成主空间和副空间,副空间内设有室外机电控盒。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左侧板和室内机电控盒。室外机和室内机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R161制冷剂是否泄露的传感器。室外机还包括第一报警器,室外机内的传感器与室外机电控盒相连,室外机电控盒与第一报警器相连。室内机还包括第二报警器,室内机内的传感器与室内机电控盒相连,室内机电控盒与第二报警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都能够检测R161制冷剂是否泄漏,如果有泄漏则会报警,提醒人及时处理,从而避免泄露的R161制冷剂浓度积累到一定值而发生燃烧甚至爆炸。(*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具体讲是一种利用R161制冷剂的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R161制冷剂ODP值为零,优于R22 ;R161制冷剂GffP值为12,仅为R22的O. 66%,与碳氢相当;同时其光雾效应值POCP远远低于碳氢,综合环境性能优于R22和碳氢。R161具有与R22类似的基本物性参数,其饱和蒸汽压曲线略低于R22。R161制冷剂能替代R22可以直接在原R22系统中使用,无需更换压缩机和润滑油,只需要调整系统制冷剂充注量和质量流量,而且充注量可以减少约45%,质量流量减少约30%。因此,R161制冷剂作为R22的长期替代工质。但是,R161制冷剂具有可燃性,其体积燃烧爆炸极限为3. 8% 10%。现有技术的利用R161制冷剂的空调机组的蒸发器、室外冷凝器由换热铜管穿铝 翅片制作,换热铜管之间的连接采用铜弯头连接,铜弯头与换热铜管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蒸发器、室外冷凝器与机组中其它零部件如压缩机、气液分离器、高压储液器、油气分离器、节流元件、四通换向阀、单向阀、截止阀等的连接也是采用铜管焊接而成。因此,由于焊接工艺的问题、铜管本身问题、或者运输过程中震动等,都会导致蒸发器、室外冷凝器以及铜管与各零部件连接处出现可燃性R161制冷剂的泄漏。随着现代建筑追求外墙面的美观,空调室外机要求安装在专门设计的室外机安装空间内,朝外部分安装有百叶窗。这就带来室外机泄漏的制冷剂无法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特别是空调机组在停机阶段,泄漏的可燃性制冷剂R161聚集在狭窄的室外机安装空间内,如果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而又遇到明火时,就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后果很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R161制冷剂的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能够检测是否有R161制冷剂的泄露,并通过报警器发出警报,起到防燃防爆的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R161制冷剂的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内设有一块竖直的隔板,隔板将室外机分成主空间和副空间,副空间内设有室外机电控盒;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左侧板和室内机电控盒;所述室外机和室内机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R161制冷剂是否泄露的传感器;所述室外机还包括第一报警器,室外机内的传感器与室外机电控盒相连,室外机电控盒与第一报警器相连;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二报警器,室内机内的传感器与室内机电控盒相连,室内机电控盒与第二报警器相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利用R161制冷剂的空调机组,无论是空调机组的室外机还是室内机,都能够通过传感器检测R161制冷剂是否泄漏,并将信号传至电控盒,如果传感器检测到有R161制冷剂泄漏,则电控盒将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及时处理,从而避免泄露的R161制冷剂浓度积累到一定值而发生燃烧甚至爆炸。作为改进,室外机内的传感器为一个,隔板底部设有第一检测孔,室外机内的传感器安装在第一检测孔内,且横跨隔板的左右两侧。该结构设计只需要一个传感器就能够检测室外机隔 板左右两侧的R161制冷剂泄漏情况,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作为改进室内机内的传感器为一个,蒸发器左侧板底部设有第二检测孔,室内机内的传感器安装在第二检测孔内,且横跨蒸发器左侧板的左右两侧。该结构设计只需要一个传感器就能够检测蒸发器左侧板左右两侧的R161制冷剂泄漏情况,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检测孔内设有第一固定平台,室外机内的传感器固定在第一固定平台上,第二检测孔内设有第二固定平台,室内机内的传感器固定在第二固定平台上。该结构能够使传感器固定得更加稳定,从而保证传感器正常工作。作为改进,所述室外机电控盒内安装有第一干电池供电装置,室内机电控盒内安装有第二干电池供电装置。当室外机或室内机供电电源停电时,就切换到干电池供电,以保证能够继续检测R161制冷剂泄露与否。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利用R161制冷剂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IA处的结构放大图。附图3是附图IB处的结构放大图。图中所示,I、室外机II、室内机I、主空间I. I、室外冷凝器I. 2、室外冷凝风机2、副空间2. I、压缩机2. 2、高压储液罐2. 3、室外机电控盒2. 4、第一报警器3、隔板3. I、第一检测孔3. 2、室外机内的传感器3. 3、第一固定平台4、蒸发器4. I、蒸发器左侧板4. 11、第二检测孔4. 12、室内机内的传感器4. 13、第二固定平台4. 2、蒸发器右侧板5. I、室内机电控盒5. 2、第二报警器6、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I、图2和图3所示一种利用R161制冷剂的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I和室内机II,室外机I和室内机II通过连接管6相连,具体讲是通过液管和气管相连。室外机I内设有一块竖直的隔板3,隔板3将室外机I分成用于设置室外冷凝器I. I和室外冷凝风机I. 2的主空间I和用于设置压缩机2. I、高压储液罐2. 2以及室外机电控盒2. 3的副空间2。室内机II包括蒸发器4、用于遮挡蒸发器4的蒸发器左侧板4. I.和蒸发器右侧板4.2以及室内机电控盒5. I。所述室外机I和室内机II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R161制冷剂是否泄露的传感器;所述室外机I还包括第一报警器2. 4,室外机内的传感器3. 2与室外机电控盒2. 3相连,室外机电控盒2. 3与第一报警器2. 4相连,具体讲是室外机内的传感器3. 2与室外机电控盒2. 3内的控制芯片相连,室外机电控盒2. 3内的控制芯片与第一报警器2. 4相连。所述室内机II还包括第二报警器5. 2,室内机内的传感器4. 12与室内机电控盒5. I相连,室内机电控盒5. I与第二报警器5. 2相连,具体讲是室内机内的传感器4. 12与室内机电控盒5.1内的控制芯片相连,室内机电控盒5.1内的控制芯片与第二报警器5. 2相连。室外机内的传感器3. 2为一个,隔板3底部设有第一检测孔3. 1,第一检测孔3. I其实就是一个设置在隔板3上的通孔。室外机内的传感器3. 2安装在第一检测孔3. I内,且横跨隔板3的左右两侧。室内机内的传感器4. 12为一个,蒸发器左侧板4. I底部设有第二检测孔4. 11,第二检测孔4. 11也就是设置蒸发器左侧板4. I上的一个通孔。室内机内的传感器4. 12安装在第二检测孔4. 11内,且横跨蒸发器左侧板4. I的左右两侧。蒸发器左侧板4. I的左侧有很多采用铜管焊接形成的连接头,这些连接头处很容易发生R161制冷剂的泄露,所以蒸发器左侧板4. I.的左侧也需要进行R161制冷剂是否泄露的检测。所述第一检测孔3. I内设有第一固定平台3. 3,室外机内的传感器3. 2固定在第一固定平台3. 3上,第二检测孔4. 11内设有第二固定平台4. 13,室内机内的传感器4. 12固定在第二固定平台4. 13上。所述室外机电控盒2. 3内安装有第一干电池供电装置,室内机电控盒5. I内安装 有第二干电池供电装置。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检测R161制冷器的传感器是经过特殊加工而成的。利用SnO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通过颗粒超微细化和掺杂工艺制备SnO2纳米颗粒,并以此为基体掺杂一定催化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R161制冷剂的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Ⅰ)和室内机(Ⅱ);室外机(Ⅰ)内设有一块竖直的隔板(3),隔板(3)将室外机(Ⅰ)分成主空间(1)和副空间(2),副空间(2)内设有室外机电控盒(2.3);室内机(Ⅱ)包括蒸发器左侧板(4.1)和室内机电控盒(5.1);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Ⅰ)和室内机(Ⅱ)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R161制冷剂是否泄露的传感器;所述室外机(Ⅰ)还包括第一报警器(2.4),室外机内的传感器(3.2)与室外机电控盒(2.3)相连,室外机电控盒(2.3)与第一报警器(2.4)相连;所述室内机(Ⅱ)还包括第二报警器(5.2),室内机内的传感器(4.12)与室内机电控盒(5.1)相连,室内机电控盒(5.1)与第二报警器(5.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德威杨天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