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致冷剂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74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致冷剂管,这种致冷剂管借助于缩小致冷剂管的外径,同时在致冷剂管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了许多突出的,最适合于外径缩小了的致冷剂管的翅片,使得换热器具有细直径管所具有的成本低,体积小,空气一侧的压力损失减少等优点之外,还由于传热效率提高而极大地提高了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与许多冷却翅片结合在一起,在管内部流动的致冷剂与周围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中,上述致冷剂管的外径在5.3mm以下,并在其内圆周表面上设有许多突出的螺旋状的翅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的致冷剂管,特别是涉及在管的内圆周表面上突出许多个螺旋状的翅片,在致冷剂流过的时候进行热量交换用的空调器中使用的换热器中的致冷剂管。
技术介绍
一般空调器用的换热器如图1所示,其构成为,在其内部有能让致冷剂流动的致冷剂管11,以及上述致冷剂管11以贯穿状态安装在上面的许多冷却翅片3,流过上述致冷剂管11的致冷剂与致冷剂管11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往的用于换热器的致冷剂管11如图2和图3所示,其外径为7或9mm,在其内圆周表面上突出许多翅片13,在上述各翅片13之间分别设有凹槽,借助于上述翅片13和凹槽15,增大了致冷剂管11内部的传热面积,搅乱了温度分界层,促进了流过致冷剂管11的致冷剂与致冷剂管11周围的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即,借助于上述翅片13和凹槽15,与液体状态或蒸汽状态的再加接触的致冷剂管的面积增大了,即使是流速低的致冷剂,也由于毛细管作用和剪切应力而增强了在管内形成的液膜的紊流的强度,而且,借助于上述翅片13的片数和形状,可以改变致冷剂与管内壁表面的接触面积,液膜的紊流强度,以及液膜的膜厚。因此,在制造上述致冷剂管11时,必须与上述翅片13的用途相配合,来选择最佳的翅片个数,翅片的高度,翅片的顶角度,以及翅片的螺旋角等的加工参数。由于对以上所述的翅片的形状还没有定型的设计方式,所以实际上各种参数的最佳组合要根据实验来确定。换言之,上述翅片要随着各种加工参数的变化进行试验,从致冷剂的量和致冷剂的种类,以及外部环境等等各种换热器的使用个件出发,寻找出最佳的组合,来进行设计。用这种方式设计出来的现有的用于换热器的致冷剂管11,当其外径为7mm或9mm,管壁厚度t1为0.27mm时,突出于其内圆周表面的翅片13为60个,高度H1为0.15mm,顶角β1为56°,螺旋角α1为18°。然而,近来为了降低换热器的制造成本和减少空气侧的压力损失,出现了必须缩小上述致冷剂管11外径的趋势。可是,在缩小上述致冷剂管11的外径时,如果仍沿用原来的致冷剂管11中的翅片13的形状,那么,不仅会使上述致冷剂的压力损失增大,热交换的效率降低,还会产生超出可能加工的翅片尺寸的范围,使得致冷剂管的制造变得很困难这样的问题。此外,以上所述的以往的换热器上使用的致冷剂管11,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把原来的致冷剂换成代用致冷剂的情况,如果改变致冷剂的种类,就会使致冷剂的压力损失和传热系数发生变化,产生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的问题。因此,在缩小上述致冷剂管的外径的同时,应该开发出这样的致冷剂管,它能借助于在致冷剂管上设置最佳的翅片形状和个数,在减少致冷剂的压力损失的同时,提高其代表传热性能的传热系数。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致冷剂管,这种致冷剂管在缩小外径的同时,还借助于在外径缩小了的致冷剂管上以最适当的方式在致冷剂管的内表面上形成突出的翅片,使得直径较细的致冷剂管具有能降低换热器的成本和使换热器小型化的优点,同时还能提高传热效率,达到最高的换热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与许多冷却翅片结合在一起的,在致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中,上述致冷剂管的外径在5.3mm以下,并在其内圆周表面上设有许多突出的螺旋状的翅片。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致冷剂管的管壁厚度为0.16~0.2mm。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致冷剂管,突出在其内圆周表面上的翅片的个数为40~50个,翅片的螺旋角为6~20°,翅片的高度为0.15~0.18mm,翅片的顶角为38~42°。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图1是普通换热器的立体图;图2是按照现有技术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的构造的局部切口视图;图3是按照现有技术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的构造放大后的局部断面图;图4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构造的局部切口视图;图5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的局部断面图。专利技术实施形式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中,在以贯穿的状态安装着许多冷却翅片(图中未示出)上的致冷剂管中,上述致冷剂管51的外径在5.3mm以下,在其内圆周表面上突出许多翅片53,在上述各翅片之间分别形成凹槽55。并且,上述致冷剂管51的管壁厚度t为0.16~0.2mm,设置在致冷剂管51的内圆周表面上的上述翅片53的个数为40~50个,螺旋角(α)为6~20°,高度(H)为0.15~0.18mm,顶角(β)为38~42°。上述翅片的螺旋角α以在6~10°,或者16~20°为最理想。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中,与使用外径为7mm或9mm的致冷剂管的换热器相比较,由于致冷剂管51的外径缩小为5.3mm,在同样的致冷剂流量下,由于致冷剂一侧的压力损失增加了,而且管壁的厚度t减小了,所以在设计适合于这种外径缩小了的致冷剂管的翅片53时,考虑了上述致冷剂一侧的压力损失和管壁厚度的减小。根据实验的结果得知,上述致冷剂管51的致冷剂一侧的压力损失减少了,而热交换的性能提高了,而且能够在制造致冷剂管51时控制翅片的公差。此外,在与上述致冷剂管51构造相同的状态下,即使把原来的致冷剂改变为替代的致冷剂,由于其压力损失和传热系数都改变了,也可以考虑使用替代的致冷剂来设计上述翅片53的形状。如上所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致冷剂管的外径缩小了,在外径缩小后的致冷剂管上形成适当的翅片,具有降低换热器的制造成本,使换热器小型化,以及减少空气一侧的压力损失等细直径管的全部优点,因而能借助于上述致冷剂管提高传热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热交换的性能。特别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致冷剂管,由于设计了适合于细直径管的翅片,所以借助于上述翅片,在使致冷剂一侧的压力损失最小的同时,还使得制造致冷剂管时的公差控制更容易了。权利要求1.一种与许多冷却翅片结合在一起,在管内部流动的致冷剂与周围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其特征在于,上述致冷剂管的外径在5.3mm以下,并在其内圆周表面上设有许多突出的螺旋状的翅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其特征在于,上述致冷剂管的管壁厚度为0.16~0.2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上述致冷剂管的内圆周表面上的上述翅片的个数为40~50个,翅片高度为0.15~0.18mm,翅片顶角为38~42°,翅片螺旋角为6~2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旋角为6~10°。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旋角为16~2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致冷剂管,这种致冷剂管借助于缩小致冷剂管的外径,同时在致冷剂管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了许多突出的,最适合于外径缩小了的致冷剂管的翅片,使得换热器具有细直径管所具有的成本低,体积小,空气一侧的压力损失减少等优点之外,还由于传热效率提高而极大地提高了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与许多冷却翅片结合在一起,在管内部流动的致冷剂与周围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中,上述致冷剂管的外径在5.3mm以下,并在其内圆周表面上设有许多突出的螺旋状的翅片。文档编号F28F1/10GK1332356SQ0112002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许多冷却翅片结合在一起,在管内部流动的致冷剂与周围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的致冷剂管,其特征在于,上述致冷剂管的外径在5.3mm以下,并在其内圆周表面上设有许多突出的螺旋状的翅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基张东延吴世允李旭镛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