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27155 阅读:765 留言:2更新日期:2013-01-18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配料槽、中和槽和混合槽。此外,第一流量计通过两组管道与第二流量计连接;第二流量计通过两组管道与第三流量计连接;同时,第三流量计通过管道与混合槽连接。另外,混合槽通过管道连有中和完成液泵;中和完成液泵通过管道连有中和完成液输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高效的生产控制管理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同时也避免了原有生产过程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达到了高效且有益的生产效果,有效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也益于产品的推广及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硫酸铵生产
,特别的涉及一种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中和配料工序在过硫酸铵生产中是一个间歇性生产,其配料控制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好坏,所以,保证配料工序的可控性和过程的稳定性,决定着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以及最后的产品良率,但是,现有的通用技术始终不能很好的满足整体需求,都存在着或可控性不好,或稳定性差等问题,导致无法稳定的保障产品的高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对过硫酸铵生产中的质量控制、生产连续性和环境卫生等都具有益处的一种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配料槽、中和槽和混合槽。配料槽通过管道与第一流量计连接,配料槽与第一流量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电解液阀门,此外,配料槽通过管道连有硫酸铵注入口。中和槽通过管道连有液氨注入口,同时中和槽与液氨注入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液氨控制阀门。第一流量计通过两组管道与第二流量计连接;第二流量计通过两组管道与第三流量计连接;同时,第三流量计通过管道与混合槽连接。其中,第二流量计通过管道连有电解液注入口。另外,混合槽通过管道连有中和完成液泵;同时,混合槽与中和完成液泵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混合槽输出阀门。此外,中和完成液泵通过管道连有中和完成液输出口。本技术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提高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高效的生产控制管理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同时也避免了原有生产过程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达到了高效且有益的生产效果,有效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也益于产品的推广及应用。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第一流量计1,第二流量计2,第三流量计3,混合槽4,中和槽9,配料槽6,电解液阀门7,液氨控制阀门8,中和完成液泵5,硫酸铵注入口 10,中和完成液输出口 11,液氨注入口 12 ;混合槽输出阀门13 ;电解液注入口 1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所示为可作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配料槽6、中和槽9和混合槽4。配料槽6通过管道与第一流量计I连接,配料槽6与第一流量计I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电解液阀门7,此外,配料槽6通过管道连有硫酸铵注入口 10。中和槽9通过管道连有液氨注入口 12,同时中和槽9与液氨注入口 1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液氨控制阀门8。第一流量计I通过两组管道与第二流量计2连接;第二流量计2通过两组管道与第三流量计3连接;同时,第三流量计3通过管道与混合槽4连接。其中,第二流量计2通过管道连有电解液注入口 14。另外,混合槽4通过管道连有中和完成液泵5 ;混合槽4与中和完成液泵5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混合槽输出阀门13。此外,中和完成液泵5通过管道连有中和完成液输出口 11。生产中,电解液通过电解液注入口 14输入,并通过第一流量计I、第二流量计2和第三流量计3进行分流控制以调整溶液浓度。部分电解液通过电解液阀门7进入配料槽6,另一部分电解液则直接流入混合槽4内。接着,通过硫酸铵注入口 10过量注入硫酸铵至配料槽6中,与配料槽6内的电解液混合,共同传送至中和槽9内,同时,通过液氨注入口 12注入液氨至中和槽9 ;接着将中和槽9内形成的混合液管道输送至混合槽4内;经过充分混合后,将混合槽4内溶液通过混合槽输出阀门13控制输送至中和完成液泵5内。在中和完成液泵5完成相应的工序之后,将最后所得溶液通过中和完成液输出口 11打入下一道结晶工序中。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配料槽(6 )、中和槽(9 )和混合槽(4 );其中,配料槽(6 )通过管道与第一流量计(I)连接;第一流量计(I)通过两组管道与第二流量计(2)连接;第二流量计(2)通过两组管道与第三流量计(3 )连接;同时,第三流量计(3 )通过管道与混合槽(4 )连接;此外,混合槽(4 )通过管道连有中和完成液泵(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流量计(2)通过管道连有电解液注入口(14)。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槽(6)与第一流量计(I)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电解液阀门(7)。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槽(6)通过管道连有硫酸铵注入口(10)。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和槽(9)通过管道连有液氨注入口(12),同时中和槽(9)与液氨注入口(1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液氨控制阀门(8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槽(4)与中和完成液泵(5)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混合槽输出阀门(13)。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和完成液泵(5)通过管道连有中和完成液输出口(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配料槽、中和槽和混合槽。此外,第一流量计通过两组管道与第二流量计连接;第二流量计通过两组管道与第三流量计连接;同时,第三流量计通过管道与混合槽连接。另外,混合槽通过管道连有中和完成液泵;中和完成液泵通过管道连有中和完成液输出口。本技术提高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高效的生产控制管理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同时也避免了原有生产过程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达到了高效且有益的生产效果,有效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也益于产品的推广及应用。文档编号C01B15/08GK202671201SQ20122031976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苏文进, 舒飞, 梁国仁, 黄文青, 成国华, 符明荷, 杨晓峰, 梁彦 申请人:云浮市银利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过硫酸铵中和配料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配料槽(6)、中和槽(9)和混合槽(4);其中,配料槽(6)通过管道与第一流量计(1)连接;第一流量计(1)通过两组管道与第二流量计(2)连接;第二流量计(2)通过两组管道与第三流量计(3)连接;同时,第三流量计(3)通过管道与混合槽(4)连接;此外,混合槽(4)通过管道连有中和完成液泵(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进舒飞梁国仁黄文青成国华符明荷杨晓峰梁彦
申请(专利权)人:云浮市银利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2条评论
  • 来自[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内幸町NTT通信公司] 2014年11月20日 14:19
    请问苏工长兴隔膜管好吗?能用多少时间?
    0
  • 来自[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内幸町NTT通信公司] 2014年11月18日 13:21
    钛壳箱板框式电解槽不錯,冷却效果好,但电压太高,而且阴极铅板容易腐蚀,对环境污染没有优势。蔡培元设计的石墨阴极电解槽效果很好,槽电压较低只有4V,电耗低,而且石墨寿命10年以上。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