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形工件的翻转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712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形工件的翻转工装,其包括用于悬吊筒形工件的支架,支架上在水平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有两定滑轮,两定滑轮上分别设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与筒形工件两端面上的工艺孔对应连接的螺栓型吊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翻转工装的结构简单,使用时,其将筒形工件两端端面上相对间隔布设的两工艺孔分别用吊环与一根绕过定滑轮的钢丝绳的两端对应连接,利用定滑轮的转动通过钢丝绳带动筒形工件实现360°的旋转,避免了人工搬运翻转划伤磕碰筒形工件表面,而且喷涂工作无死角,从而提高了筒形工件的喷涂质量,同时,利用工装完成筒形工件的翻转有效避免了碰伤、砸伤事故的发生,解决了人工搬运安全隐患大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翻转大型筒形工件的翻转工装
技术介绍
现有高压电器开关中的大型筒形工件的表面喷漆作业需把筒体吊放在运输台上再送入涂漆车间涂漆, 在喷涂过程中需要翻转筒体以便喷涂到筒体的各个部位。传统做法是采用人工搬运翻转,不仅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采用人工翻转极易发生划伤磕碰事件,且存在喷涂死角,无法保证筒形工件的喷涂质量,同时,人工翻转工件容易发生砸伤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筒形工件在喷涂作业完成后需要另外配备大型辅助吊具,将筒形工件吊运到烘干车间,筒形工件的二次吊装增加了操作工序,使得其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形工件的翻转工装,以解决人工翻转工件安全性较低、涂漆质量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筒形工件的翻转工装,包括用于悬吊筒形工件的支架,支架上在水平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有两定滑轮,两定滑轮上分别设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与筒形工件两端面上的工艺孔对应连接的螺栓型吊环。所述的两定滑轮分别通过对应设置的旋转吊环吊挂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主要由相对间隔分置的立柱及跨接在两立柱顶端的横梁组成,所述的两定滑轮悬吊在横梁底部。在所述横梁的底部相对间隔固设有两块位置调整板,两位置调整板均沿横梁纵向延伸,在两位置调整板上分别沿其延伸方向排列有调整孔,所述的两定滑轮根据筒形工件的长度分别通过旋转吊环悬挂在相应位置调整板的调整孔中。所述的支架由钢管焊接制成。所述的横梁由工字钢制成。在所述横梁上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与吊机连接的吊环板。本技术的翻转工装的结构简单,使用时,其将筒形工件两端端面上相对间隔布设的两工艺孔分别用吊环与一根绕过定滑轮的钢丝绳的两端对应连接,利用定滑轮的转动通过钢丝绳带动筒形工件实现360°的旋转,避免了人工搬运翻转划伤磕碰筒形工件表面,而且喷涂工作无死角,从而提高了筒形工件的喷涂质量,同时,利用工装完成筒形工件的翻转有效避免了碰伤、砸伤事故的发生,解决了人工搬运安全隐患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筒形工件翻转工装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K向视图;图3为图I中定滑轮与旋转吊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筒形工件翻转工装的具体实施例如图I、图2、图3所示,其包括由钢管焊接制成并相对间隔设置的两支架I及固定架设在两支架I顶部由工字钢制成的横梁2,横梁2下部相对间隔设置有两位置调整板3,该两位置调整板3均沿横梁2纵长方向延伸,在两位置调整板3上分别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布设有若干位置调整孔,在两位置调整板3相应的位置调整孔中分别通过挂钩悬挂有旋转吊环4,在两旋转吊环4下部分别连接有定滑轮5,两定滑轮5上均设有钢丝绳6,在两钢丝绳6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与筒形工件两端端面上间隔开设的工艺孔对应连接的螺栓型吊环7。在横梁上部的两端还分别固定有用于连接吊机的吊环板8。本技术的翻转工装在使用时,根据筒形工件的长度,将两定滑轮分别悬挂在位置调整板3中相应的位置调整孔中,钢丝绳6穿过定滑轮5,其两端分别用螺栓型吊环连接在筒形工件端面上间隔布设的工艺孔中,使旋转吊环7与钢丝绳6形成一定的夹角。将该翻转工装置于涂漆车间,筒形工件表面经脱脂、冲洗后其通过两端用螺栓型吊环7连接的钢丝绳6悬吊在横梁2下方,进行涂漆作业,喷涂过程中,可以通过连接在筒形工件两端 的钢丝绳6和定滑轮5配合实现筒形工件的360°旋转,保证喷涂均匀且涂漆无死角,提高了涂漆质量,而且两端的钢丝绳6不会发生交叉缠绕,喷涂作业时,筒形工件始终处于悬空状态,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划伤磕碰及人工翻转危险情况的发生,确保工作中的安全。涂漆作业完成后,直接用天车吊起横梁2两端的吊环板8,将该翻转工装连通筒形工件一起运往烘干车间,避免了二次吊装,提高了工作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筒形工件的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悬吊筒形工件的支架,支架上在水平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有两定滑轮,两定滑轮上分别设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与筒形工件两端面上的工艺孔对应连接的螺栓型吊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筒形工件的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定滑轮分别通过对应设置的旋转吊环吊挂在支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形工件的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要由相对间隔分置的立柱及跨接在两立柱顶端的横梁组成,所述的两定滑轮悬吊在横梁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形工件的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梁的底部相对间隔固设有两块位置调整板,两位置调整板均沿横梁纵向延伸,在两位置调整板上分别沿其延伸方向排列有调整孔,所述的两定滑轮根据筒形工件的长度分别通过旋转吊环悬挂在相应位置调整板的调整孔中。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筒形工件的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由钢管焊接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筒形工件的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由工字钢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筒形工件的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梁上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与吊机连接的吊环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筒形工件的翻转工装,其包括用于悬吊筒形工件的支架,支架上在水平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有两定滑轮,两定滑轮上分别设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与筒形工件两端面上的工艺孔对应连接的螺栓型吊环。本技术的翻转工装的结构简单,使用时,其将筒形工件两端端面上相对间隔布设的两工艺孔分别用吊环与一根绕过定滑轮的钢丝绳的两端对应连接,利用定滑轮的转动通过钢丝绳带动筒形工件实现360°的旋转,避免了人工搬运翻转划伤磕碰筒形工件表面,而且喷涂工作无死角,从而提高了筒形工件的喷涂质量,同时,利用工装完成筒形工件的翻转有效避免了碰伤、砸伤事故的发生,解决了人工搬运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文档编号B66F19/00GK202671169SQ20122020873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董长利, 宋铁创, 柳国营, 易传贵, 姚彦芳, 万洪松 申请人: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形工件的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悬吊筒形工件的支架,支架上在水平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有两定滑轮,两定滑轮上分别设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与筒形工件两端面上的工艺孔对应连接的螺栓型吊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长利宋铁创柳国营易传贵姚彦芳万洪松
申请(专利权)人: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