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辊铸造装置的预热部件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398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辊铸造装置的预热部件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可装卸地配备了侧堰与供给喷嘴的铸造辊单元配置在铸造位置上,并与该铸造辊单元隔开而配置侧堰预热炉及供给喷嘴预热炉,在所述铸造辊单元附近配置交换自动机,所述交换自动机切换侧堰或者供给喷嘴来进行握持,在铸造辊单元与侧堰预热炉之间或者在铸造辊单元与供给喷嘴预热炉之间移动,进行侧堰或者供给喷嘴的设置/除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双辊铸造装置的预热部件交换装置,特别涉及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迅速地将预热的侧堰与供给喷嘴设置到铸造辊单元上的双辊铸造装置的预热部件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双辊铸造装置的铸造辊单元中所配有的侧堰、供给喷嘴及漏斗等是与金属熔液直接接触的部件,因而这些部件在铸造开始之前需要事先预热。因此,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06-339753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铸造开始之前事先对侧堰、供给喷嘴及漏斗进行预热,然后设置到铸造辊单元上。参照图1至图4对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06-339753号公报中的双辊铸造装置的梗概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该装置中,配有可相反方向旋转的两根平行的水冷式铸造辊1的铸造辊单元U被支承在铸造辊台车2的台车框3上,支承铸造辊单元U的铸造辊台车2可以在实际进行铸造的铸造位置A与装配位置B之间,在铸造单元U的宽度方向(铸造辊1的长度方向)以及与其成直角的横向上进行移动。位于铸造位置A时的铸造辊单元U的宽度方向外侧部上,设有如图4所示的侧堰装卸装置4。侧堰装卸装置4设有可通过液压缸装置5a的动作而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移动的板座5b,在该板座5b上设置侧堰6,并拉伸液压缸装置5a而将侧堰6卡合到铸造辊1两端的带阶梯端部7上,从而使得铸造辊1的两端部闭合。此外,在所述铸造辊1中间的上部,如图3所示,在宽度方向上很长并且具有下部向内下方会聚的锥形的供给喷嘴8,被设置在铸造辊台车2的台车框3所配有的安装托架9上,由此供给喷嘴8可以突入到平行的铸造辊1的间隙中。另外,漏斗10通过其所配有的安装托架11而定位设置在铸造辊台车2的台车框3上。用于在铸造时通过漏斗10与供给喷嘴8来供应金属熔液的钢水包12(图1),处在位于所述铸造位置A时的铸造辊单元U的上部,因而在不与该钢水包12相妨碍的位置上,设置了对所述侧堰6、供给喷嘴8及漏斗10进行预热的预热炉,以及用于移动它们的自动机装置。即,在液压缸装置5a的上部设置电阻加热炉13,其中所述液压缸装置5a用于移动设置在铸造位置A侧的如图4所示的侧堰装卸装置4的板座5b。另外,在电阻加热炉13与所述铸造辊单元U横端部之间的上部,设置了侧堰自动机装置14。侧堰自动机装置14如图2、图4所示,在固定于主机框架15的上部部件并通过缸装置16、17进行上下伸缩的伸缩装置18的下端,配有可通过空气马达的动作而180度水平旋转的旋转头19,该旋转头19的下侧载持着夹持机构20。另一方面,如图1、图2所示,在所述装配位置B的上侧中的主机框架15的上部部件上,设有与铸造辊单元U的宽度方向平行延伸的顶轨21,该顶轨21一端的下部上设有进行供给喷嘴8的预热的喷嘴预热炉22,并且,在顶轨21另一端的下部上设有对漏斗10进行预热的气体炉23。另外,在喷嘴预热炉22上部的顶轨21上,设置了下端配有夹持机构24并进行伸缩的喷嘴自动机装置25,此外,在气体炉23上部的顶轨21上,设置有图中没有详细示出的、支承着漏斗10并可进行升降的漏斗自动机装置26。在图1中,27是与铸造位置A相邻设置的容器,金属熔液通过漏斗10的溢流口10a(图3)流出,或者当在铸造作业中产生了带钢的极度变形等缺陷而拔出紧急栓10b时,使得金属熔液转移到该容器27中。所述钢水包12通过提升制动杆12a,使得金属熔液从出口喷嘴12b通过耐火衣28而被提供给漏斗10。另外,上述结构的双辊铸造装置所进行的铸造如下进行。在铸造作业开始前,用电阻加热炉13对侧堰6进行预热,并以喷嘴预热炉22对供给喷嘴8进行预热,以气体炉23对漏斗10进行预热。进而将铸造辊单元U向装配位置B移动。所述漏斗10、供给喷嘴8及侧堰6在铁铸造时全部预热至1200~1300℃左右的使用温度。首先,喷嘴自动机装置25向喷嘴预热炉22的上部移动并伸长,通过夹持机构24将喷嘴预热炉22预热的供给喷嘴8夹住后缩小,接下来沿着顶轨21行进到铸造辊单元U的位置,将喷嘴自动机装置25伸长并设置在铸造辊台车2的台车框3所配有的安装托架9上。接着,松开夹持机构24并将喷嘴自动机装置25缩小后,行进到喷嘴预热炉22一侧并待机。接着,漏斗自动机装置26向气体炉23的上部移动并伸长,在支承了由气体炉23预热的漏斗10后缩小,接着,沿着顶轨21行进到铸造辊单元U的位置,通过伸长漏斗自动机装置26从而通过漏斗10上所配有的安装托架11将漏斗10设置到铸造辊台车2的台车框3上,并进行定位固定。接着缩小漏斗自动机装置26并使之在气体炉23一侧待机。下一步,将设置了供给喷嘴8与漏斗10的铸造辊单元U从装配位置B向铸造位置A移动。接着,将旋转头19旋转,以使得铸造辊单元U的宽度方向两侧上所配有的侧堰自动机装置14的夹持机构20朝向电阻加热炉13一侧,在此状态下,伸长侧堰自动机装置14并通过夹持机构20夹住由电阻加热炉进行预热的侧堰6,通过缩小侧堰自动机装置14来将侧堰6从电阻加热炉13中取出。接着,在通过旋转头19将夹持机构20旋转了180度后,伸长侧堰自动机装置14而将侧堰6设置到侧堰装卸装置4的板座5b上,并松开夹持机构20,缩小侧堰自动机装置14。由此,由于侧堰6被设置到板座5b上,因而在使液压缸装置5a伸长工作,可以使侧堰6与位于铸造位置A的铸造辊单元U的铸造辊1两端的带阶梯端部7相卡合,从而闭合铸造辊1的两端部。在水冷却铸造辊1并旋转后的状态下,将钢水包12移向漏斗10的上部,并提升制动杆12a而将金属熔液从钢水包12通过出口喷嘴12b及耐火衣28而流入到漏斗10中,金属熔液从供给喷嘴8被供应到铸造辊1之间,在铸造辊1表面上壳凝固至辊间隙,在辊出口处成为凝固带钢。但是,在图1至图4所示的现有装置中,首先在移动到装配位置B的铸造辊单元U上,进行喷嘴自动机装置的行进与伸缩而设置预热的供给喷嘴8,并且,进行漏斗自动机装置26的行进与伸缩来设置预热的漏斗10,接着,在将铸造辊单元U从装配位置B向铸造位置A移动后,进行侧堰自动机装置14的伸缩与旋转头19的旋转,将预热的侧堰6设置在侧堰装卸装置4的板座5b上,因而,用于交换所述供给喷嘴8、漏斗10、侧堰6的各预热部件的操作复杂并且一连串的操作很费时间,另外,装置整体复杂且庞大,并且需要用于使各预热部件的移动减速而进行正确定位的多个限位开关等,位置控制也是很大的问题。另外,如前所述,直到结束将各预热部件设置到铸造辊单元U上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很长,因而特别是对于与漏斗10相比体积很小的侧堰6与供给喷嘴8来说,到设置为止的时间内会有温度降低的问题。特别是,需要将供给喷嘴8在装配位置B处设置到铸造辊单元U上,并且从结构上来说需要比漏斗10先设置。即,在现有结构中,设置各预热部件的顺序被特定,供给喷嘴8必须最先设置。因此,体积小的供给喷嘴8由于一直等待至侧堰6的安装结束因而会冷却,从而会产生金属熔液在供给喷嘴8的部分上凝固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特别是考虑到供给喷嘴8的温度降低的量,需要事先将供给喷嘴8预热到比金属熔液高得足够多,因而在预热上花费了时间而且又增加了消耗能源,并且,还有可能产生由于高温加热而导致的强度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辊铸造装置的预热部件交换装置,使得能够以简单的装置结构,迅速地将预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辊铸造装置的预热部件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可装卸地配备了侧堰与供给喷嘴的铸造辊单元配置在铸造位置上,并与该铸造辊单元隔开而配置侧堰预热炉及供给喷嘴预热炉,在所述铸造辊单元附近配置交换自动机,所述交换自动机切换侧堰或者供给喷嘴来进行握持,在铸造辊单元与侧堰预热炉之间或者在铸造辊单元与供给喷嘴预热炉之间移动,进行侧堰或者供给喷嘴的设置/除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铸造装置的预热部件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侧堰预热炉及供给喷嘴预热炉、与所述铸造辊单元之间设置有在铸造辊单元的宽度方向上隔开的两台交换自动机,其中所述侧堰预热炉与所述供给喷嘴预热炉在相对于所述铸造辊单元的宽度方向来说呈直角的方向上隔开地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铸造装置的预热部件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自动机在末端上配备具有侧堰握持件与供给喷嘴握持件的握持装置,并且至少备有由三个臂组成的三个关节机构与两个旋转机构,第一旋转机构具有将握持装置在垂直面内旋转以切换握持对象物的功能,第一关节机构具有将被握持装置握持着的侧堰或者供给喷嘴保持垂直的功能,第二关节机构及第三关节机构具有使握持的侧堰或者供给喷嘴上下移动从而使其相对于铸造辊单元与侧堰预热炉或者供给喷嘴预热炉进行设置/除去的功能,第二旋转机构具有使握持的侧堰或者供给喷嘴旋转从而使其在铸造辊单元与侧堰预热炉或者供给喷嘴预热炉之间进行移动的功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辊铸造装置的预热部件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田史郎竹内修小川宗
申请(专利权)人: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