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395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座(1),所示支座(1)的一端设有主动轮(2),所述支座(1)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3),所述主动轮(2)与一传动装置(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动轮(2)和从动轮(3)之间连接有变位梁(5),所述变位梁(5)上设有多个固定装置(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变位梁可自由调节位置,以适应不同结构的工件,在主动轮的带动旋转下摆正工件不同位置的焊接角度,使焊接更加方便,便于焊接位置调整且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焊接装置,属于工装

技术介绍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对焊件的位置做相应的调整,以方便找寻焊接位置以及焊接角度,由于目前焊接过程中,大型工件越来越多,对工件的位置摆放都是由操作工进行人工起吊操作,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产品,焊接位置调整很难操作,而且又很费时费力,降低工作 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焊接位置调整且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多功能焊接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焊接装置,它包括支座,所示支座的一端设有主动轮,所述支座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一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连接有变位梁,所述变位梁上设有多个固定装置。所述变位梁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位置可调。所述变位梁为弓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于变位梁可自由调节位置,以适应不同结构的工件,在主动轮的带动旋转下摆正工件不同位置的焊接角度,使焊接更加方便,便于焊接位置调整且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使用该装置,解决了在产品焊接过程中一些难以施焊的位置,以及全方位焊接位置的焊接质量不能保证等问题,比如仰焊、立焊、全位置焊等不利于焊接的形式和难以保证焊接质量的焊接位置。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多功能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支座I主动轮2从动轮3传动装置4变位梁5固定装置6。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多功能焊接装置,它包括支座1,所示支座I的一端设有主动轮2,所述支座I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3,所述主动轮2与一传动装置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动轮2和从动轮3之间连接有变位梁5,所述变位梁5上设有多个固定装置6,所述变位梁5为弓形结构。变位梁5在主动轮2和从动轮3上位置可调。工作原理I、首先确认工件的重心位置;2、调整变位梁到回转中心的距离,使得工件的重心在回转中心线上;3、通过固定装置对工件进行固定;4、操作控制开关,旋转工件找正焊接位置进行施焊。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座(1),所示支座(I)的一端设有主动轮(2),所述支座(I)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3),所述主动轮(2)与一传动装置(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动轮(2 )和从动轮(3 )之间连接有变位梁(5 ),所述变位梁(5 )上设有多个固定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梁(5)在主动轮(2 )和从动轮(3 )上位置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梁(5)为弓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座(1),所示支座(1)的一端设有主动轮(2),所述支座(1)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3),所述主动轮(2)与一传动装置(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动轮(2)和从动轮(3)之间连接有变位梁(5),所述变位梁(5)上设有多个固定装置(6)。本技术由于变位梁可自由调节位置,以适应不同结构的工件,在主动轮的带动旋转下摆正工件不同位置的焊接角度,使焊接更加方便,便于焊接位置调整且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23K37/047GK202667998SQ2012202773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朱江, 缪振蔚 申请人:江阴市华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座(1),所示支座(1)的一端设有主动轮(2),所述支座(1)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3),所述主动轮(2)与一传动装置(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动轮(2)和从动轮(3)之间连接有变位梁(5),所述变位梁(5)上设有多个固定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缪振蔚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华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