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的物料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343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的物料输送机构,包括物料架(1),所述的物料架(1)上设有进给辊筒(2),所述的进给辊筒(2)上连接有进给电机(3);所述的物料架(1)的两侧设有用于对物料限位和导向的导轮(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物料放置于物料架上的进给滚筒,由进给滚筒带动物料进给和输送,进给滚筒的驱动依靠进给电机实现,并实现间歇进给,提高了物料输送效率和稳定性,通过又能精确地控制进给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冲压模具的物料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冲压模具一般包括上模、下模和冲压动力设备,所述的上模固定于冲压动力设备上,将物料(待冲压件)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开启冲压动力设备,使上模瞬间向下冲压,将物料成型于上下模之间。大型的冲压模具一般采用液压机为冲压动力设备,即采用液压机完成合模动作。由于现有技术的冲压模具的下模是固定的,上模只有在冲压动力设备的作用下竖直运动。因此物料的冲压位置是固定的,需要不停地进给物料才能进行下一次冲压,不仅增加了工序,而且也造成了物料的浪费。由于冲压一次后,需要进给物料才能进行下一次冲压,现有技术的冲压模具的物料进给是靠手动完成的,不仅进给效率低,进给量也难以掌握,造成了物料的浪费。此时,物料的输送是间歇输送的,即冲压时停止输送, 冲压结束后自动输送,因此对输送机构的可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精确控制物料进给量的冲压模具的物料输送机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结构的冲压模具的物料输送机构,包括物料架,所述的物料架上设有进给辊筒,所述的进给辊筒上连接有进给电机。采用以上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将物料放置于物料架上的进给滚筒,由进给滚筒带动物料进给和输送,进给滚筒的驱动依靠进给电机实现,并实现间歇进给,提高了物料输送效率和稳定性,通过又能精确地控制进给量。作为改进,所述的物料架的两侧设有用于对物料限位和导向的导轮,提高了物料进给的稳定性,防止其横向位移。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冲压模具的物料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I、物料架,2、进给辊筒,3、进给电机,4、导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冲压模具的物料输送机构,包括物料架1,所述的物料架I上设有进给辊筒2,所述的进给辊筒2上连接有进给电机3。所述的物料架I的两侧设有用于对物料限位和导向的导轮4 ;另外,为了防止物料的上下位移,冲压时采用液压缸向下压住物料,待需要进给物料时,则放开物料。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通过将物料放置于物料架I上的进给滚筒2,由进给滚筒2带动物料进给和输送,进给滚筒2的驱动依靠进给电机3实现,并实现间歇进给,提高了物料输送效率和稳定性,通过又能精确地控制进给量。以上仅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总之,凡在本技术独 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冲压模具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架(1),所述的物料架(I)上设有进给辊筒(2 ),所述的进给辊筒(2 )上连接有进给电机(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压模具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架(I)的两侧设有用于对物料限位和导向的导轮(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的物料输送机构,包括物料架(1),所述的物料架(1)上设有进给辊筒(2),所述的进给辊筒(2)上连接有进给电机(3);所述的物料架(1)的两侧设有用于对物料限位和导向的导轮(4)。本技术通过将物料放置于物料架上的进给滚筒,由进给滚筒带动物料进给和输送,进给滚筒的驱动依靠进给电机实现,并实现间歇进给,提高了物料输送效率和稳定性,通过又能精确地控制进给量。文档编号B21D43/08GK202667483SQ20122030314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毕全中 申请人:全椒海丰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模具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架(1),所述的物料架(1)上设有进给辊筒(2),所述的进给辊筒(2)上连接有进给电机(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全中
申请(专利权)人:全椒海丰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