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型的落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28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砂型的落砂装置,用于使砂型碎片确实掉落,不致堵塞沟槽,从而有效进行落砂处理。且减少用于打击的钢索的局部损伤,使钢索得以长期使用且易于更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尤拉斯马达(14)使打击部件(6)上下运动,打击部件(6)由支承砂型(W)的支承台(2)的支承座面(2g~2m)伸出/缩进,而对支承台(2)上的砂型(W)进行打击,由一对夹持片(4,8)将钢索(3,7)安装在支承座面(2g~2m)与打击部件(6)的打击面(6h~6q)上,并可自由装卸,还设有由打击部件(6)延伸、且顶端位于打击部件的打击面(6h~6q)下方的辅助打击部件(10),利用夹持片(12)将钢索(11)设置在辅助打击部件(10)上,且可拆下。(*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砂型的落砂装置,它在用型砂的砂型进行浇铸后,除去该砂型而取出铸造制品。
技术介绍
本申请人曾经开发出一种砂型的落砂装置,对其提出了专利申请,揭示于日本特开平11-77282中,在该砂型的落砂装置中,设有支承砂型并使砂型碎片向下方下落的支承台;沿该支承台的砂型的支承座面伸出/缩进、以打击支承台上的砂型的、可沿上下方向自由运动的打击部件;可使该打击部件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的起振机构;回收位于支承台的支承座面与打击部件的打击面的下方的砂型碎片的、上方开口呈“口”字形的沟槽。此时所用的钢索由多处与支承台焊接固定在一起。在该公开的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钢索而可以大幅度地减小打击时的振动和噪音。但是,在打击部件与沟槽的开口外缘之间的空间内或沟槽中有可能会裹挟、堵塞有较大的砂型碎片。由此就会产生因已破碎的砂型片不掉落而无法实现落砂或落砂不完全,而降低落砂效率的问题。另外,如果所用钢索损耗破损,就必须对其进行更换,但是,由于为焊接结构,故拆卸旧的和安装新的钢索都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另外,承受打击的钢索的部分一般总是同一面,故会产生局部损伤,导致局部损耗加快,缩短钢索的使用时间,在耐久性方面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砂型的落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承砂型且沿上下方向受到振动的砂型座的支承面上,拉设有钢索,且在所述钢索的两端设有对置的一对夹持片,由所述一对夹持片夹持并保持钢索,同时,使钢索的顶部露出,且所述夹持片固定于砂型座上,并可自由装卸。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8-30 2002-2541661.一种砂型的落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承砂型且沿上下方向受到振动的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田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清田铸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