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分离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278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41
一种固液分离过滤装置,主要由反应釜1、搪瓷管2、控制阀、抽滤槽6、真空接收罐7及管线构成,所述的搪瓷管2作为出料管固定设置在反应釜1的中下部,所述搪瓷管2一端放置在反应釜1的内腔,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控制阀3,第一控制阀3通过管线连接第二控制阀4,且第二控制阀4固定设置在抽滤槽6的上方,抽滤槽6通过管线连接第三控制阀5,第三控制阀5通过管线连接真空接收罐7。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化工原料对操作人员的危害,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产品的制备装置,特别涉及化工产品的一种固液分离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化工原料反应完毕后,反应后的产物没有进行固液分离,需要人工进行虹吸操作进行热过滤,这样给操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危险性,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固液分离过滤装置,主要由反应釜1,搪瓷管2,控制阀,抽滤·槽6,真空接收罐7及管线构成,所述的搪瓷管2作为出料管固定设置在反应釜I的中下部,所述搪瓷管2 —端放置在反应釜I的内腔,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控制阀3,第一控制阀3通过管线连接第二控制阀4,且第二控制阀4固定设置在抽滤槽6的上方,抽滤槽6通过管线连接第三控制阀5,第三控制阀5通过管线连接真空接收罐7。通过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化工产品对操作人员的危害,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反应釜1,搪瓷管2,第一控制阀3,第二控制阀4,第三控制阀5,抽滤槽6,真空接收罐7。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固液分离过滤装置,主要由反应釜1,搪瓷管2,控制阀,抽滤槽6,真空接收罐7及管线构成,所述的搪瓷管2作为出料管固定设置在反应釜I的中下部,所述搪瓷管2 —端放置在反应釜I的内腔,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控制阀3,第一控制阀3通过管线连接第二控制阀4,且第二控制阀4固定设置在抽滤槽6的上方,抽滤槽6通过管线连接第三控制阀5,第三控制阀5通过管线连接真空接收罐7。反应釜I内反应后产生的固体沉积在反应釜I的底部,虚线位置以下,所产生的液体反应物便通过搪瓷管2放出,经过第一控制阀3、管线及第二控制阀4之后进入抽滤槽6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液体反应物经过第三控制阀5、管线进入真空接收罐7。通过本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及人身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固液分离过滤装置,主要由反应釜(1),搪瓷管(2),控制阀,抽滤槽(6),真空接收罐(7)及管线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搪瓷管(2)作为出料管固定设置在反应釜(I)的中下部,所述搪瓷管(2)—端放置在反应釜(I)的内腔,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控制阀(3),第一控制阀(3 )通过管线连接第二控制阀(4 ),且第二控制阀(4 )固定设置在抽滤槽(6 )的上方,抽滤槽(6)通过管线连接第三控制阀(5),第三控制阀(5)通过管线连接真空接收罐(7)。专利摘要一种固液分离过滤装置,主要由反应釜1、搪瓷管2、控制阀、抽滤槽6、真空接收罐7及管线构成,所述的搪瓷管2作为出料管固定设置在反应釜1的中下部,所述搪瓷管2一端放置在反应釜1的内腔,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控制阀3,第一控制阀3通过管线连接第二控制阀4,且第二控制阀4固定设置在抽滤槽6的上方,抽滤槽6通过管线连接第三控制阀5,第三控制阀5通过管线连接真空接收罐7。通过本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化工原料对操作人员的危害,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文档编号B01J19/00GK202666832SQ20122028898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韩烨 申请人:东营市天正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液分离过滤装置,主要由反应釜(1),搪瓷管(2),控制阀,抽滤槽(6),真空接收罐(7)及管线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搪瓷管(2)作为出料管固定设置在反应釜(1)的中下部,所述搪瓷管(2)一端放置在反应釜(1)的内腔,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控制阀(3),第一控制阀(3)通过管线连接第二控制阀(4),且第二控制阀(4)固定设置在抽滤槽(6)的上方,抽滤槽(6)通过管线连接第三控制阀(5),第三控制阀(5)通过管线连接真空接收罐(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烨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天正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