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苯并咪唑酮活性炭逆流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353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学用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氨基苯并咪唑酮活性炭逆流吸附装置,包括原料缓存罐,所述原料缓存罐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脱色罐,所述第一脱色罐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供料泵,所述第一脱色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脱色罐、第二脱色罐和第三脱色罐进行分级脱色,提高一、二级活性炭套用吸附,三级深度脱色吸附,达到了降低活性炭使用量的目的,最终减少了活性炭固废的产生,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活性炭加料器、第二活性炭加料器和第二活性炭加料器通过减少活性炭的量,同时降低了吸附损失,减少物料损失率,增加了最终产品的得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值得推广使用。值得推广使用。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苯并咪唑酮活性炭逆流吸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用品
,具体为一种氨基苯并咪唑酮活性炭逆流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催化加氢产品5

氨基苯并咪唑酮(BI)在滤除催化剂后,清液进入脱色釜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
[0003]如技术专利CN210584860U本技术属于5

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生产装置
,尤其涉及5

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生产用活性炭投料装置,包括拆袋装置、活性炭储仓和活性炭反应釜,所述活性炭储仓内部在进料口下方设置有过滤筛网;所述加料管道通过活性炭反应釜顶部的加料口伸入活性炭反应釜内部。本技术所述投料装置,可以起到过滤活性炭中的一些块状物,从而防止出料口堵塞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活性炭直接投入时造成扬尘,污染环境。而且,还避免了人工拆袋操作,不会出现粉尘飞扬的现象,保护了工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保持了操作环境的整洁。
[0004]综上所述,当前工艺采用釜式反应器粉炭间歇性操作,不仅存在脱色活性炭消耗大、产品损失率偏高等缺陷,脱色吸附效果较差,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活性炭固废,增加了生产成本,且活性炭消耗较大,增加了吸附损失,提高了物料损失率,降低了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氨基苯并咪唑酮活性炭逆流吸附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苯并咪唑酮活性炭逆流吸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当前工艺采用釜式反应器粉炭间歇性操作,不仅存在脱色活性炭消耗大、产品损失率偏高等缺陷,脱色吸附效果较差,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活性炭固废,增加了生产成本,且活性炭消耗较大,增加了吸附损失,提高了物料损失率,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氨基苯并咪唑酮活性炭逆流吸附装置,包括原料缓存罐,所述原料缓存罐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脱色罐,所述第一脱色罐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供料泵,所述第一脱色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脱色罐顶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一活性炭加料器,所述第一脱色罐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脱色罐,所述第二脱色罐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供料泵,所述第二脱色罐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脱色罐顶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二活性炭加料器,所述第二脱色罐的一侧连通有第三脱色罐,所述第三脱色罐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供料泵,所述第三脱色罐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三脱色罐顶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三活性炭加料器,所述第三活性炭加料器的一侧连通有清液接收罐。
[0008]优选的,所述原料缓存罐的出口分别与第一供料泵、第二供料泵、第三供料泵的进口串联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供料泵、第二供料泵、第三供料泵的进口分别与第一脱色罐、第
二脱色罐、第三脱色罐的出口经三通连接,所述第一供料泵、第二供料泵、第三供料泵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脱色罐、第二脱色罐、第三脱色罐的进口经三通连接,形成闭路循环。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脱色罐、第二脱色罐、第三脱色罐的清液出口串联后与清液接收罐的进口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脱色罐、第二脱色罐、第三脱色罐的浓碳出口串联后分别与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原料缓存罐进行两级活性炭套用吸附脱色,最后一级补加少量新碳进行深度脱色。
[0013]优选的,所述原料缓存罐内部有活性炭浆料,且活性炭浆料的浓度为20%。
[0014]优选的,所述原料缓存罐与清液接收罐的顶部均栓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均栓接有搅拌杆。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氨基苯并咪唑酮活性炭逆流吸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第一脱色罐、第二脱色罐和第三脱色罐进行分级脱色,提高一、二级活性炭套用吸附,三级深度脱色吸附,达到了降低活性炭使用量的目的,最终减少了活性炭固废的产生,节约了成本;
[0017]本技术通过第一活性炭加料器、第二活性炭加料器和第二活性炭加料器通过减少活性炭的量,同时降低了吸附损失,减少物料损失率,增加了最终产品的得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0019]图中:1、原料缓存罐;2、第一脱色罐;3、第一供料泵;4、第一过滤器;5、第一活性炭加料器;6、第二脱色罐;7、第二供料泵;8、第二过滤器;9、第二活性炭加料器;10、第三脱色罐;11、第三供料泵;12、第三过滤器;13、第三活性炭加料器;14、清液接收罐;15、搅拌电机;16、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氨基苯并咪唑酮活性炭逆流吸附装置,包括原料缓存罐1,原料缓存罐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脱色罐2,第一脱色罐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供料泵3,第一脱色罐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器4,第一脱色罐2顶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一活性炭加料器5,第一脱色罐2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脱色罐6,第二脱色罐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供料泵7,第二脱色罐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器8,第二脱色罐6顶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二活性炭加料器9,第二脱色罐6的一侧连通有第三脱色罐10,第三脱色罐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供料泵11,第三脱色罐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过滤器12,第三脱色罐10顶部的一侧连通有
第三活性炭加料器13,第三活性炭加料器13的一侧连通有清液接收罐14。
[0022]请参阅图1所示,为了便于将原料送至第一脱色罐2、第二脱色罐6、第三脱色罐10内进行脱色,原料缓存罐1的出口分别与第一供料泵3、第二供料泵7、第三供料泵11的进口串联连接。
[0023]请参阅图1所示,为了便于形成循环,从而提高脱色效率,第一供料泵3、第二供料泵7、第三供料泵11的进口分别与第一脱色罐2、第二脱色罐6、第三脱色罐10的出口经三通连接,第一供料泵3、第二供料泵7、第三供料泵11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脱色罐2、第二脱色罐6、第三脱色罐10的进口经三通连接,形成闭路循环。
[0024]请参阅图1所示,为了便于脱色后通过清液接收罐14进行接收,第一脱色罐2、第二脱色罐6、第三脱色罐10的清液出口串联后与清液接收罐14的进口连接。
[0025]请参阅图1所示,为了便于脱色时进行过滤,第一脱色罐2、第二脱色罐6、第三脱色罐10的浓碳出口串联后分别与第一过滤器4、第二过滤器8、第三过滤器12连接。
[0026]请参阅图1所示,为了便于提高脱色效果,原料缓存罐1进行两级活性炭套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苯并咪唑酮活性炭逆流吸附装置,包括原料缓存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缓存罐(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脱色罐(2),所述第一脱色罐(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供料泵(3),所述第一脱色罐(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器(4),所述第一脱色罐(2)顶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一活性炭加料器(5),所述第一脱色罐(2)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脱色罐(6),所述第二脱色罐(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供料泵(7),所述第二脱色罐(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器(8),所述第二脱色罐(6)顶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二活性炭加料器(9),所述第二脱色罐(6)的一侧连通有第三脱色罐(10),所述第三脱色罐(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供料泵(11),所述第三脱色罐(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过滤器(12),所述第三脱色罐(10)顶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三活性炭加料器(13),所述第三活性炭加料器(13)的一侧连通有清液接收罐(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苯并咪唑酮活性炭逆流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缓存罐(1)的出口分别与第一供料泵(3)、第二供料泵(7)、第三供料泵(11)的进口串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苯并咪唑酮活性炭逆流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料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强李华刘玉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天正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