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搅拌油质再生处理滤芯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3489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搅拌油质再生处理滤芯的装置,包括空心轴、上滚轮、外桶、内桶、不锈钢网油管、搅拌桨、油质再生处理吸附芯、下滚轮、固定架、叶轮、实心轴和隔板;内桶设置在外桶的内部,不锈钢网油管设置在内桶内并贯穿内桶,搅拌桨设置在不锈钢网油管上,空心轴和实心轴分别连接于不锈钢网油管的上端和下端,油质再生处理吸附芯填充于内桶内,上滚轮和下滚轮分别套装在空心轴和实心轴上,固定架设置在内桶的下方,用于固定内桶,叶轮设置在实心轴上,隔板设置在外桶的内壁,且隔板分别位于叶轮的上方和下方,隔板与外桶之间预留有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油质再生处理滤芯动态吸附功能,提高了油质再生处理效能。提高了油质再生处理效能。提高了油质再生处理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搅拌油质再生处理滤芯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搅拌油质再生处理滤芯的装置,用于提高发电机组设备用油质量异常再生滤油的效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电厂的安全运营对于经济建设有着重大影响,机组运行可靠与否直接关系电厂的安全生产和稳定供电。设备用油在机组运行中起着润滑、散热、调速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受温度、空气、水分等的影响,油质逐渐老化,老化后产生的环烷酸皂类、胶质等物质使润滑油在磨擦而形成的油膜受到破坏,使润滑效果变弱,散热性能变差,严重时易引起轴承烧瓦故障。所以,油系统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轮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0003]目前电力市场上采用的油质再生处理滤芯均为固定填充静态吸附滤芯,在滤油处理时效率较低,通常30吨的油再生处理至少要10天以上才有明显效果,更甚者需30天以上才能解决问题。故而开发一种自动搅拌油质再生处理滤芯的装置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有效提高再生处理滤芯吸附效率,满足电厂滤油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油质老化再生处理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原理可靠的自动搅拌油质再生处理滤芯的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搅拌油质再生处理滤芯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空心轴、上滚轮、外桶、内桶、不锈钢网油管、搅拌桨、油质再生处理吸附芯、下滚轮、固定架、叶轮、实心轴和隔板;所述内桶设置在外桶的内部,所述不锈钢网油管设置在内桶内并贯穿内桶,所述搅拌桨设置在不锈钢网油管上,所述空心轴和实心轴分别连接于不锈钢网油管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油质再生处理吸附芯填充于内桶内,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分别套装在空心轴和实心轴上,所述固定架设置在内桶的下方,用于固定内桶,所述叶轮设置在实心轴上,所述隔板设置在外桶的内壁,且隔板分别位于叶轮的上方和下方,所述隔板与外桶之间预留有油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内桶的桶壁由中间微米级玻璃纤维和超微纤维合成材料及内外层金属网组成。
[0007]进一步的,相邻的搅拌桨之间间隔30cm。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叶轮上方的隔板的右侧预留有油槽,所述叶轮下方的隔板的左侧预留有油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桶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固定架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固定架与外桶的底面之间距离为30c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叶轮通过隔板不同方向开槽引导油流推动叶轮转动,再经不锈钢网油管转动从而搅拌桨转动搅拌油质再生处理吸附芯,其搅拌速度取决于油流流速及油
压。
[0011]利用不锈钢网油管布置搅拌桨,并将不锈钢网油管改造成搅拌所需转轴,利用上滚轮和下滚轮实现轴承转动,油通过油质再生处理吸附芯处理后集中收集,引导油流动方向推动叶轮转动,把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叶轮带动转轴,从而实现搅拌桨自动搅拌功能。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专利技术了通过搅拌吸附材料来提升吸附效率的装置。2、利用物理方法及自身运行特性实现能量转换完成搅拌功能,节能环保。3、首次采用微米级玻璃纤维、超微纤维及金属网多层合成材料滤网技术,替代传统单一材料滤网,具有过滤杂质多、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空心轴1、上滚轮2、外桶3、内桶4、不锈钢网油管5、搅拌桨6、油质再生处理吸附芯7、下滚轮8、固定架9、叶轮10、实心轴11、隔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6]实施例。
[0017]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一种自动搅拌油质再生处理滤芯的装置,包括空心轴1、上滚轮2、外桶3、内桶4、不锈钢网油管5、搅拌桨6、油质再生处理吸附芯7、下滚轮8、固定架9、叶轮10、实心轴11和隔板12;内桶4设置在外桶3的内部上方,不锈钢网油管5设置在内桶4内并贯穿内桶4,搅拌桨6设置在不锈钢网油管5上,相邻的搅拌桨6之间间隔30cm,空心轴1和实心轴11分别连接于不锈钢网油管5的上端和下端,空心轴1处作为进油通道,油质再生处理吸附芯7填充于内桶4内,上滚轮2和下滚轮8分别套装在空心轴1和实心轴11上,固定架9设置在内桶4的下方,用于固定内桶4,叶轮10设置在实心轴11的中下部,隔板12设置在外桶3的内壁,且隔板12分别位于叶轮10的上方和下方,2块隔板12对侧开油槽,用于定向引导油流动方向,推动叶轮10转动,从而实现整组轴承转动,带动搅拌桨6的搅拌功能。
[0018]本实施例中,内桶4的桶壁由中间微米级玻璃纤维和超微纤维合成材料及内外层金属网组成。
[0019]本实施例中,外桶3的材质为不锈钢,固定架9的材质为不锈钢,固定架9与外桶3的底面之间距离为30cm。
[0020]本实施例中,叶轮10通过隔板12不同方向开槽引导油流推动叶轮10转动,再经不锈钢网油管5转动从而搅拌桨6转动搅拌油质再生处理吸附芯7,其搅拌速度取决于油流流速及油压。
[0021]具体操作流程:油从空心轴1进入不锈钢网油管5,油通过不锈钢网油管5进入油质再生处理吸附芯7,吸附处理后油通过内桶4的外壁进入外桶3内并顺流到上部隔板12,通过上部隔板12处油槽流至叶轮10处,油压推动叶轮10转动到下部隔板12对侧的油槽流出,叶轮10转动带动滚轮及不锈钢网油管5跟转,搅拌桨6随不锈钢网油管5转动搅拌,实现油与油质再生处理吸附芯7充分搅拌吸附均匀,有效提高再生处理效率。
[0022]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包括在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搅拌油质再生处理滤芯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空心轴(1)、上滚轮(2)、外桶(3)、内桶(4)、不锈钢网油管(5)、搅拌桨(6)、油质再生处理吸附芯(7)、下滚轮(8)、固定架(9)、叶轮(10)、实心轴(11)和隔板(12);所述内桶(4)设置在外桶(3)的内部,所述不锈钢网油管(5)设置在内桶(4)内并贯穿内桶(4),所述搅拌桨(6)设置在不锈钢网油管(5)上,所述空心轴(1)和实心轴(11)分别连接于不锈钢网油管(5)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油质再生处理吸附芯(7)填充于内桶(4)内,所述上滚轮(2)和下滚轮(8)分别套装在空心轴(1)和实心轴(11)上,所述固定架(9)设置在内桶(4)的下方,用于固定内桶(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斌刘金柏杨王诗琴张耀冯蜜佳周旋刘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