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1626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1,以活性炭为活性物质;导电炭黑或导电石墨或二者混合物作为导电剂,在混合机中干混;步骤2,将混合料在造粒机中喷入稀释后的PTFE乳液,造粒;步骤3,将造粒后的物料过筛分机;步骤4,将筛分后的物料经螺旋进料器放入辊压机中,经多次加热辊压成为自支撑膜片;步骤5,将铝箔集流体涂布导电胶,在导电胶未干燥前与自支撑膜片贴合,并且烘干得到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包括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电极。并具体公开了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极片具有压实密度高、容量大、内阻小和更好的寿命特性。同样制备的储能装置也具有类似效果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储存电能装置的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通常储存电能的装置包括电池与电容。超级电容器是介于电解电容器与二次电池之间的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的电荷储存发生在电极、电解质形成的双电层上以及在电极表面进行欠电位沉积、电化学吸附、脱附和氧化还原产生的电荷的迁移。它的容量是传统电容器的20 200倍,可达法拉级甚至千法拉级,比功率是电池的10倍以上,它兼有常规电容器功率密度大和充电电池能量密度高的优点,并具有充放电速度快、对环境无污染、循环寿命长、使用的温限范围宽等特点,是一种实用、高效的新型能源。超级电容器填补了电池和传统的物理电容之间的空白,这种电 容器是本世纪最具有希望的一种新型绿色能源。以其大容量,高能量密度,大电流,多次充放电等性能,使其在工业、消费电子、电信通讯、医疗器械、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根据放电量、放电时间以及电容量大小,主要用作后备电源、替换电源和主电源。根据储能机理,可以将超级电容器分为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准电容器两大类。双电层电容器是建立在双电层理论基础上。充电时,电解质发生离解,阴阳离子分别向着正负极运动并吸附在电极表面,形成双电层,电荷储存在双电层中。放电时,电子通过外负载运动到正极,与正极的阳离子发生了电中和,同时电极表面的阴阳离子发生了解吸,重新回到电解质主体中。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活性炭双电层电容器就是超级电容器的一种。目前双电层电容器的应用对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寿命要求越来越高,就需要提高极片压实密度、降低内阻。商品化的双电层电容器多采用活性炭粉作为电极材料,如何提高活性炭粉之间以及活性炭粉和集电极之间的接触性,从而增加密度、减小内阻是关键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增加双电层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双电层电容器气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电极片加工过程中引入了粘结剂,而粘结剂通常含有各种杂质且粘结剂本身在使用过程中老化分解,引起涨气,从而严重的降低双电层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目前已经商品化的双电层电容器多采用高比表面积多孔的活性炭作为活性物质,比表面积一般在1500m2/g以上。导电剂采用导电炭黑和导电石墨的混合物。通常以活性炭为原料制作电极片的方法是涂布法,即活性炭与粘结剂、导电剂、溶剂混合制作浆料,再涂布、烘干、辊压,比如中国专利CN101699589A。粘结剂通常使用SBR,比如中国专利CN101635202B,使用水性粘结剂LA132,比如中国专利CN101656155。传统的电极制作,是采用涂布方法,先将浆料涂布在铝箔集流体上,然后辊压,缺点是辊压时由于铝箔集流体受到辊压力,会延展变形,从而极片强度变差,易折断,易产生蛇形等,不利于后续工序。且因为辊压力越大,集流体变型会越严重,所以极片压实密度不可能做高。另一方面,由于储能装置的电解液采用有机溶液,电极片中残留的水分会严重影响储能装置的电化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去除水分通用方法是高温烘烤,烘烤温度越高,去除水分越彻底。一般涂布方法采用的粘结剂SBR、LA132在150°C以上粘结性能下降,所以烘烤温度在150°C以下,这样造成烘烤时间较长,且水分去除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的制造方法,能够提高电极片压实密度、充分去除电极片中的水分且减少烘烤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达到提高储能装置的容量、降低内阻、增加使用寿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以比表面积1500m2/g以上的活性炭为活性物质;导电炭黑或导电石墨或二者混合物作为导电剂,活性炭与导电剂的重量比为I :9,在混合机中干混; 步骤2,将混合料在造粒机中喷入稀释后的PTFE乳液(一种含聚四氟乙烯高分子化学材料),稀释后的PTFE乳液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造粒; 步骤3,将造粒后的物料过筛分机; 步骤4,将筛分后的物料经螺旋进料器放入辊压机中,经多次加热辊压成为自支撑膜片; 步骤5,将铝箔集流体涂布导电胶,在导电胶未干燥前与自支撑膜片贴合,并且烘干得至IJ电极。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混合机为V型混合机、螺旋混合机、气流混合机或犁刀式混合机,混合时间为30分钟。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混合机为V型混合机,混合时间为30分钟。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稀释后的PTFE乳液,选用的稀释剂为醇类、水或二者的混合物。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稀释剂为乙醇与水的重量比为1:3的混合物。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造粒机为带液体加料喷头的搅拌混合式造粒机。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筛分的物料中粒径2至5_的物料经螺旋进料器加入辊压机中,粒径小于2_的颗粒继续回到造粒机造粒,粒径大于5_的颗粒经过粉碎后返回造粒机造粒。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辊压机为四辊加热辊压机。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导电胶为导电炭黑、导电石墨或二者混合物作为导电剂,溶剂为水或有机溶剂,制作成的导电胶。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贴合为先在铝箔集流体上其中一面涂布导电胶,在溶剂未挥发前贴合自支撑膜片,烘干,然后在铝箔集流体另一面重复上面的工序,得到双面贴合自支撑膜片的电极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前述的电极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电极。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包括步骤6,将前述电极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电极分切,按隔膜纸、电极片、隔膜纸、电极片顺序叠放好,在卷绕机上卷绕成电容器芯子; 步骤7,将电容器芯子真空干燥除水,干燥温度为120至180°C,时间6至16小时;步骤8,在干燥气氛下取出并且将电容器芯子在抽真空条件下含浸有机电解液,真空度为lOOOPa,含浸5分钟,放入铝壳中辊压上密封盖,封装成为成品储能装置。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电容器芯子真空干燥除水,干燥温度为180°C,时间6小时。传统的电极制作,是采用 涂布方法,先将浆料涂布在铝箔集流体上,然后辊压,缺点是辊压时由于铝箔集流体受到辊压力,会延展变形,从而极片强度变差,易折断,易产生蛇形等,不利于后续工序。且因为辊压力越大,集流体变型会越严重,所以极片压实密度不可能做闻。而本方法是将电极料先制成自支撑膜片,然后贴合到铝箔集流体上,铝箔集流体上不会受到辊压力,不会变型。而自支撑膜片可以承受大的辊压力,经过多次辊压,可以将压实密度提高,从而电极片具有压实密度高、容量大、内阻小的特征。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电极片粘结剂使用PTFE,而PTFE俗称“塑料王”,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温、抗老化能力。传统涂布方式采用SBR、LA132等常规粘结剂,耐腐蚀、耐温、抗老化能力远差于PTFE,所以本专利技术的储能装置具有更好的寿命特性。另一方面,由于电解液采用有机溶液,电极片中残留的水分会严重影响储能装置的电化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去除水分通用方法是高温烘烤,烘烤温度越高,去除水分越彻底。一般涂布方法采用的粘结剂SBR、LA132在150°C以上粘结性能下降,所以烘烤温度在150°C以下,这样造成烘烤时间较长,且水分去除不充分。本专利技术采用PTFE作为粘结剂,PTFE耐高温长期使用温度为200至260°C,但由于隔膜纸耐温180°C,所以可采用180°C烘烤温度,减少烘烤时间,提高效率,且去除水分更充分。从而提高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储能装置由电极片、隔膜纸、有机电解液、铝壳、密封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以比表面积1500m2/g以上的活性炭为活性物质;导电炭黑或导电石墨或二者混合物作为导电剂,活性炭与导电剂的重量比为1:9,在混合机中干混;步骤2,将混合料在造粒机中喷入稀释后的PTFE乳液,稀释后的PTFE乳液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造粒;步骤3,将造粒后的物料过筛分机;步骤4,将筛分后的物料经螺旋进料器放入辊压机中,经多次加热辊压成为自支撑膜片;步骤5,将铝箔集流体涂布导电胶,在导电胶未干燥前与自支撑膜片贴合,并且烘干得到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芝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