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机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红色荧光纳米片Y2O2SO4IEu3+的静电纺丝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结构材料的性质、制备及应用研究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静电纺丝技术是制备准一维亚微米/纳米结构材料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它是通过静电力作为牵引力来制备超细纤维的,如图I所示是静电纺丝过程的示意图,其原理如下具有一定粘度的纺丝液装入到带有毛细针管的注射器中,在针管和接地的接收装置间加以上万伏的高压,从而产生一个强大的静电场。电场力施加于纺丝液的表面而产生电流,利用同种电荷相斥的特性使得电场力与纺丝液的表面张力方向相反而产生一个向外的力。当外加电 压增大且超过某一临界值时,纺丝液所受电场力将克服自身的表面张力和粘滞力而形成喷射细流。喷射细流在几十毫秒内被牵伸千万倍,沿不稳定的螺旋轨迹弯曲运动,随着溶剂挥发,细流固化形成微米至纳米级的超细纤维,以无序状排列在收集装置上。静电纺丝的特点是简单易行,一般用来制备超细纤维,并且所制备的纤维均匀、连续。该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制备高分子超细纤维,最近,人们又将该技术进行改进,用来制备多种无机超细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色荧光纳米片Y2O2SO4:Eu3+的静电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摩尔比为100:1~8的Y(NO3)3·6H2O和Eu(NO3)3·6H2O两种硝酸盐完全溶于体积比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为1:0~3的混合溶剂中,两种硝酸盐溶液总的摩尔浓度为0.39~0.57摩尔/升,然后在溶液中加入质量为两种硝酸盐总质量0.8~1.0倍的PVP和3~5滴/毫升的冰乙酸,在45℃下搅拌8小时获得纺丝液(1),静置冷却至常温;2)将纺丝液(1)装入到带有毛细针管(2)的注射器(3)中,在针管和接地的接收装置间加高电压(4),纺丝液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克服自身的表面张力和粘滞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杰,宋立新,邵晓莉,杜平凡,曹厚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