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980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当电梯运行期间发生紧急状态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产生制动力,且能够不会使致动器大容量化地解除对电梯轿厢的制动。在从第一制动构件和第二制动构件对导轨进行加压夹持的紧急制动的状态开始进行紧急制动解除时,凸轮形状的第二制动构件与通过操作进行的电梯轿厢的上升移动联动,从而一边与导轨抵接一边旋转,使得安装在臂部的另一端侧的致动器的电磁绕组与柱塞之间的间隔缩小,在紧急制动解除时开始通电的致动器在间隔缩小后的阶段动作,使凸轮形状的第二制动构件与导轨分开。即,在制动解除时利用提起电梯轿厢的能量使凸轮旋转,能够使致动器返回到接近平时状态的位置,由此能够缩小恢复所需的致动器的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对用于将紧急制动装置从紧急制动状态恢复到平常状态的致动器进行小容量化的技术。
技术介绍
如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 献2如公开的那样,已经提出有在电梯轿厢的下降速度超过了规定值时以电动方式工作的紧急制动装置。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紧急制动装置由制动力产生装置和动作机构装置构成,该制动力产生装置通过制动构件对导轨进行加压夹持,以使电梯轿厢停止下降,该动作机构装置在电梯轿厢的下降速度超过了规定值时使制动力产生装置的制动构件动作。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紧急制动装置被构造成在对电梯轿厢进行紧急制动时,解除电磁体,并利用第一弹簧的作用力将由设置在导轨侧的楔子形状的制动构件和具有楔形面的引导装置构成的固定部分按压在导轨上,由此相对于导轨产生在电梯轿厢的移动方向上拉曳制动构件的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将制动构件插入导轨与引导装置之间。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制动构件沿着楔形面移动,使得能够克服第一弹簧的作用力而扩大引导装置与导轨之间的间隙。在该引导装置移动到电磁体解除前的位置后,电磁体也恢复到解除前的状态。由此,第一弹簧无法进一步压缩。并且,在制动构件沿着楔形面移动时,设置在电磁体与引导装置之间的第二弹簧受到压缩,使得在导轨与制动构件之间产生大的摩擦力而对电梯轿厢进行制动。另外,在进行通常的运行时,由于必须对使固定件动作的弹簧进行压缩,所以使用了电磁体等的致动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国专利第447870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国专利特开2008-143706号公报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紧急制动装置中,在使动作机构装置恢复到通常状态时,需要临时产生很大的能够克服对制动构件进行加压夹持的弹簧力的吸引力。由于致动器的容量由该吸引力来决定,所以会导致致动器大容量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紧急制动装置中,可以使用容量比上述专利文献I的方式小的致动器,但由于在将致动器恢复到通常状态之后需要产生大的摩擦力,所以必须按照在上述
技术介绍
中记载的步骤进行,使得产生制动力所需的时间大于上述专利文献I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设备,在电梯运行期间出现了紧急情况时,该电梯设备所具有的紧急制动装置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产生制动力,并且能够以不会使得致动器大容量化的方式解除对电梯轿厢的制动。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了如下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具有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在竖立地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导轨的引导下升降;平衡重,所述平衡重通过主吊索与所述电梯轿厢连接;驱动所述主吊索的卷扬机;以及紧急制动装置,所述紧急制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上,用于向所述电梯轿厢施加制动力,所述紧急制动装置具有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二主体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固定在所述电梯轿厢上,所述第二主体部分能够相对于支撑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分上的纵轴在上下方向上位移,所述第二主体部分中设置有楔子形状的第一制动构件,所述第一制动构件对所述导轨进行加压夹持;一对臂部,所述臂部被支撑成能够以所述纵轴为支点转动;凸轮形状的第二制动构件,所述第二制动构件位于所述一对臂部的一端侧,用于对所述导轨进行加压夹持;以及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安装在所述一对臂部的另一端侧,用于使所述第二制动构件离开所述导轨,在从所述第一制动构件和所述第二制动构件对所述导轨进行加压夹持的紧急制动的状态开始进行紧急制动解除时,所述凸轮形状的第二制动构件与通过操作而进行的所述电梯轿厢的上升移动联动,从而一边与所述导轨抵接一边旋转,使得安装在所述臂部的另一端侧的所述致动器的电磁绕组与柱塞之间的间隔缩小,在所述紧急制动解除时开始通电的所述致动器在所述间隔缩小后的阶段进行动作,使所述凸轮形状的第二制动构件与所述导轨分开,根据上述结构,在解除制动时,利用提起电梯轿厢的能量使凸轮旋转,由此能够使致动器返回到接近平时状态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缩小用于解除制动的致动器的容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电梯运行期间出现了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产生制动力,并且在解除制动时只需通过小容量的致动器的动作就能够恢复到通常的状态。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的无机械室电梯简要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紧急制动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紧急制动装置的动作机构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图4是图2所示的紧急制动装置的主视图,表示紧急制动装置各种不同的动作状态。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紧急制动装置中的臂部和致动器的不同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紧急制动装置的其它结构例的主视图。符号说明I升降通道2A、2B 导轨3电梯轿厢4平衡重5卷扬机6制动器7主吊索8A、8B紧急 制动装置9控制盘10编码器11第一主体部分12第一弹性构件13AU3B止动体引导销16AU6BU6CU6D 固定轴17AU7B 楔形件18、19楔形件引导构件20支撑座21第二主体部分22 轴23 臂部24凸轮形状的制动靴25制动靴旋转轴26固定靴27弹簧引导销28 弹簧29致动器部分29A电磁绕组29B 柱塞29C柱塞引导件30提起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I至图6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进行说明。在图I中,I表不升降通道,2A、2B表不导轨,3表不电梯轿厢,4表不平衡重,5表示卷扬机,6表示制动器,7表示主吊索,8A、8B表示紧急制动装置,9表示控制盘,10表示编码器。图I示出了一般的无机械室电梯的简要结构。在升降通道I内设置有一对导轨2A、2B,在导轨2A、2B的引导下升降的电梯轿厢3和平衡重4通过卷绕在卷扬机5上的主吊索7连接。通过对主吊索7进行驱动,使电梯轿厢3和平衡重4进行升降。此外,平衡重4也具有导轨(未图示)。卷扬机5上安装有制动器6。在卷扬机5动作时,制动器6通电而使得制动力消失,在卷扬机5处于停止状态时,制动器6的电源被断开,由此通过未图示的制动弹簧和未图示的制动靴对卷扬机5施加制动力。卷扬机5附近设置有对整个电梯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盘9。该控制盘9兼具紧急制动装置控制盘的功能。紧急制动装置控制盘也可以与控制盘9分开设置。在电梯轿厢3的下部设置有与导轨2A、2B相对向的紧急制动装置8A、8B。卷扬机5上设置有编码器10,从编码器10发出的信号用于对电梯轿厢的速度和位置进行控制。在图2中,2S表不导轨2的宽幅面,11表不第一主体部分,16A、16B、16C、16D表不固定轴,17A、17B表示楔形件,18、19表示楔形件弓I导构件,20表示支撑座,21表示第二主体部分,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紧急制动装置8A、8B的整体结构图。如图2所示,紧急制动装置8A、8B具有固定在电梯轿厢3上而构成支撑体的第一主体部分11。第一主体部分11由上部框架11A、下部框架IlB和左右的侧部框架IlCUlD构成。在左右的侧部框架IlCUlD的内侧上部,在与导轨2A、2B的宽幅面2S相对向的位置上设置有引导构件18、19。如图4所示,引导构件18、19被设置成具有构件18a、19a和引导板18b、18c (未图示)、19b、19c (未图示),构件18a、19a设置成与宽幅面2S之间的间隔在上侧较窄,而在下侧较宽,由此形成锥形面,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所述电梯具有: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在竖立地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导轨的引导下升降;平衡重,所述平衡重通过主吊索与所述电梯轿厢连接;驱动所述主吊索的卷扬机;以及紧急制动装置,所述紧急制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上,用于向所述电梯轿厢施加制动力,所述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制动装置具有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二主体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固定在所述电梯轿厢上,所述第二主体部分能够相对于支撑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分上的纵轴在上下方向上位移,所述第二主体部分中设置有:楔子形状的第一制动构件,所述第一制动构件对所述导轨进行加压夹持;一对臂部,所述臂部被支撑成能够以所述纵轴为支点转动;凸轮形状的第二制动构件,所述第二制动构件位于所述一对臂部的一端侧,用于对所述导轨进行加压夹持;以及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安装在所述一对臂部的另一端侧,用于使所述第二制动构件离开所述导轨,在从所述第一制动构件和所述第二制动构件对所述导轨进行加压夹持的紧急制动的状态开始进行紧急制动解除时,所述凸轮形状的第二制动构件与通过操作而进行的所述电梯轿厢的上升移动联动,从而一边与所述导轨抵接一边旋转,使得安装在所述臂部的另一端侧的所述致动器的电磁绕组与柱塞之间的间隔缩小,在所述紧急制动解除时开始通电的所述致动器在所述间隔缩小后的阶段进行动作,使所述凸轮形状的第二制动构件与所述导轨分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自由理萩原高行松土贵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