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照灯壳组件,包括前照灯灯壳(1)和前照灯灯罩(2),前照灯灯壳(1)的内侧设置有与前照灯灯罩(2)外轮廓匹配的环形凹槽,前照灯灯罩(2)的外周粘接在前照灯灯壳(1)的环形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灯壳(1)的外侧设置有前照灯护罩(3),所述前照灯护罩(3)由上边框和对称布置的左边框、右边框一体注塑成型,并将前照灯灯壳(1)的上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分别罩住。前照灯护罩位于前照灯灯壳的外侧,可以根据需要将前照灯护罩设计成各种颜色,并作为装饰条将前照灯灯壳的边缘罩住,从而提高整车的美观度和灵动,模具简单,结构可行,效果非常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零部件结构,具体涉及前照灯壳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摩托车前照灯壳组件由前照灯灯壳和前照灯灯罩组成,前照灯灯壳的内侧设置有与前照灯灯罩外轮廓匹配的环形凹槽,前照灯灯罩粘接在前照灯灯壳的内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前照灯灯罩采用PC料一体注塑成型,在模具和注塑上无法满足造型和色彩的要求,不能根据需要为前照灯灯罩搭配不同的颜色,使整车的美观度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造型美观、能根据需要搭配不同色彩的摩托车前照灯壳组 件,使整车更加亮丽灵动。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摩托车前照灯壳组件,包括前照灯灯壳和前照灯灯罩,前照灯灯壳的内侧设置有与前照灯灯罩外轮廓匹配的环形凹槽,前照灯灯罩的外周粘接在前照灯灯壳的环形凹槽内,关键在于所述前照灯灯壳的外侧设置有前照灯护罩,所述前照灯护罩由上边框和对称布置的左边框、右边框一体注塑成型,并将前照灯灯壳的上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分别罩住;所述前照灯灯壳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A,在安装支耳A上设置第一前面罩安装孔,所述前照灯灯壳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B和安装支耳C,在安装支耳B上设置有第一螺钉过孔和第一限位孔,在安装支耳C上设置有第二螺钉过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前照灯护罩的左、右边框的上端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D,在安装支耳D上设置有第二前面罩安装孔,前照灯护罩的左、右边框的中部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E,在安装支耳E上设置有与第一螺钉过孔位置对应的第三螺钉过孔、与第一限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一限位凸起,前照灯护罩的左、右边框的下端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F,在安装支耳F上设置有与第二螺钉过孔位置对应的第四螺钉过孔、与第二限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凸起。由于前照灯护罩由不封闭边框构成,容易变形,因此安装时,首先将前照灯护罩上的第一、第二限位凸起分别插入前照灯灯壳的第一、第二限位孔中进行初定位,再将前照灯灯罩与前照灯灯壳粘接在一起,最后由穿过第一前面罩安装孔的自攻螺钉、穿过第一面板安装孔的自攻螺钉,穿过第一、第三螺钉过孔的自攻螺钉和穿过第二、第四螺钉过孔的自攻螺钉将摩托车前照灯壳组件安装到前面罩上。优选为,所述前照灯灯壳和前照灯护罩由PP料制成,前照灯灯罩由PC料制成。有益效果前照灯护罩位于前照灯灯壳的外侧,可以根据需要将前照灯护罩设计成各种颜色,并作为装饰条将前照灯灯壳的边缘罩住,从而提高整车的美观度和灵动,模具简单,结构可行,效果非常显著。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前照灯灯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前照灯灯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中前照灯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与前面罩的装配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的摩托车前照灯壳组件,由前照灯灯壳I、前照灯灯罩2和前照灯护罩3三部分组成。前照灯灯罩2位于前照灯灯壳I的内侧,前照灯护罩3位于前照灯灯壳I的外侧。前照灯灯壳I的内侧设置有与前照灯灯罩2外轮廓匹配的环形凹槽,前照灯灯罩2的外周粘接在前照灯灯壳I的环形凹槽内。前照灯护罩3罩在前照灯灯壳I的外侧。如图2所示,前照灯灯壳I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A,在安装支耳A上设置第一前面罩安装孔la,前照灯灯壳I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B和安装支耳C,在安装支耳B上设置有第一螺钉过孔Ib和第一限位孔lc,在安装支耳C上设置有第二螺钉过孔Id和第二限位孔le。图3所示为前照灯灯罩2,前照灯灯罩2采用透明材质制造。如图4所示,前照灯护罩3由上边框和对称布置的左边框、右边框一体注塑成型,构成一个下端开口、中空的非封闭框架结构。结合图I可知,前照灯护罩3将前照灯灯壳I的上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分别罩住。前照灯护罩3的左、右边框的上端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D,在安装支耳D上设置有第二前面罩安装孔3a,前照灯护罩3的左、右边框的中部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E,在安装支耳E上设置有与第一螺钉过孔Ib位置对应的第三螺钉过孔3b、与第一限位孔Ic位置对应的第一限位凸起3c,前照灯护罩3的左、右边框的下端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F,在安装支耳F上设置有与第二螺钉过孔Id位置对应的第四螺钉过孔3d、与第二限位孔Ie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凸起3e。最好是,前照灯灯壳I和前照灯护罩3由PP料制成,前照灯灯罩2由PC料制成。结合图I——图5可知,当位于最外侧的前照灯护罩3的第一限位凸起3c从前照灯灯壳I的第一限位孔Ic中伸出、前照灯护罩3的第二限位凸起3e从前照灯灯壳I的第二限位孔Ie中伸出后,前照灯护罩3的第三螺钉过孔3b与前照灯灯壳I的第一螺钉过孔Ib轴线重合、前照灯护罩3的第四螺钉过孔3d与前照灯灯壳I的第二螺钉过孔Id轴线重合。分别由穿过第一前面罩安装孔Ia的自攻螺钉,穿过第二前面罩安装孔3a的自攻螺钉,先穿过第一螺钉过孔lb、再穿过第三螺钉过孔3b的自攻螺钉,先穿过第二螺钉过孔Id、再穿过第四螺钉过孔3d的自攻螺钉,将前照灯壳组件安装到前面罩4上,在前面罩4上对应设置有螺柱。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前照灯壳组件,包括前照灯灯壳(I)和前照灯灯罩(2),前照灯灯壳(I)的内侧设置有与前照灯灯罩(2)外轮廓匹配的环形凹槽,前照灯灯罩(2)的外周粘接在前照灯灯壳(I)的环形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灯壳(I)的外侧设置有前照灯护罩(3),所述前照灯护罩(3)由上边框和对称布置的左边框、右边框一体注塑成型,并将前照灯灯壳(I)的上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分别罩住; 所述前照灯灯壳(I)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A,在安装支耳A上设置第一前面罩安装孔(Ia),所述前照灯灯壳(I)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B和安装支耳C,在安装支耳B上设置有第一螺钉过孔(Ib)和第一限位孔(Ic),在安装支耳C上设置有第二螺钉过孔(Id)和第二限位孔(Ie); 所述前照灯护罩(3)的左、右边框的上端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D,在安装支耳D上设置有第二前面罩安装孔(3a),前照灯护罩(3)的左、右边框的中部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E,在安装支耳E上设置有与第一螺钉过孔(Ib)位置对应的第三螺钉过孔(3b)、与第一限位孔(Ic)位置对应的第一限位凸起(3c),前照灯护罩(3)的左、右边框的下端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F,在安装支耳F上设置有与第二螺钉过孔(Id)位置对应的第四螺钉过孔(3d)、与第二限位孔(Ie)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凸起(3e)。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前照灯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灯壳(I)和前照灯护罩⑶由PP料制成,前照灯灯罩⑵由PC料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照灯壳组件,包括前照灯灯壳(1)和前照灯灯罩(2),前照灯灯壳(1)的内侧设置有与前照灯灯罩(2)外轮廓匹配的环形凹槽,前照灯灯罩(2)的外周粘接在前照灯灯壳(1)的环形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灯壳(1)的外侧设置有前照灯护罩(3),所述前照灯护罩(3)由上边框和对称布置的左边框、右边框一体注塑成型,并将前照灯灯壳(1)的上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分别罩住。前照灯护罩位于前照灯灯壳的外侧,可以根据需要将前照灯护罩设计成各种颜色,并作为装饰条将前照灯灯壳的边缘罩住,从而提高整车的美观度和灵动,模具简单,结构可行,效果非常显著。文档编号B62J6/02GK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前照灯壳组件,包括前照灯灯壳(1)和前照灯灯罩(2),前照灯灯壳(1)的内侧设置有与前照灯灯罩(2)外轮廓匹配的环形凹槽,前照灯灯罩(2)的外周粘接在前照灯灯壳(1)的环形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灯壳(1)的外侧设置有前照灯护罩(3),所述前照灯护罩(3)由上边框和对称布置的左边框、右边框一体注塑成型,并将前照灯灯壳(1)的上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分别罩住;所述前照灯灯壳(1)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A,在安装支耳A上设置第一前面罩安装孔(1a),所述前照灯灯壳(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B和安装支耳C,在安装支耳B上设置有第一螺钉过孔(1b)和第一限位孔(1c),在安装支耳C上设置有第二螺钉过孔(1d)和第二限位孔(1e);所述前照灯护罩(3)的左、右边框的上端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D,在安装支耳D上设置有第二前面罩安装孔(3a),前照灯护罩(3)的左、右边框的中部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E,在安装支耳E上设置有与第一螺钉过孔(1b)位置对应的第三螺钉过孔(3b)、与第一限位孔(1c)位置对应的第一限位凸起(3c),前照灯护罩(3)的左、右边框的下端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F,在安装支耳F上设置有与第二螺钉过孔(1d)位置对应的第四螺钉过孔(3d)、与第二限位孔(1e)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凸起(3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羊本伟,章昊,刘林,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