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934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0:48
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包括表面设有导轨的导轨支架,安装于导轨中沿导轨滑动的滑动机构,与滑动机构相连驱动滑动机构在导轨中做往复运动的动力驱动装置。滑动机构与安全带相连,滑动机构包括螺杆以及与穿过螺杆的滑块,螺杆一端与动力驱动装置连接,动力驱动装置驱动螺杆转动,螺杆另一端穿过滑块,滑块中部开有与螺杆相合的内螺纹孔,螺杆转动时,带动滑块沿导轨移动。使用者可以在系好安全带以后,通过控制连接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的按钮控制驱动装置的正转与反转来调节安全带导向装置的高度,直至到达舒适位置,安全带导向装置可以在滑块的可调行程内任意位置停顿,可完全满足不同人群的舒适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汽车安全附件,尤其是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用安全带具有腰部安全带和肩部安全带,安全带通过三个不同位置的固定器固定到车辆上,其中两个固定器固定腰部安全带而第三个固定器提供用于肩部安全带的滑动支撑并固定于车辆的B柱上。通常第三个固定器的较佳位置为恰好位于乘客的肩部高度上方。由于乘客体型大小的不同,为了使第三个固定器的位置适当,则涉及到第三个固定器安装高度的问题。 一般的,通过高度调节器调整安全带的上第三个固定器的位置来完善安全带保护作用,以满足不同类型使用者的舒适性要求。由于目前各类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大都是手动的,这类装置在调节安全带高度的时候人体需要侧转,侧转时人的舒适度感觉和正坐时人的舒适度要求是不同的,所以需要调试几次才能调节到一个比较舒适的位置,操纵不方便;而且,一般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只有4个可调位置,并不能完全满足舒适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安全带高度调节器。该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可实现安全带高度的自动调节,提高了车辆乘坐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如下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包括表面设有导轨的导轨支架,安装于所述导轨中的滑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相连的动力驱动装置,所述滑动机构与安全带相连,在所述动力驱动装置驱动下沿所述导轨做往复运动。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螺杆以及穿过所述螺杆的滑块,所述螺杆一端与动力驱动装置连接,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螺杆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中部设有与所述螺杆相合的内螺纹孔。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设有基座与环体的安全带导向环,所述安全带导向环的基座固定于所述滑块之上,所述导向环环体位于所述基座之上,以用于连接车辆安全带。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导轨的首端的第一限位挡板以及位于所述导轨末端的第二限位挡板,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档板与所述电机相连,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挡板上。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还设有覆盖并保护所述动力驱动装置的外罩。所述导轨支架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孔,所述安全带高度调节器螺栓连接固定于车辆上。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为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当本专利技术所示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固定于车辆B柱上之后,使用者可以在系好安全带以后,通过控制连接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的按钮控制电机的正转与反转来调节安全带导向装置的高度,直至到达舒适位置。安全带导向装置可以在滑块的可调行程内任意位置停顿,可完全满足不同人群的舒适度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图I中所示实施例的右视图;图3是为图I中所示实施例中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为图I中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本图I中所示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至图4所示,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包括表面设有导轨3的导轨支架,安装于导轨3中沿导轨3滑动的滑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相连的动力驱动装置7,所述滑动机构与安全带相连,在所述动力驱动装置7驱动下沿所述导轨3做往复运动。如图5所示,滑动机构包括螺杆2以及穿过螺杆的滑块4,螺杆2 —端与动力驱动装置7连接,动力驱动装置7驱动螺杆2转动,螺杆2的另一端穿过滑块4,滑块4中部开有与螺杆2相合的内螺纹孔,螺杆2转动时,带动滑块4沿导轨3移动。本实施例中,滑块的下半部分位于导轨3中,与导轨3相互配合,实现在导轨3中滑行。滑块4的滑动距离由螺杆上螺纹部分的长度来定,螺纹部分长度的极限位置即为滑块滑动的极限位置,螺杆以及螺纹部分的长度按实际需求确定。滑动机构还包括设有基座与环体的安全带导向环5,安全带导向环5的基座安装于滑块4之上,与滑块4螺栓连接,将安全带导向环固定于滑块4之上,导向环环体位于基座之上,直接与安全带相连。当滑块4沿导轨3移动时,安全导向环5也随之移动,从而可带动安全带的长度随之收紧或者放松。安全带高度调节器还设有限位挡板6,限位挡板6包括分别位于导轨3的首端的第一限位挡板以及位于导轨3末端的第二限位挡板,螺杆2 —端穿过第一限位档板与电机相连,另一端安装于第二挡板上。限位挡板6安装于导轨3首末端,可防止滑块4超出原设计的行程,滑出导轨3之外。本实施例中,限位挡板6与包括两块垂直设置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垂直导轨支架设置,第二挡板贴合导轨支架设置,第二挡板上开有螺纹孔,用于限位挡板6在导轨支架上的固定。第一限位挡板的第一挡板对应螺杆2开孔,螺杆2经过第一挡板与动力驱动装置7连接,第二限位挡板的第一挡板部分用于连接螺杆2,以实现螺杆2的固定。本实施例中,动力驱动装置7为电机。电机自带支架,电机支架采用螺栓固定在导轨支架上,电机与螺杆2铰接连接,电机7转动时,带动螺杆2转动,以此带动滑块4沿导轨3移动。操纵者可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来调节滑块4在导轨3中的移动方向,从而控制滑块上的安全带导向装置移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覆盖并保护动力驱动装置7的外罩I。动力驱动装置外罩I采用螺栓连接固定于导轨支架上。通过在动力驱动装置7的外侧安装外罩1,对动力驱动装置7进行保护,防止动力驱动装置7遭受外界的破坏。导轨支架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孔8,安全带高度调节器螺栓连接固定于车辆上。通过在导轨支架两端设置螺纹孔8,使得整个安全带高度调节器通过螺栓9固定于车辆上,结构简单方便。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 能理解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设有导轨的导轨支架,安装于所述导轨中的滑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相连的动力驱动装置,所述滑动机构与安全带相连,在所述动力驱动装置驱动下沿所述导轨做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螺杆以及穿过所述螺杆的滑块,所述螺杆一端与动力驱动装置连接,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螺杆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中部设有与所述螺杆相合的内螺纹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设有基座与环体的安全带导向环,所述安全带导向 环的基座固定于所述滑块之上,所述导向环环体位于所述基座之上,以用于连接车辆安全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导轨的首端的第一限位挡板以及位于所述导轨末端的第二限位挡板,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档板与所述电机相连,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挡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覆盖并保护所述动力驱动装置的外罩。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支架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孔,所述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经由所述螺纹孔固定于车辆上。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为电机。全文摘要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包括表面设有导轨的导轨支架,安装于导轨中沿导轨滑动的滑动机构,与滑动机构相连驱动滑动机构在导轨中做往复运动的动力驱动装置。滑动机构与安全带相连,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设有导轨的导轨支架,安装于所述导轨中的滑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相连的动力驱动装置,所述滑动机构与安全带相连,在所述动力驱动装置驱动下沿所述导轨做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军张勇强戴礼强邹凌华吴成明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