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段轻压下控制技术中辊子辊缝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0917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扇形段轻压下控制技术中辊子辊缝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扇形段的入、出口侧辊子的目标辊缝值;(2)将目标辊缝值转换成目标液压缸位置值,并传递给液压系统;目标辊缝值转换成目标液压缸位置值的计算公式为:X↓[ec]={[L-(a+a↓[2])]/L}.X↓[e].cosθ↓[1]+[(a+a↓[2])/L].X↓[d].cosθ↓[2] X↓[dc]=[(b+b↓[2])/L].X↓[e].cosθ↓[1]+{[L-(b+b↓[2])]/L}.X↓[d].cosθ↓[2](3)液压系统接收到目标液压缸位置值后,通过控制液压缸的活塞行程,使液压缸的活塞运行至所接收到的目标液压缸位置值;(4)液压缸活塞的运行,带动辊子运动,使辊缝达到设定的目标辊缝值,从而实现对辊子辊缝的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液压系统对辊子辊缝的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坯连铸工艺中扇形段轻压下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 种扇形段轻压下控制技术中辊子辊缝的控制方法。技术背景板坯连铸工艺中,可采用扇形段轻压下控制技术,即在固相率区域fs=0. 3到fs二O. 7之间轻轻地挤压铸坯来改善铸坯的内部质量。在扇形段轻 压下控制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对每个扇形段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两端辊子 的辊缝进行控制,来实现对板坯厚度及压下程度的控制,其控制是由液压 系统来完成的。通常方法是对扇形段的入、出口侧辊子设定目标辊缝值, 通过液压缸来将辊缝摆到设定的目标位置。在扇形段轻压下控制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在目标辊缝值转换成目 标液压缸位置值的过程中存在误差,这就直接影响着辊缝控制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扇形段轻压下控制技术中辊子辊 缝的控制方法,它可以提高目标辊缝值转换成目标液压缸位置值的准确性, 从而实现对辊子辊缝的精确控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扇形段轻压下控制技术中辊子辊缝的控制方法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以下步骤(1) 设定扇形段的入、出口侧辊子的目标辊缝值;(2) 将所设定的目标辊缝值转换成目标液压缸位置值,并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扇形段轻压下控制技术中辊子辊缝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定扇形段的入、出口侧辊子的目标辊缝值; (2)将所设定的目标辊缝值转换成目标液压缸位置值,并传递给液压系统;其中: 将所述扇形段入口目标辊缝值Xe转换成入口目标液压缸位置值X↓[ec]采用以下公式: X↓[ec]={[L-(a+a↓[2])]/L}.X↓[e].cosθ↓[1]+[(a+a↓[2])/L].X↓[d].cosθ↓[2] 将所述扇形段出口目标辊缝值X↓[d]转换成出口目标液压缸位置值X↓[dc]采用以下公式: X↓[dc]=[(b+b↓[2])/L].X↓[e].cosθ↓[1]+{[L-(b+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形段轻压下控制技术中辊子辊缝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扇形段的入、出口侧辊子的目标辊缝值;(2)将所设定的目标辊缝值转换成目标液压缸位置值,并传递给液压系统;其中将所述扇形段入口目标辊缝值Xe转换成入口目标液压缸位置值Xec采用以下公式Xec={[L-(a+a2)]/L}·Xe·cosθ1+[(a+a2)/L]·Xd·cosθ2将所述扇形段出口目标辊缝值Xd转换成出口目标液压缸位置值Xdc采用以下公式Xdc=[(b+b2)/L]·Xe·cosθ1+{[L-(b+b2)]/L}·Xd·cosθ2其中sinθ1=a1/(Xe+2r)θ1=arcsinθ1sinθ2=b1/(Xd+2r)θ2=arcsinθ2a2=r×sinθ1 b2=r×sinθ2L=a2+a+Lc+b+b2Lc为扇形段入、出口液压缸间距离;θ1为扇形段入口上、下辊中心点连接线与入口液压缸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θ2为扇形段出口上、下辊中心点连接线与出口液压缸中心线之间的夹角;a为扇形段入口上辊中心与入口液压缸间的距离;b为扇形段出口上辊中心与出口液压缸间的距离;a1为扇形段入口上辊中心与入口下辊中心间的水平距离;b1为扇形段出口上辊中心与出口下辊中心间的水平距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敏卢立铭林富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