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消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912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墨消泡装置,包括墨槽(1)和墨缸(3),墨槽(1)两端通过管道(8)、墨泵(2)连接墨缸(3),油墨通过墨泵(2)在墨槽(1)和墨缸(3)中循环,墨槽(1)中安装有溢墨槽(4),两者构成双层槽体结构,溢墨槽(4)底部有溢墨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油墨中气泡的产生,提高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墨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凹印印刷过程中都是使用电机 墨泵系统上墨,在水性墨等空白区域边缘(相对于迎刀面)经常有大量细微气泡。对于表面能高的水性油墨(水性底色、水性转移胶、水性光油等),印版在墨槽中滚动时,印版边缘和油墨之间的剪切力过大,空气被油墨包围,产生气泡。特别是加墨过程中,油墨在进入墨槽后具有一定的初速度和乱流,加大了印版和油墨间的剪切力,容易产生很多大的气泡和小的气泡,气泡附在印版上印刷就会影响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在印刷过程中印版在墨槽中上墨时会附上很多气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消除油墨中气泡的油墨循环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油墨消泡装置,包括墨槽和墨缸,墨槽两端通过管道、墨泵连接墨缸,油墨通过墨栗在墨槽和墨缸中循环,墨槽中安装有溢墨槽,两者构成双层槽体结构,溢墨槽底部有溢墨孔。墨槽和墨缸之间设置有超声波消泡器。在溢墨槽中安装有磁性搅墨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I.油墨由墨泵抽出后先进入墨槽底部进行缓冲,然后再通过溢墨孔溢出到上层的溢墨槽中,达到降低流动剪切力的目的,减少气泡的产生。2.添加的超声波消泡装置,在设定固定的消泡频率之后,能够连续消泡循环,保证印刷用的水性油墨或者胶水等均能及时消泡,保证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3.将磁性搅墨棒置于印版滚筒的一侧,搅墨棒中的磁铁会吸住印版滚筒,并随着印版滚筒的转动做反向转动,以驱散油墨中的气泡。附图说明 图I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在墨槽I中安装溢墨槽4,两者构成双层的溢墨结构,溢墨槽4下部设置有溢墨孔。墨槽I的左侧通过管道8和墨泵2连接墨缸3,右侧通过管道8和墨泵2连接超声波消泡器7,超声波消泡器7和墨缸3之间也通过管道和墨泵2连接。在墨栗2的作用下,油墨从墨缸3中通过管道8进入墨槽I和溢墨槽4之间的空隙中,在墨缸3底部缓冲后经溢墨槽4下部的溢墨孔进入溢墨槽4,印版滚筒5在溢墨槽4中上墨,在溢墨槽4中安装磁性搅墨棒6,磁性搅墨棒6吸附在印版滚筒5的一侧,和印版滚筒5同步反向转动。油墨在墨槽I中高度达到一定后通过另一侧的管道8溢进入超声波消 泡器7,消泡后再回到墨缸3中。权利要求1.一种油墨消泡装直,包括墨槽(I)和墨缸(3),墨槽(I)两端通过管道(8)、墨栗(2)连接墨缸(3),油墨通过墨栗(2)在墨槽(I)和墨缸(3)中循环,在其特征在于墨槽(I)中安装有溢墨槽(4),两者构成双层槽体结构,溢墨槽(4)底部有溢墨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墨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墨槽(I)和墨缸(3)之间设置有超声波消泡器(7)。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墨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溢墨槽(4)中安装有磁性搅墨棒(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墨消泡装置,包括墨槽(1)和墨缸(3),墨槽(1)两端通过管道(8)、墨泵(2)连接墨缸(3),油墨通过墨泵(2)在墨槽(1)和墨缸(3)中循环,墨槽(1)中安装有溢墨槽(4),两者构成双层槽体结构,溢墨槽(4)底部有溢墨孔。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油墨中气泡的产生,提高印刷质量。文档编号B41F31/02GK102873982SQ2012104255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郭铭, 许有彬 申请人:贵州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墨消泡装置,包括墨槽(1)和墨缸(3),墨槽(1)两端通过管道(8)、墨泵(2)连接墨缸(3),油墨通过墨泵(2)在墨槽(1)和墨缸(3)中循环,在其特征在于:墨槽(1)中安装有溢墨槽(4),两者构成双层槽体结构,溢墨槽(4)底部有溢墨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铭许有彬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